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立娟,女。
委托代理人趙朝軍,黑龍江慶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大慶唐某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丁遙,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孫瑞剛,男。
上訴人張立娟因與被上訴人大慶唐某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大慶市讓胡路區(qū)法院作出了(2015)讓商初字第901號民事判決書,上訴人張立娟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14年10月8日,原、被告簽訂了“大慶唐某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員工餐廳承包合同”,約定原告(乙方)承包被告(甲方)員工餐廳供應甲方員工伙食事宜,期限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10月3日止;被告無償提供就餐區(qū)及廚房區(qū)由原告使用,包括房屋、冰柜、爐灶、壓面機等大型設備,原告提供飯鏟、盆、菜刀、儲水桶、快餐盤等小型用具。同時交納保證金1萬元,作為承包保證金,合同期滿后乙方無債務且不進行續(xù)約時,甲方于乙方退場之日起三十日內無息返還保證金。對餐標與及結賬方式約定為:甲方暫定每人每天20元三餐標準,每月按照22天計算,保底人數(shù)165人,如不足165人用餐,按照165人標準結算,如超出165人按照實際發(fā)生人數(shù)結算。乙方應每天于員工就餐完畢后提交用餐刷卡機顯示的實際就餐人數(shù)供甲方書面確認,費用結算以甲方書面確認的就餐人數(shù)為準。合同同時約定了人員管理、衛(wèi)生安全及營業(yè)約定等事宜。
原告開始營業(yè)后,2015年2月前,被告向原告支付的承包費用雙方均無異議;被告向原告支付3月份(160多人)、4月份(158人左右)、6月份(127人)、7月份(126人)承包費分別為60970元、69520元、57792元、59508元。2015年8月6日,因維修管線,被告對原告所經營的食堂停止供電,續(xù)而停水、停氣,被告自稱全部恢復需一個月時間。此時起,原告停止營業(yè)。
另查,經營期間的用餐人數(shù)與用量,由被告提前一周通知原告,原告按該人數(shù)及用量進行配餐。原告有雇員6人,每月需支付工人工資共計23000元,其中廚師1人月工資600元、采購員1人月工資4000元、配菜1人月工資3000元、面案1人月工資4000元、勤雜工2人每人月工資3000元。
原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承包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內容合法、有效,雙方應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關于原告請求判令被告違約的問題,本案中,被告依約定向原告提供了就餐區(qū)、廚房區(qū)及設備用于經營,且應保證原告正常營業(yè),但被告停止供水電氣的行為已構成合同違約,故對原告的此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賠償餐廳就餐飲具及廚房用品的損失,本院認為,依合同約定,大型設備及用具是被告提供,原告自行提供的餐具及用品均由自己使用保管,且可再行使用,故原告的此項請求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請求賠償采購肉類食材損失的問題,本院認為,依經營性質及慣例,餐廳食材大多隨時進貨,且對部分存貨原告也有義務另行保管貯存,故對原告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請求賠償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與雇員解除勞務合同向雇員支付違約金23000元的問題,因被告停水電氣致原告無法與雇員立即解約,故原告確應支付工人工資,庭審中,被告自述水電氣全面恢復需一個月,故本院支持工人工資損失按一個月計算,計23000元。關于原告請求的保底人數(shù)的營業(yè)損失,本院認為,合同雖約定了保底人數(shù),但被告提前一周向通知原告配餐人數(shù)及用量,被告已按實際發(fā)生數(shù)額向原告逐月發(fā)放了承包費,原告未提出異議,視為對保底條款的變更,并已實際履行,故對原告的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請求2015年8月、9月、10月逾期利潤損失,因原告在被告恢復供水電氣后,也沒有進行營業(yè),故原告的此項請求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交納的保證金1萬元,雖原告未主張,合同已于2015年10月3日履行期滿,故被告應予返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大慶唐某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張立娟的雇員工資23000元;二、被告大慶唐某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返還原告張立娟保證金1萬元。三、駁回原告張立娟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668元,由原告承擔3043元,被告承擔625元。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承包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且合同內容合法、有效,雙方應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關于上訴人請求判令被告違約的問題,本案中,被上訴人依約定向原告提供了就餐區(qū)、廚房區(qū)及設備用于經營,且應保證原告正常營業(yè),但被上訴人停止供水電氣的行為已構成合同違約,故對上訴人的此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賠償餐廳就餐飲具及廚房用品的損失,本院認為,依合同約定,大型設備及用具是被告提供,上訴人自行提供的餐具及用品均由自己使用保管,且可再行使用,故上訴人的此項請求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請求賠償采購肉類食材損失的問題,本院認為,依經營性質及慣例,餐廳食材大多隨時進貨,且對部分存貨原告也有義務另行保管貯存,故對上訴人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請求賠償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與雇員解除勞務合同向雇員支付違約金23000元的問題,因被上訴人停水電氣致上訴人無法與雇員立即解約,故上訴人確應支付工人工資,庭審中,被上訴人自述水電氣全面恢復需一個月,故本院支持工人工資損失按一個月計算,計23000元。關于上訴人請求的保底人數(shù)的營業(yè)損失,本院認為,合同雖約定了保底人數(shù),但被上訴人提前一周向通知上訴人配餐人數(shù)及用量,被上訴人已按實際發(fā)生數(shù)額向上訴人逐月發(fā)放了承包費,上訴人未提出異議,視為對保底條款的變更,并已實際履行,故對上訴人的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請求2015年8月、9月、10月逾期利潤損失,因上訴人在被告恢復供水電氣后,也沒有進行營業(yè),故上訴人的此項請求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交納的保證金1萬元,雖上訴人未主張,合同已于2015年10月3日履行期滿,故被上訴人應予返回。綜上,本院認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并無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維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張立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此頁無正文)
審 判 長 周鐵峰 審 判 員 劉振影 代理審判員 趙丹暉
書記員:范繼超 附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