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荊門市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宗成,荊門市東寶區(qū)龍泉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徐群娥,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荊門市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玉金,湖北同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徐群娥返還原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1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戴宗成,被告徐群娥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玉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徐群娥返還房屋,并按每月3000元,支付自2016年9月13日起至返還之日止期間的24個月使用費72000元。事實和理由:2012年10月12日,其向案外人劉亞龍聯(lián)系借款,劉亞龍讓徐群娥向其提供借款100000元,約定月利率3%,但實際每月支付利息4000元,且提供借款時已扣除當月利息,僅提供借款96000元。其還息至2014年11月,截至2015年1月12日,其欠付8000元利息未還,徐群娥于2015年3月15日強迫其又簽訂了一份《協(xié)議書》,后其陸續(xù)還款46000元。因其自2016年7月12日起三個月未向徐群娥還款,2016年9月13日,徐群娥將其所有的位于荊門市塔影路22號房屋強行占有至今。
徐群娥辯稱,張某某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應予駁回。2010年10月,張某某因承接工程之需,向其借款100000元,后未能還款。2015年3月15日,雙方達成協(xié)議,約定若2015年9月12日前不能償還借款本息,則將借款時抵押的房屋作價116000元出售給其,并配合辦理過戶登記。2017年初,張某某因不能償還借款本息自愿向其交付房屋,并同時交付房屋產權證書原件,其是合法占有房屋。
張某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報案登記資料五頁、《協(xié)議書》兩份、銀行匯款憑證、詢問筆錄。徐群娥為支持答辯意見依法提交了2015年3月15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房屋產權證書、他項權證書。本院組織了質證,對張某某提交的證據,徐群娥質證意見如下:對報案登記材料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關聯(lián)性、證明目的有異議,2016年9月14日張某某陳述系劉亞龍強占房屋,并非其本人,2017年5月8日的報警記錄及詢問筆錄中記載搶占房屋雖系其本人,但該內容是根據張某某口述后記載,公安機關并未查證屬實。若報案屬實,公安機關應立即對其嚴重違法行為予以查處,事實并非如此。匯款憑證顯示張某某向劉亞龍轉賬,與其無關。對《協(xié)議書》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該《協(xié)議書》內容已部分履行。對徐群娥提交的證據,張某某質證如下:對2015年3月15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該協(xié)議簽訂后,其繼續(xù)履行了還款義務。對房屋產權證書、他項權證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辦理他項權證時須出示房產證,事后徐群娥未向其歸還房產證,該證件不是2015年3月15日交付給徐群娥的。即使辦理了他項權證,徐群娥也不應非法占有抵押房屋。
本院對上述證據審核認證如下:張某某提交的證據資料具有證據的屬性,內容相互印證,能夠證明徐群娥擅自占有涉案房屋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張某某對徐群娥提交的2015年3月15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內容予以認可,故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房屋產權證書、他項權證具有真實性,但不足以證明張某某自愿將房屋向徐群娥交付的事實,故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張某某于2012年10月22日向徐群娥立據借款100000元,并以其所有的位于荊門市東寶區(qū)塔影一路2號1幢2層203室的房屋(房權證號:000625**,建筑面積:72㎡)提供抵押擔保并辦理了抵押登記。2015年3月15日,張某某與徐群娥簽訂了《協(xié)議書》,約定“2015年9月12日之前,乙方(張某某)若仍不能按約定支付甲方(徐群娥)借款本息,乙方便將抵押房按人民幣壹拾壹萬陸千元出售給甲方,并配合辦理過戶手續(xù),過戶費用甲乙雙方分攤”。后因張某某未能按約定履行,2016年9月13日,徐群娥撬門入室并占有該房屋至今。
另查明,涉案房屋在徐群娥占有之前,張某某將其出租營利。
本院認為,無權占有不動產或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本案中,張某某系涉案房屋所有權人,其向徐群娥借款并以該房屋抵押擔保,徐群娥作為擔保物權人若要實現(xiàn)擔保物權,應依法主張權利。但徐群娥擅自撬門并占有該房屋,侵犯了張某某的所有權,并造成其租金損失,故張某某訴請其返還房屋、賠償損失合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張某某租金損失的確認,張某某主張月租金3000元,未提供證據證明,本院結合房屋所處地理位置、房屋面積,以及荊門市房屋租賃市場行情,據情酌定月租金600元,核定自2016年9月13日至2018年9月13日止期間的租金損失為14400元。徐群娥主張其占有涉案房屋系合法占有,與本院查明的事實不符,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徐群娥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張某某返還位于荊門市東寶區(qū)塔影一路2號1幢2層203室的房屋(房權證號:000625**);
二、被告徐群娥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張某某賠償房屋租金損失14400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140元,減半收取計207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576元,被告徐群娥負擔149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胡昌銀
書記員: 黃天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