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萬發(fā)(上訴人張某某哥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佳木斯市鐵路房產(chǎn)段退休職工,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前進區(q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向陽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振宏,黑龍江中殿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811民初9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8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萬發(fā),被上訴人張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振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上訴人張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811民初955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張某某對上訴人張某某的訴訟請求;2、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張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審程序違法:原審被告張某某患有精神疾病,本案不應缺席審判。上訴人張某某之子張振坤(已死亡)在外務工十年,賺錢回鄉(xiāng)購房養(yǎng)母。未向被上訴人張某某借款160000元購房,購房款由張振坤自行交付與被上訴人張某某無關,有上訴人舉示的,被上訴人張某某與上訴人張某某通話錄音及被上訴人張某某、上訴人張某某、案外人張振坤三方簽訂和解書為證。證明上訴人張某某和案外人張振坤與被上訴人張某某不存在借貸關系,上訴人張某某不應承擔案涉借款的償還責任,請求二審法院依法裁決。被上訴人張某某辯稱??張振坤因購買房屋向被上訴人張某某借款160000元,2016年4月28日,被上訴人張某某通過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行銀行卡,將案涉借款轉入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金監(jiān)管專戶。2016年5月3日,張振坤辦理了購買房屋的所有權證,證號為佳房權證郊字第××號,房屋坐落于佳木斯市××××西社區(qū),面積為74.44平方米。2016年7月20日,張振坤意外死亡。上訴人張某某是張振坤的合法繼承人,繼承了張振坤購買的房屋,但不同意清償張振坤借款。原審法院判決正確,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原審原告張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被告立即償還借款本金160000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被告系母女關系,原告與案外人張振坤系姐弟關系,被告與案外人張振坤系母子關系。2016年4月28日,案外人張振坤因購買房屋向原告借款160000元,原告通過其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行的銀行卡賬戶將160000元轉入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金監(jiān)管專戶用于案外人張振坤購買房屋。2016年5月3日,張振坤辦理了其購買房屋的所有權證,房屋所有權人為張振坤,產(chǎn)權證號為佳房權證郊字第××號。2016年7月20日,案外人張振坤死亡,被告作為張振坤唯一的法定繼承人繼承了張振坤購買的上述房屋,但被告未向原告償還張振坤因購買該房屋向原告借款160000元,故原告訴訟至法院。經(jīng)查明,案外人張振坤購買上述房屋時實際支付購房款為190986.24元。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原、被告身份證復印件、佳木斯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現(xiàn)金繳款單、業(yè)務憑證、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金監(jiān)管專戶收款憑證、借記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中國工商銀行活期歷史明細清單、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行個人賬戶歷史明細查詢單、房屋所有權證、稅收繳款書、銷售不動產(chǎn)統(tǒng)一發(fā)票、公證書、不動產(chǎn)登記申請書及原告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足以認定。一審法院認為,公民之間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案外張振坤生前向張某某借款購買房屋,張某某通過其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行的銀行卡賬戶將160000元轉入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金監(jiān)管專戶用于案外人張振坤購買房屋,故張某某與張振坤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成立。張振坤向張某某借款時雖然未出具借據(jù),但根據(jù)張某某提供的證據(jù),法院認定張振坤向張某某借款160000元用于購買房屋的事實。張某某與張振坤系母子關系,其繼承了張振坤的遺產(chǎn),且遺產(chǎn)數(shù)額超出了張振坤向張某某借款數(shù)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張某某亦應當償還張振坤生前所欠下的債務,故原告訴請被告償還張振坤向原告借款160000元,法院予以支持。張某某經(jīng)法院傳票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亦未向法庭提交書面答辯狀及證據(jù),視為其對自身抗辯權利的放棄。綜上所述,原告訴請被告給付借款本金16000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1、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張某某償還借款160000元;案件受理費3500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本案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上訴人張某某提交與被上訴人張某某通話錄音光盤2張;被上訴人張某某、上訴人張某某、張振江三方簽訂的和解書一??。證明案涉借款事實不存在。被上訴人張某某質證意見認為上訴人張某某提交與被上訴人張某某通話錄音不真實,上訴人張某某、張振江三方簽訂的和解書不能證明借款事實不存在。經(jīng)本院審查認為,上訴人張某某提交與被上訴人張某某通話錄音,不能對抗2016年4月28日被上訴人張某某向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金監(jiān)管專戶轉案涉借款的事實,對上訴人張某某提交與被上訴人張某某通話錄音證實的內容,本院不予采信;對上訴人張某某、張振江三方簽訂的和解書證實內容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屬被上訴人張某某向張振坤出借借款的補強證據(jù),本院予采信。對一審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本院認為,2016年4月28日,案外人張振坤生前向被上訴人張某某借款購買房屋,當日被上訴人張某某通過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行個人賬戶,向佳木斯市房屋交易資??監(jiān)管專戶轉入案涉借款160000元,用于案外人張振坤購買房屋,被上訴人張某某完成了案涉借款的交付義務,案外人張振坤雖然未給被上訴人張某某出具借據(jù),但依據(jù)上述事實雙方民間借貸關系成立,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上訴人張某某與案外人張振坤系母子關系,并繼承了案外人張振坤的遺產(chǎn),且遺產(chǎn)數(shù)額超出了張振坤向張某某借款數(shù)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上訴人張某某應當償還案外人張振坤生前所負債務,故被上訴人張某某請求上訴人張某某償還案外人張振坤借款160000元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上訴人張某某雖抗辯稱案涉借款不存在,但不能提供有效證據(jù)予以證實,上訴人張某某的上訴請求因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張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3500元,由上訴人張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荊獻龍
審判員 梁勁松
審判員 王首佳
書記員:李春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