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美英,農民,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小遲莊村。
委托代理人:劉志學,河北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福明。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鳳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南皮縣水務局,住所地:南皮縣南皮鎮(zhèn)光明西路。
法定代表人:劉靖,局長。
委托代理人李振岐,河北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住所地: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
法定代表人:葉祖博,鎮(zhèn)長。
委托代理人:王德海,河北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美英因與被上訴人王鳳某、被上訴人南皮縣水務局、被上訴人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南皮縣人民法院(2014)南民初字第101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張美英訴稱:原告在本村村東地名為小井的地域內有承包地11.98畝,東側是南孟溝,該溝屬于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鎮(zhèn)政府所有,毗鄰原告土地東側的溝坡、溝頂由被告王鳳某常年耕種。2013年王鳳某協(xié)同他人在其耕種的土地東側垂直下挖,下挖深度為十六、七米。原告多次勸阻無效。由于挖掘較深,造成地下水滲出,再加上夏季積水,在原告土地東側形成了一個水深約16米、長數百米的巨大坑池,由于池水長期浸泡,造成原告土地沿坑池垂直坍塌,坍塌土地延伸到原土地內月4米,土地坍塌部分完全沉入坑內被水淹沒,造成原告承包土地毀損約3畝之多,并且不能回恢復耕種。被告的挖坑取土行為已侵犯了原告承包土地的權利,并造成了原告承包土地毀損3畝之多。南皮縣水務局、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鎮(zhèn)政府作為南孟溝的所有人和管理人沒有盡到應有的管理義務及職責,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為了制止不法侵害,維護原告土地承包權益,特具狀起訴,請求人民法院賠償原告的損失。
原審被告王鳳某辯稱:我并不是挖土的人,原告的損失是由實際挖土的人造成的,應由實際挖土的人賠償。我不應該是被告,我有賣土的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中根本沒有我,買賣雙方都沒有我。原告說土地有11.98畝,地原來是我種的,后來流轉到原告手里的。我種的時候地畝賬上是10.03畝,地變多的原因是我種的時候平整了地西邊的壕溝。原告應該提交證據證明許村溝(南孟溝)屬于南皮縣水務局及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所有。原告稱承包地損失約有3畝不屬實,原告的地南北長不足220米,即使全塌了也不到3畝,況且并沒有全塌。我只是買賣雙方的知情人,沒有參與挖土,原告卻說我協(xié)同他人挖土、取土、賣土,我不知道他人是誰。
原審被告南皮縣水務局辯稱:南皮縣水務局不應是本案被告,原告起訴南皮縣水務局作為被告缺乏事實依據及法律依據。原告訴稱村東地名為小井的承包地東側的南孟溝屬于南皮縣水務局所有不是事實,根據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顯示,南孟溝位于南皮縣與孟村縣邊界的東側,其干溝不在南皮縣界內,而在孟村縣區(qū)域內,均有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為據。南孟溝并非位于南皮縣區(qū)域內,顯然不屬于南皮縣水務局管理,更談不上所有。鑒于上述事實及依據,原告將南皮縣水務局作為被告既無事實依據亦無法律依據,南皮縣水務局既不是南孟溝的管理人也不是所有人,根據法律規(guī)定,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被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辯稱: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不應是本案被告,原告起訴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作為被告缺乏事實依據及法律依據。原告訴稱村東地名為小井的承包地東側的南孟溝屬于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所有不是事實,根據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顯示,南孟溝位于南皮縣與孟村縣邊界的東側,其干溝不在南皮縣界內,而在孟村縣區(qū)域內,均有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為據。南孟溝并非位于南皮縣區(qū)域內,顯然不屬于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管理,更談不上所有。鑒于上述事實及依據,原告將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作為被告既無事實依據亦無法律依據,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既不是南孟溝的管理人也不是所有人,根據法律規(guī)定,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審查明:原告主張在本村村東地名為小井的地塊內有承包地11.98畝,該東側是南孟溝,該溝屬于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鎮(zhèn)政府所有,毗鄰原告土地東側的溝坡、溝頂由被告王鳳某常年耕種。原告主張因為王鳳某取土導致溝沿坍塌致其所耕種土地損失,被告王鳳某應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作為南孟溝的管理人及所有人也應對因此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提交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現場相片、與被告王鳳某的通話記錄整理文件證實其主張,被告王鳳某對原告的證據均不認可。另外原告申請證人王某、徐某、季某出庭作證。證人王某系原告兒媳,其證言稱王鳳某將其所耕種的溝沿的土賣了,但并非王鳳某挖的土。原告系證人徐某本族嫂子,證人徐某證言稱土被修鐵路的拉走了,證人季某證言證實有人拉土。被告王鳳某主張其并沒有賣土且溝沿土地并非其耕種,提交賣土協(xié)議一份證實其主張。被告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主張南孟溝并未在南皮縣境內而是在孟村回族自治縣境內,其并非管理人及所有人,提交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一份證實其主張。
