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陶伯彧,上海黃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天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徐匯區(qū)。
法定代表人:程儉,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潤青,上海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海紅,上海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與被告上海天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麥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陶伯彧、被告天麥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潤青、于海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天麥公司支付2018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工資2,746.81元;2.天麥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65,000元;3.天麥公司支付2018年2月16日至3月25日延誤退工的經(jīng)濟損失8,469.47元。事實和理由:張某于2013年7月15日入職上海安迪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后經(jīng)安排與天麥公司簽訂了合同期限自2015年8月1日起的勞動合同。張某被安排在龍漕路XXX號XXX幢XXX樓從事東航95530服務熱線電話客戶服務工作,具體擔任東航客服(中文咨詢電話接聽員)職務。2017年11月24日,天麥公司發(fā)布公告,告知張某等員工因東航95530客服中心戰(zhàn)略化調整,天麥公司對東航95530提供的服務將于2017年12月31日二十四點整正式結束。后天麥公司通知張某等員工參加新項目VIPKID免費課程電話邀約工作的培訓。張某認為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張某從事的系電話客戶服務工作,現(xiàn)在東航95530項目結束,意味著簽訂時依據(jù)的客觀情況已發(fā)生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天麥公司未在協(xié)商的情況下安排電話銷售培訓,從呼入到呼出電話,實際上變更了勞動合同內(nèi)容,逼迫其辭職,其不予同意。2018年1月2日至1月26日,張某等員工只得來來回回按照天麥公司指定的地址待命。2018年1月29日,張某再去原辦公地點時發(fā)現(xiàn)已人去樓空,只能在家待命。天麥公司沒有指定2018年1月29日起工作或培訓的地點,也沒有明確告知搬遷后的辦公新地點。2018年1月31日,天麥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且未支付2018年1月16日至31日的工資。張某于2018年3月26日收到勞動手冊及退工單,天麥公司存在延誤退工,應按月平均工資6,500元的標準支付2018年2月16日至3月25日延誤退工的經(jīng)濟損失。
天麥公司辯稱,東航95530項目結束后,天麥公司已明確告知張某將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并轉至新的工作項目。但張某以獲得經(jīng)濟補償為目的,拒絕參加培訓,嚴重擾亂了天麥公司處的工作秩序,期間伴有各種形式的曠工行為,天麥公司以此解除勞動合同并無不當。張某2018年1月16日至1月19日病假、1月22日至1月23日出勤2天,此后曠工,同意按正常出勤工資標準核算病假工資、按崗位工資標準核算出勤2天的工資,合計849.66元,但扣除繳納的2018年1月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部分后金額為負數(shù),故天麥公司不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天麥公司已通知張某至相關地點辦理離職手續(xù),但張某自己未前往辦理,故造成的后果應由其自行承擔。綜上,請求駁回張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7月15日,張某與上海安迪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該期限自2015年7月15日至2015年7月31日,張某被派遣至天麥公司處工作。2015年8月1日,張某與天麥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該期限自2015年8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張某從事電話客戶服務工作,每月工資1,350元,雙方還就其他事項做了約定。
張某實際從事東航95530項目電話客戶服務工作,工作地點為龍漕路XXX號XXX樓,每月工資為崗位工資2,200元、績效工資不固定,天麥公司每月月底以銀行轉賬形式支付上月16日至當月15日的工資,并從工資中扣除上月社會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部分。
2017年11月24日,天麥公司出具《公告》,主要內(nèi)容為:“東航運營中心各位員工:因東航95530客服中心戰(zhàn)略化調整,我們對東航95530提供的服務將于2017年12月31日二十四點整正式結束?!?br/> 2017年12月29日,天麥公司項目經(jīng)理張某通知張某從事新項目VIPKID免費課程電話邀約工作,2018年1月2日上午9點至原工作地點報到,參加兩周新項目的培訓,新項目仍按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履行,包括工作內(nèi)容和勞動報酬。
2018年1月5日,張某與其他28名員工簽署《回復函》,并郵寄給天麥公司,明確不愿意變更勞動合同,包括不愿意變更工作內(nèi)容、工作地點,不是新進員工,除電話客戶服務工作之外,不同意參加其他工作培訓。2018年1月5日至1月9日,張某至原工作地點,但拒絕參加培訓。2018年1月10日至1月12日,張某參加培訓。
張某2018年1月16日至1月19日病假。2018年1月22日、1月23日,張某根據(jù)通知至江蘇路XXX號XXX樓,但仍拒絕參加培訓。
2018年1月23日,天麥公司出具《第二期培訓通知》,要求張某次日起至1月26日至龍漕路XXX號XXX樓參加培訓,不參加培訓視為曠工,培訓通過后根據(jù)安排至新項目工作,仍按雙方勞動合同約定履行勞動合同,并按新項目考核辦法進行考核,未通過培訓者將需根據(jù)安排至電信園區(qū)上南路XXX號甲參加第三期培訓并考勤直至培訓通過。2018年1月24日至1月26日,張某至培訓地點,但仍拒絕參加培訓。
2018年1月26日,天麥公司工作人員張某口頭告知張某曠工已經(jīng)累計三天,已經(jīng)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接下來會依照規(guī)章制度走相關的流程,可以等待公司的通知。當日張某通知員工接下來去上南路XXX號。
2018年1月29日至1月31日,張某未至上南路XXX號。
