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荊州市荊州區(qū)(天力紡織宿舍)。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荊州市荊州區(qū),系荊州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城南高新園梅村居民委員會推薦。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荊州市分行,住所地:荊州市沙市區(qū)江津西路401號。
法定代表人:熊乃乙,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晏紅,女,該行資產保全崗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康叢林,湖北荊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鄭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荊州市沙市區(qū)。
上訴人張某因與被上訴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荊州市分行(下簡稱郵儲銀行荊州分行)、鄭杰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荊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1003民初8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9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因經閱卷、調查各方當事人沒有提出新的事實及證據(jù),故采用不開庭的方式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張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上訴人不承擔責任,被上訴人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4年11月21日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原債務人劉祖英(已死亡)簽訂小額貸款合同,上訴人和被上訴人鄭杰提供連帶保證責任。劉祖英于2014年7月死亡,由于被上訴人鄭杰和劉祖英系母子關系,鄭杰繼承了劉祖英的財產。之后郵儲銀行荊州分行和鄭杰繞開上訴人協(xié)商劉祖英死亡后的還款事宜,被上訴人鄭杰依照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劉祖英簽訂的合同約定分別于2015年8月21日還款37710元、2015年9月21日還款38162元、2015年10月21日還款38820.72元、2015年11月21日還款2723.97元、2017年1月16日還款317元。最后一筆36043.18元因鄭杰做水果生意資金緊張沒有還款。而上述事實上訴人在一審庭審時才知道。同時也表明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鄭杰協(xié)商后還款的事實屬轉移債務后的新約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三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鄭杰約定轉讓債務后的還款事實上訴人并不知情,更沒有作出書面同意,因此上訴人應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一審認定鄭杰還款行為系承擔的保證責任錯誤,鄭杰的還款是依據(jù)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劉祖英簽署的合同,其還款時間在債務尚未到期內,而擔保責任是債務到期后才產生的,鄭杰的還款是基于債務轉移。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二審另查明,2017年7月劉祖英死亡后,劉祖英62×××67的賬戶上顯示的2017年8月21日起的五筆還款記錄為被上訴人鄭杰通過該賬戶償還給被上訴人郵儲銀行荊州分行。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被上訴人鄭杰的還款行為是否基于債務轉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三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構成該條規(guī)定的債務轉移需有原債務人與新債務人之間關于債務轉移的明確意思表示,并需經債權人同意,本案中,根據(jù)上訴人的陳述郵儲銀行荊州分行是在債務人劉祖英死亡之后找鄭杰(劉祖英之子)協(xié)商還款事宜,即使此時郵儲銀行荊州分行與鄭杰達成還款協(xié)議,劉祖英已死亡,因缺乏債務人劉祖英的意思表示無法產生債務轉移的法律效果,故本案之情形不符合該條規(guī)定,無論鄭杰還款是其作為劉祖英的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的價值內還款還是其作為第三人代為履行還是其因債的加入而還款,均不符合債務轉移特征,上訴人張某作為擔保人不能免責。
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14元,由上訴人張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龐東彪 審判員 楊詩新 審判員 王同軍
書記員:黃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