原審認為:原告主張因被告王鳳某取土導致溝沿坍塌致其所耕種土地損失,被告王鳳某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告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作為南孟溝的管理人及所有人也應對因此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對此被告王鳳某不予認可,原告提交的證據不能證實被告王鳳某挖取小井地塊東側南孟溝溝沿土方,故原告要求被告王鳳某承擔賠償責任不予支持。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顯示本案所涉的小井地塊東側的南孟溝位于孟村回族自治縣境內,并非位于南皮縣境內,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南孟溝的管理人與所有人系被告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故原告主張被告南皮縣水務局及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作為南孟溝的管理人及所有人,要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理據不充分,依法不予支持。遂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一百一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張美英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
張美英不服上述判決,其上訴主要理由為:一、被上訴人王鳳某在利用、使用期耕種南孟溝坡、溝頂時,將其上的土方出賣給他人,其行為給其相鄰的上訴熱耕種的土地造成了損害,導致上訴人耕種的11.98畝土地大面積塌陷,且土地永久不能再現,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二、其余二被上訴人在被上訴人王鳳某為上述行為時,作為該幅土地的管理機關和所涉水利設施的主管機關,未履行相應職責,保護本案所涉耕地和相應水利設施的有效利用,造成上訴人與南孟溝相鄰的土地坍塌毀損,存在相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被上訴人王鳳某主要答辯意見為:2011年春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孟村縣許村支書張金龍在南孟溝溝頂南面挖了42米,因為這塊地是我父親的,因我父親不在家,我找了張金龍制止了此事。2011年冬天,這塊地經過中間人王勇賣給了張旗屯的李紅旗,協(xié)議上是鮑培亭簽的字,協(xié)議是2010年5月的,到了2011年地也不讓種了,2012年一年都沒有種,2013年開始挖土,地在挖土時已經不是我父親的。2013年春天,我被上訴人的兒子徐俊發(fā)打電話叫去了,問地怎么挖,當時徐俊發(fā)說比其他戶所留米數再多留出半米來,直接挖,我當時就提出來直接挖地會塌陷,但是徐俊發(fā)說塌了不用我管。在事發(fā)后,我聽王勇說,挖土的人說將溝給填平再給上訴人一定的賠償,但是不了了之。在上訴期間,上訴人將我舉報到土地管理部門三次到我單位一次到我家中調查,給我的家庭和工作均帶來了極大地負面影響。
被上訴人南皮縣稅務局主要答辯意見為:一、本案所涉“南孟溝”既不屬于南皮縣管轄,更不屬于被上訴人南皮縣稅務局管理。二、上訴人毫無根據地認為被上訴人南皮縣水務局在一審提交的“水利工程現狀圖”系自身制作,純屬無稽之談。
被上訴人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主要答辯意見為:一、我方不應是本案的被告,上訴人稱地名為小井的承包地東面的南孟溝屬于我鎮(zhèn)政府不是事實,根據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顯示,南孟溝位于南皮縣與孟村邊界的東側,其干溝不在南皮界內,而在孟村行政區(qū)域內,均由南皮縣水利工程現狀圖為證據,因此,鎮(zhèn)政府對南孟溝不具有管理權和所有權。二、上訴人所稱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曾到過挖土現場就以此推斷鎮(zhèn)政府對此享有所有權和管理權不能成立,鎮(zhèn)政府的工作人員到現場了解情況并無不當,其所有權以是否具有合法的管理權和使用權來確定,不能以去過現場就認定鎮(zhèn)政府對此有管理職能,故應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其他意見同水務局意見一致。
經審理查明:本院二審庭審中,上訴人稱上訴期間徐俊發(fā)曾向南皮縣國土資源局舉報過本案所涉地塊挖土等問題,對此提供南皮縣國土資源局2015年4月28日出具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一份,其處理意見為:王鳳某代其父王世顯賣地2.3畝,事實清楚。我局將依法對其進行處理。對王勇賣地、賣土取土,及具體挖土人員等情況查清,我局將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被上訴人王鳳某質證意見為:我沒有收到過處理意見書,對處理意見不清楚。其他二被上訴人質證均稱與其無關。
上述庭審中,被上訴人王鳳某提供2015年5月9日王勇出具的《證明》一份,主要內容:2013年邯黃鐵路取土時,當挖到徐俊發(fā)北地邊時,徐俊發(fā)說多留出半米來,直接挖塌了你別管。上訴人質證稱王勇應出庭接受質詢,還稱該證明不屬于新證據,不具有證據三性,不予認可。其他二被上訴人均認可上述證明。
還是上述庭審中,被上訴人南皮縣稅務局提供南皮縣行政區(qū)劃圖、南皮縣全縣農村飲用地上水規(guī)劃示意圖以及南皮縣人民政府關于水利工程土地劃界的規(guī)定(1992)第46號等證據材料,以證實南孟溝是邊界溝,在孟村界內這一事實。上訴人對此的質證意見為:對南皮縣政府關于水利工程土地劃界的規(guī)定中又南孟邊界溝該溝屬于南皮縣管轄范圍,對此文件認可。對南皮縣農村飲用地上水規(guī)劃示意圖真實性有異議,沒有出證單位的印章及法定代表人簽字確認。對南皮縣行政區(qū)劃圖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關聯性有異議,且不屬于新證據。被上訴人王鳳某對上述證據認可。被上訴人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政府質證意見為:認可這三份證據。該地位于孟村縣境內,小遲莊村對該地占有是歷史形成的,對該地的占有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南皮縣鮑官屯鎮(zhèn)政府不具有管理權和所有權。
其他案件基本事實和證據與原判相一致。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上訴人并未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被上訴人王鳳某挖取小井地塊東側南孟溝溝沿的土方,故原判對其要求被上訴人王鳳某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并無不當。關于其他二被上訴人在本案應否承擔責任問題,本院認為,首先,本案證據顯示二被上訴人并非為涉案地塊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其次,上訴人方已就本案所涉地塊挖土等問題向南皮縣國土資源局反映,該局已受理并作出處理意見,但處理意見未確定具體挖土人員亦未提及二被上訴人。故上訴人以二被上訴人為涉案地塊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因沒有盡到應有的管理義務和職責等為由要求二被上訴人在本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判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曉莉 審判員 李 霞 審判員 付 毅
書記員:李志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