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李文平
于某某
劉忠剛(集賢縣為民法律服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文平。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于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忠剛,集賢縣為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張某某因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集賢縣人民法院(2015)集商初字第1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2年4月17日,被告張某某在原告于某某書寫的借據上簽字,借據內容如下:“張某某向于某某借款人民幣貳拾叁萬陸仟元整(236,000.00),用房產證一個做抵押,樓房坐落在市政工程公司丘地號7號,產別私產,房號1東,結構磚混,房屋總層數7層,所在層是7層,建筑面積110平方米,設計用途住宅。借款時間為一年,從2012年4月17日至2013年4月17日止,到期償還。如償還不上,用樓房抵債,或者擔保人張晶償還。一年后,每天利息118元×所有天數。
借款人:張某某(有捺?。┥矸葑C號xxxx
隨養(yǎng)豬人手機號13634646761
擔保人張晶手機號18646999091
手機號13766674456
擔保人武翠云手機號13945795095”
借據中除“張晶”兩字和張某某簽名外,均為于某某本人書寫。用于抵押的房屋產權證未在集賢縣房地產管理處辦理抵押登記。借款至今未予償還。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明確約定“張某某向于某某借款人民幣貳拾叁萬陸仟元整(236,000.00),用房產證做抵押”,張某某在借款人處簽下自己的名字。從該筆借款人民幣23.6萬元的數額以及用自已的房照做抵押這一系列的行為,張某某做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該認真審視借據的內容,并能夠認識到其在借款人處簽名這一行為的后果。被上訴人依該據向上訴人主張還款是其自主選擇的權利,現上訴人雖主張其不是借款人,是擔保人,且擔保的借款是20萬元,但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主張成立,原審法院依該據判決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65.70元,由上訴人張某某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明確約定“張某某向于某某借款人民幣貳拾叁萬陸仟元整(236,000.00),用房產證做抵押”,張某某在借款人處簽下自己的名字。從該筆借款人民幣23.6萬元的數額以及用自已的房照做抵押這一系列的行為,張某某做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該認真審視借據的內容,并能夠認識到其在借款人處簽名這一行為的后果。被上訴人依該據向上訴人主張還款是其自主選擇的權利,現上訴人雖主張其不是借款人,是擔保人,且擔保的借款是20萬元,但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主張成立,原審法院依該據判決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65.70元,由上訴人張某某承擔。
審判長:張金環(huán)
審判員:李曌
審判員:蔣昱
書記員:潘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