2018年1月31日,天麥公司向工會出具《通知書》,以張某1月24日至1月26日、1月29日至1月31日曠工,累計曠工超過3天,此行為已經(jīng)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當日解除雙方勞動合同。同日,天麥公司以張某累計曠工超過3天,此行為已經(jīng)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為由解除雙方勞動合同。
2018年2月2日,天麥公司為張某辦理了退工日期為2018年1月31日的網(wǎng)上退工登記。天麥公司為張某繳納了2018年1月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其中個人承擔部分為806.90元。2018年3月26日,張某領取了勞動手冊及上海市單位退工證明。
2018年2月22日,張某向上海市徐匯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提出包含本案訴訟請求在內(nèi)的申訴請求。2018年5月7日,該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1.天麥公司于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張某2017年度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資923.98元;2.天麥公司于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張某2018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工資差額51.95元;3.對張某的其他申訴請求均不予支持。張某不服該裁決,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2018年3月23日,上海市呼叫中心協(xié)會出具《解釋》,主要內(nèi)容為:“……行業(yè)內(nèi)通常把從事呼叫中心電話接聽咨詢服務、外呼回訪、營銷等職責的崗位統(tǒng)稱為‘話務員’、‘電話客戶服務’、‘電話客服’、‘客服代表’、‘客服經(jīng)理’等……”
以上事實,除雙方當事人陳述外,另有勞動合同、《公告》《回復函》、短信、《第二期培訓通知》、視頻錄音、《通知書》《告知書》《解釋》、社保及公積金繳納情況表、網(wǎng)上退工信息等證據(jù)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訴訟中,張某表示2018年1月26日因沒有拿到書面解除通知故其還是在職員工,其與其他員工的情況是一樣的,張某雖然通知其與其他員工至上南路XXX號工作,但上南路XXX號比較遠,也沒有說具體的工作,所以2018年1月29日其與其他員工仍至原辦公地點集合,但大門緊閉,后申請了仲裁。天麥公司表示2018年1月26日張某只是表示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當日沒有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張某及其他員工一起至上南路XXX號培訓,所以張某也應該在2018年1月29日起至該地址報到。
本院認為,勞動者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張某與天麥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張某從事電話客戶服務工作,張某以東航95530項目結束認為雙方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依據(jù)不足。天麥公司根據(jù)經(jīng)營需要,安排張某從事VIPKID免費課程電話邀約工作,該工作內(nèi)容并未超出雙方勞動合同約定的電話客戶服務工作的范疇,張某在2018年1月10日至1月12日實際也參加了培訓,故張某實際也接受了該工作內(nèi)容,此后張某拒絕參加培訓,有所不妥。訴訟中,張某與天麥公司均確認2018年1月26日天麥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且通知張某與其他員工至上南路XXX號,但張某未根據(jù)通知至上南路XXX號,天麥公司認為張某曠工3天以上,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綜上,天麥公司以張某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于法不悖。張某主張賠償金,本院不予支持。
2018年1月16日至1月19日,張某病假,天麥公司應依法支付其病假工資。1月22日至1月31日,張某不服從天麥公司的工作安排,未正常提供勞動,其主張工資,缺乏依據(jù)。天麥公司同意按照崗位工資標準核算2018年1月22日至1月23日工資,于法不悖。經(jīng)本院核算,扣除2018年1月社會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個人承擔部分后,仲裁裁決天麥公司應支付的工資差額并未低于法定標準。天麥公司未提起訴訟,視為服從,故天麥公司應支付2018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工資差額51.95元。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nèi)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天麥公司于2018年1月31日解除勞動合同,其應在15日內(nèi)開具上海市單位退工證明及返還勞動手冊。張某雖未根據(jù)通知至相關地點辦理離職手續(xù),但天麥公司作為用人單位仍可通過郵寄等其他適當?shù)姆绞綄⑸虾J袉挝煌斯ぷC明及勞動手冊交給張某。張某于2018年3月26日領取到上述文件,故張某主張2018年2月16日至3月25日延誤退工的經(jīng)濟損失。但張某主張按每月6,500元的標準計算,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本院根據(jù)失業(yè)保險金的標準核算上述期間的經(jīng)濟損失為2,109.42元。
張某未對其余仲裁裁決提起訴訟,視為服從,因仲裁裁決未支持其部分無執(zhí)行內(nèi)容,本院不在判決主文中予以表述。天麥公司未對仲裁裁決提起訴訟,視為服從。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第五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上海天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張某2018年2月16日至3月25日延誤退工的經(jīng)濟損失2,109.42元;
二、上海天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張某2018年1月16日至1月31日工資差額51.95元;
三、上海天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支付張某2017年度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資923.98元;
四、駁回張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蔣鳳蓮
書記員:陳華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