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廣水市人,住廣水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廣水市人,住廣水市,張某某之弟。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某,曾用名魏旺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廣水市人,住廣水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賴國慶,湖北印臺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正勝,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廣水市人,住廣水市。
張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事實與理由:1、2013年12月20日湖北三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該公司建設銀行賬戶向張正勝賬戶匯款30萬元,注明為勞務費。通過上述事實無法證明湖北三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張正勝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繼而也不能看出魏某與張正勝、李某某與張正勝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2、從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來看,無法證明該30萬元用于張某某與張正勝夫妻共同生活,該30萬元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3、一審認定李某某曾用名為魏旺明缺乏證據;4、本案存在虛假訴訟、惡意串通損害張某某利益的事實。綜上,請求二審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李某某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予以維持。事實與理由:1、湖北三豐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匯給張正勝的款項實為魏某自己的款項。該公司2007年由魏某承包經營,三豐公司付款時系受魏某委托代為支付。魏某與三豐公司、張正勝之間沒有形成過勞務合同關系,因張正勝是教師,他在從事留學湖北地區(qū)的信息咨詢和教育培訓工作,匯款注明為勞務費是經辦人為方便匯款所做的備注;2、張正勝借款用于與上訴人張某某共有的公司經營及家庭生活性支出。張正勝自2006年在武漢開辦惠民公司以來,在2007年用經營收入以張某某的名義在武漢武昌區(qū)購買了一套按揭住房,后來又以其兒子張宇的名義在武漢市洪山區(qū)購買了一套按揭住房,這兩套房子目前狀態(tài)都是備案,貸款還沒有還清,上訴人張某某是工薪階層,且兒子張宇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以其母子的能力,無經濟來源能在武漢買房,事實上,這兩套房的按揭房款一直是張正勝用惠民公司取得的收入在償還;3、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表明李某某與魏旺明兩個人實為同一個人,是本案適格的主體。綜上,請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張正勝辯稱:同意上訴人張某某的上訴請求。李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張正勝及張某某返還借款本金187000元及利息,支付至訴訟之日的利息33660元;2,訴訟費由張正勝、張某某承擔。事實及理由:2013年12月20日,張正勝通過魏某向我借款300000元,約定月利率1%。此后,雙方多次對本金及利息進行了結算。截止2016年7月27日,張正勝欠李某某本金187000元,并寫下借條,承諾在2016年12月前還清全部借款,利息仍為1%。到期后,張正勝沒有還款。張某某為張正勝之妻,其債務應共同承擔。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2013年12月20日,張正勝向魏某借款300000元,該款通過建設銀行湖北三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xxxx15帳戶向張正勝xxxx6的帳戶匯入。嗣后,經魏某、張正勝及李某某協商一致,由張正勝向李某某還款,約定月利率為1%。2014年3月20日張正勝還款100000元,2014年6月20日還款70000元。2016年7月27日,李某某和張正勝對借款、還款的本金及利息進行了結算,張正勝重新出具了欠據,載明:今借到魏旺明從魏某2013年12月20日轉來現金300000元,借款月利率1%,共計利息84000元,本息計384000元;因2014年3月20日還款100000元,2014年6月20日還款70000元,共還款170000元;月息扣除27000元;合計扣除還款及利息197000元。實際下欠187000元。2016年9月至12月30日前全部還清。上述利息截止2016年7月底,后期利息按月息1%支付等;借款人張正勝(簽字)。約定的還款時間到期后,張正勝沒有還款。本案訴訟中,張正勝于2017年12月5日向李某某的個人帳戶內匯還款50000元。張某某原系張正勝之妻,二人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權、債務沒有約定,李某某在魏某的協助下向張正勝及張某某均主張過債權。2016年4月5日張某某與張正勝協議辦理離婚登記。魏某與張正勝系表兄弟關系。李某某曾用名魏旺明,系魏某侄兒。一審法院認為:一、本案合同的效力。李某某與張正勝之間的借貸行為,是自然人之間的借貸行為,雙方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約定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二、張正勝的法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張正勝在2013年12月2日向魏某借款300000元,魏某已向張正勝真實支付。涉案借款行為發(fā)生后,魏某、李某某和張正勝協商一致,由張正勝向李某某還款付息,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一條的規(guī)定,債權人魏某將其權利及相關從權利轉讓給李某某,產生債權轉移的法律后果,張正勝對此無任何異議。因此,張正勝應向李某某返還借款本金300000元及利息。同時,當事人約定借款月利率1%,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調整。2013年12月20日,張正勝的借款本金額為300000元,至2014年3月20日張正勝還款100000元,借款期限為三個月,依月利率1%計算,張正勝應付三個月的利息9000元(300000元×月利率1%×3月=9000元),依還款習慣,在扣除應付的到期利息后,余額應作為本金返還。即2014年3月20日,張正勝除支付三個月的利息外,余額91000元(100000元-9000元=91000元),張正勝的借款本金余額變更為209000元(300000元-91000元=209000元)。2014年6月20日,張正勝又向李某某還款70000元,自2014年3月20日至6月20日,借款期限又為三個月,應依本金余額209000元及月利率1%計算利息,利息為6270元(209000元×月利率1%×3月=6270元),依前述應扣除本金63730元(70000元-6270=63730元)。因此,至2014年6月20日,張正勝應返還李某某的本金余額為145270元(209000-63730=145270元)。本案訴訟中,2017年12月5日,張正勝又向李某某還款50000元,依本金145270元及月利率1%計算,張正勝支付了自2014年6月20日后1033日[〔50000元÷(145270元×1%/月)〕×30日/月=1032.57日]的利息,即張正勝借款的利息付至2017年5月7日。