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李想(湖北美佳律師事務所)
余方方
原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想(代理權限:一般代理),湖北美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余方方。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余方方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晏貴先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審理。
原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李想到庭參加訴訟。
被告余方方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訴稱:2015年9月24日,經隨州市鑫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介紹,我與被告及隨州市鑫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三方簽訂了《存量房買賣(置換)合同》。
合同約定:被告余方方將其坐落在隨州市曾都區(qū)“千千水岸33﹟-2﹟-102”的商品房一套出售給我,房屋售價為610000元。
合同簽訂之日我向被告支付了購房定金10000元。
被告收到我的購房定金后,以各種借口反悔不出售房屋。
經我多次催要,被告即不按照合同履行義務,又不返還我的購房定金。
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解除我與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由被告返還我支付的購房定金10000元,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我20000元的經濟損失。
被告余方方未作答辯。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余方方簽訂的存量房買賣(置換)合同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內容不違反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該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合同雙方應按照約定的內容履行義務。
現(xiàn)原告張某某多次催促被告余方方要求將房屋出賣,被告余方方卻以房子不賣為由拒絕將房屋出售,已構成了根本性違約,故原告張某某要求解除與余方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在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原告張某某向被告余方方支付了10000元定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 ?、第九十條 ?的規(guī)定,該定金合同已實際交付并生效。
但因被告余方方明確告知不出售本案爭議的房屋,已構成違約,應根據合同的約定向原告張某某支付違約金。
對原告張某某請求被告余方方償還10000元定金并支付20000元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定金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而預先支付給對方的款項,而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時,應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項。
定金罰則兼具擔保和懲罰功能,其適用不以當事人違約實際造成損失為前提,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獨立于賠償損失責任予以適用,而違約金的適用僅以一定違約行為發(fā)生為前提。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規(guī)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但本條規(guī)定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存在違約金和定金責任的情形。
由于定金分為立約定金、解約定金、證約定金、成約定金和違約定金,合同法只對違約定金與違約金并存時的適用做出限制,因此,如果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和定金是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在一方實施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tài)時,兩種責任方式可以并用。
故原告張某某要求被告余方方返還10000元定金,并承擔20000元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 ?、第九十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零八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余方方于2015年9月24日簽訂的《存量房買賣(置換)合同》。
二、被告余方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原告張某某所支付的定金10000元。
三、被告余方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付違約金2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0元按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50元,由被告余方方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
收款單位: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隨州市分行開發(fā)區(qū)分理處,賬戶:17×××90。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的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余方方簽訂的存量房買賣(置換)合同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內容不違反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該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合同雙方應按照約定的內容履行義務。
現(xiàn)原告張某某多次催促被告余方方要求將房屋出賣,被告余方方卻以房子不賣為由拒絕將房屋出售,已構成了根本性違約,故原告張某某要求解除與余方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在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簽訂后,原告張某某向被告余方方支付了10000元定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 ?、第九十條 ?的規(guī)定,該定金合同已實際交付并生效。
但因被告余方方明確告知不出售本案爭議的房屋,已構成違約,應根據合同的約定向原告張某某支付違約金。
對原告張某某請求被告余方方償還10000元定金并支付20000元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定金是合同當事人一方為了擔保合同的履行而預先支付給對方的款項,而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違約時,應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項。
定金罰則兼具擔保和懲罰功能,其適用不以當事人違約實際造成損失為前提,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獨立于賠償損失責任予以適用,而違約金的適用僅以一定違約行為發(fā)生為前提。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 ?規(guī)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但本條規(guī)定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存在違約金和定金責任的情形。
由于定金分為立約定金、解約定金、證約定金、成約定金和違約定金,合同法只對違約定金與違約金并存時的適用做出限制,因此,如果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和定金是針對不同的違約行為,在一方實施不同的違約行為形態(tài)時,兩種責任方式可以并用。
故原告張某某要求被告余方方返還10000元定金,并承擔20000元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 ?、第九十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零八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余方方于2015年9月24日簽訂的《存量房買賣(置換)合同》。
二、被告余方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原告張某某所支付的定金10000元。
三、被告余方方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付違約金2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0元按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50元,由被告余方方負擔。
審判長:晏貴先
書記員:熊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