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鶇,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懷來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全洲,廣東寶威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慧敏,廣東寶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懷來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朱會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被告張某某丈夫)。
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秦占海,懷來縣沙城博精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張某鶇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朱會云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懷來縣人民法院(2017)冀0730民初8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某鶇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唐全洲、田慧敏,被上訴人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秦占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張某鶇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被上訴人返還購房款236000元、承擔違約損失并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理由是:一審以未提供張某某、朱會云收取購房款的證據(jù)為由駁回張某鶇的訴訟請求屬于認定事實不清。張某某、馬文利向張某鶇借款,張某鶇認為出借的風險大而不愿出借,經(jīng)協(xié)商,張某某將懷來縣宗家洼村平房折價236000元賣給張某鶇。2014年11月15日張某鶇與張某某。2014年11月15日張某鶇與張某某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后按張某某的要求,張某鶇將20萬元現(xiàn)金匯入馬文利的賬戶,將另36000元支付給張某某,張某某出具了收條,并交付房屋。2015年7月14日,張某鶇與呂福簽訂合同,將該房以245000元賣給呂福。2015年7月16日呂福與張慧君簽訂合同,又將該房以30萬元的價格賣給張慧君,后該房被朱會云侵占。張某某在一審中認可房屋買賣協(xié)議是其本人簽字,且承認20萬元是馬文利收取。一審認定朱會云不是房屋買賣的合同相對人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是錯誤的。朱會云是張某某之夫,該房是張某某的婚前財產(chǎn),該房與朱會云沒有關聯(lián)性,在房屋多次轉(zhuǎn)讓后,朱會云侵占該房是房價上漲后,張某某與朱會云串通的結(jié)果。一審認定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但并沒有依據(jù)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判決互為返還。證據(jù)規(guī)則37條規(guī)定,雙方都沒有證據(jù)否定對方的,法院應當結(jié)合案件,判斷一方的證據(jù)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對證明力較大的應當予以確認,張某某除了口頭陳述之外沒有提供任何證據(jù),一審應當確認張某東的證據(jù)。
張某鶇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與張某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無效;2、判令張某某返還購房款236000元,并承擔違約損失(從2014年11月15日按照銀行收取逾期貸款利息計算至實際付款之日);3、判令朱會云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事實和理由:2014年11月15日,張某鶇與張某某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由張某某將其位于懷來縣土木鎮(zhèn)宗家洼村的房屋出賣給張某鶇,購房款236000元。張某鶇按照協(xié)議約定履行付款義務后將房屋轉(zhuǎn)讓給呂福,但因該房屋被張某某丈夫朱會云侵占,導致呂福起訴張某鶇,判決呂福與張某鶇之間的買賣協(xié)議無效,并要求張某鶇歸還呂福購房款,張某某的違約給張某鶇造成嚴重損失。
張某鶇為證實其主張,向法庭提供以下證據(jù):1、劉正喜與張某某房屋買賣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2、張某某與張某鶇房屋買賣協(xié)議復印件一份;3、張某鶇與呂福房屋買賣合同復印件一份;4、懷來縣人民法院(2015)懷民初字第1362號民事判決書一份。
張某某庭審中辯稱:1、與張某鶇簽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實為馬文利向張某鶇借款20萬元,張某某用房屋為馬文利擔保,只將房屋所有權證件移交給了張某鶇,張某鶇未付過購房款,其要求張某某返還購房款無事實依據(jù);2、該爭議房屋是其的婚前個人財產(chǎn),與其丈夫朱會云無關;3、該房屋買賣協(xié)議從一簽訂就是無效協(xié)議,張某鶇應當返還房屋所有權證件手續(xù)。
朱會云辯稱:沒有與張某鶇簽訂過房屋買賣協(xié)議,張某鶇訴朱會云主體錯誤。
二被告在一審中未提供證據(jù)。
一審法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11月15日,張某鶇與張某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協(xié)議,約定將張某某位于宗家洼村內(nèi)的一處房屋以236000元賣給張某鶇。協(xié)議簽字后,張某某將房屋所有權的相關證件移交給張某鶇。該協(xié)議上馬文利以擔保人身份簽字。2015年7月14日,張某鶇將該處房屋賣予呂福,后呂福訴至一審法院要求確認與張某鶇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一審法院(2015)懷民初字第1362號民事判決依法判決呂福與張某鶇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張某鶇退還呂福購房款,該判決已生效。
一審法院認為,涉訴房屋土地使用性質(zhì)為宗家洼村農(nóng)村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是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與特定的身份關系相聯(lián)系,不允許轉(zhuǎn)讓,張某鶇非該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其與張某某買賣的房屋坐落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雙方在處分房屋的同時也處分了宅基地,損害了集體經(jīng)濟組織的利益,是法律明確禁止的,故張某鶇與張某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應認定無效。合同無效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張某鶇要求張某某返還購房款人民幣236000元并承擔違約損失,但未向法庭提供張某某收取購房款的證據(jù),其在庭審中主張購房款由擔保人馬文利收取,系馬文利向其借款后到期無力償還,張某某以房抵債,亦未向法庭提供證據(jù),故對該請求不予支持,待有證據(jù)時可另行解決。張某鶇主張朱會云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朱會云不是房屋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且其行為與合同被確認無效無必然聯(lián)系,對因合同無效后的返還不應承擔責任,故對張某鶇的該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張某某提出的該房屋買賣,實為馬文利向張某鶇借款20萬元,其用房屋為馬文利擔保的意見,因其未向法庭提供證據(jù),且該房屋買賣協(xié)議的內(nèi)容及格式均與其陳述意見不符,故對該意見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張某鶇與被告張某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420元、保全申請費1700元,由原告張某鶇負擔。
本院查明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事實相同。
本院認為,張某鶇應當提供其向馬文利及張某某支付購房款的證據(jù),但其并沒有提供,其主張張某某向其返還購房款證據(jù)不足。張某鶇在上訴狀中稱,“張某某給上訴人出具了收條并交付了房屋”,但又稱“房價上漲后,朱云會突然侵占了房屋”,張某鶇并沒有說明張某某向其交付的房屋如何被朱云會侵占,故張某鶇認為張某某自愿與其簽訂購房合同,并自愿交付房屋的主張存疑。
綜上,張某鶇主張其與張某某成立房屋買賣合同關系,并因該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而應當由張某某向其退款,但其所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實其主張,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4840元,由張某鶇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姜 兵 審判員 梁金前 審判員 姜建龍
書記員:王璐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