因此,張正勝應返還李某某借款本金145270元,并自2017年5月7日的次日起、依月利率1%計算支付利息;李某某與張正勝之間計算借款本息的書面記錄方式有誤,應予以糾正。李某某超出前述內容的訴訟請求,與法無據,不予支持。三、張某某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張正勝在2013年12月20日向李某某借款,因該行為產生的債務,系張正勝和張某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產生的債務。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本案證據證明,張某某與張正勝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張某某對該項債務知情。因此,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張某某、張正勝共同向李某某返還借款本金、支付利息。張某某的辯解意見與法律不符,不予采納。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張正勝、張某某共同返還原告李某某借款本金145270元,并支付利息(自2017年5月7日的次日起、依月利率1%計算至本判決生效確定的履行之日)。二、駁回原告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4609元、財產保全費1620元,合計6229元,由原告李某某承擔1620元、被告張正勝和張某某承擔4609元。本院二審審理期間,上訴人張某某提交兩份新證據。證據一,欠條一張。擬證明:2016年12月28日張正勝借給了徐克桂15萬元,說明張正勝有錢借給別人,卻不償還本案借款,故本案借款存在虛假成分。證據二,徐克桂的照片。擬證明:2013年10月4日張正勝與徐克桂一起去襄陽,魏某給他們倆開的房,其后發(fā)生了本案的30萬元的借款,張正勝與徐克桂系情人關系,張正勝與張某某系因感情破裂導致的離婚。被上訴人李某某提交四組新證據并申請證人魏某出庭作證。證據一,湖北三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證明。擬證明:湖北三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自2007年以來由魏某承包,后又由魏某兒子魏四國經營,所以襄陽公司的賬戶由魏某支配,本案訴爭30萬元是魏某委托公司支付。證據二,魏四國的書面證言。擬證明:從該公司轉賬轉給張正勝的30萬元是我父親魏某叫轉的,寫勞務費是因為從公司賬戶轉賬方便的緣故。證據三,武漢京楚惠民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相關信息及張正勝兒子張宇的戶籍信息、張某某名下購買的房屋信息。擬證明:張正勝開辦的武漢京楚惠民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經營收入用來給張某某、張宇購買房產。證據四,廣水市公安局駱店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及李某某的身份信息。擬證明:本案的李某某即是魏旺明。證人魏某出庭證言,主要內容為“本案借款不存在虛假均是真實的,關于借款的經過在一審中已經陳述了,張正勝稱張某某當時一個月工資一千元左右,自己的工資也就兩三千,他兒子張宇又生病,賺的錢是他經營培訓機構賺的。”對上訴人張某某提交的兩份證據。被上訴人李某某質證稱:對證據一真實性及證明目的均有異議。欠條的真實性無法核實,即使借款真實也與本案無關;證據二與本案無任何關聯,不能達到上訴人提交該證據的證明目的。被上訴人張正勝質證稱:該兩份證據屬實,予以認可。本院認為,上訴人張某某提交的兩份證據與本案無實際關聯,本院不予采信。對被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上訴人張某某質證稱:對上述證據均不予認可,對證人魏某的證言不予認可,本人房子在2006年全款購買,兒子張宇名下的房子是2010年買的,首付50萬元,每月貸款也就1400元左右,張宇心臟病也是在2016年才得的。被上訴人張正勝質證稱:對于證據一湖北三豐公司向我轉款30萬元我認可;證據二,我借錢是因為我自己缺錢用;證據三,京楚公司是我在武漢辦的,我是法人代表,但該公司沒有盈利;證據四,對魏旺明與李某某是同一人不予認可。對證人證言認為不完全屬實,家庭情況不屬實。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一、證據二、證據四、證人證言客觀真實,本院予以采信,證據三無法證明本案訴爭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對證據三本院不予采信。本院經審理查明,一審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1、本案借款是否成立?2、張某某是否承擔本案的還款責任?關于焦點1:本案訴爭的借款,有魏某經營的湖北三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向張正勝賬戶轉款30萬元的憑證,張正勝向李某某出具的借條,該借條內容陳述了魏某將該30萬元債權轉讓給李某某的事實,有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證實李某某與魏旺明系一人的事實。通過上述證據足以證明本案訴爭的借款真實存在,上訴人張某某稱本案借款存在虛假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焦點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北景钢?,張正勝于2013年向魏某借款30萬元,該借款數額明顯超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且從被上訴人李某某提交的證據來看,以張某某名義購買房產的時間為2007年,此時雙方借款并未實際發(fā)生,被上訴人李某某亦未能提供證據證明該30萬元的借款用于張正勝與張某某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故被上訴人李某某要求上訴人張某某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
上訴人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某、張正勝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廣水市人民法院(2017)鄂1381民初26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航、被上訴人李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賴國慶、被上訴人張正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綜上,本院認為,張某某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應予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錯誤,實體處理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廣水市人民法院(2017)鄂1381民初2625號民事判決;二、張正勝于本判決生效十日內償還李某某借款本金145270元及利息(利息自2017年5月7日起按照月利率1%計算至欠款還清之日為止);三、駁回李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4609元、財產保全費162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3200元,共計9429元。由李某某承擔3200元,由張正勝承擔6229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汪 莉
審判員 袁 濤
審判員 熊 飛
書記員:龔素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