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隨州中心支公司,住所地隨州市曾都區(qū)迎賓大道客運東站旁香山怡景小區(qū)。
負責人:彭松林,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高超,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無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文某,無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永華,無業(yè)。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周蒙蒙,學生。
法定代理人:張某某,無業(yè),系周蒙蒙之母。
四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構旭濤,荊門市掇刀區(qū)掇刀石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牛某某,司機。
委托代理人:牛聰,荊門東盟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經理。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隨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保隨州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周蒙蒙、周文某、張永華(以下簡稱張某某等四人),原審被告牛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掇刀民二初字第00237號民事判決,上訴至本院。本院于2014年12月2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平安財保隨州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高超,被上訴人張某某及張某某等四人的委托代理人構旭濤,原審被告牛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牛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4年8月29日18時許,牛某某駕駛荊門市元和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新購的紅巖金剛大貨車沿207國道由南向北行至荊門市和瑞燃氣公司門前右轉彎駛入該公司停車場引導路時,與同方向靠右側行駛至該路口的周學民駕駛的鄂H×××××號摩托車相撞并碾壓,造成周學民當場死亡的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牛某某與周學民承擔此事故的同等責任。受害人周學民生前自2011年6月至事故發(fā)生時在湖北航特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燒鑄工作,居住于單位安排的職工宿舍。
肇事大貨車在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其中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為50萬元,且約定了不計免賠,每次事故的絕對免賠額為5000元。
因張某某等四人與牛某某、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未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故張某某等四人向原審提起訴訟,要求牛某某賠償其各項經濟損失337936.5元,平安財保隨州公司在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并由牛某某、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支付案件訴訟費用。
原判認為,牛某某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未確保安全,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周學民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七條之規(guī)定,牛某某、周學民承擔事故的同等責任。根據雙方的過錯行為對事故發(fā)生所起作用力的大小,確認由牛某某承擔本案事故50%的責任。
張某某等四人主張的喪葬費19360元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張某某等四人提供的證據可以證明受害人周學民生前在城鎮(zhèn)居住,收入來源于城鎮(zhèn),故應按城鎮(zhèn)人口標準計算其死亡賠償金,共計458120元(22906元/年×20年)。關于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張某某等四人未舉證證明周蒙蒙在城鎮(zhèn)居住,故應以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計9420元(6280元/年×3年÷2人)。周文某、張永華二人在農村居住,應當以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計12560元(6280元/年×5年×2人÷5人)。關于交通費,因張某某等四人未提供證據,故酌定該項費用為700元。關于辦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牛某某、平安財保隨州公司對此均無異議,故對該項費用908元(23693元/年÷365×7天×2人)予以支持。關于打字復印費,因張某某等四人未提供證據,故酌定該項費用為100元。關于財產損失,因張某某等四人未舉證證明存在損失,故不予支持。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綜合考慮牛某某的過錯程度,經濟能力及本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酌定該項費用15000元。張某某等四人的損失共計516168元。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110000元,傷殘限額內依據責任比例及保險限額賠償198084元【(516168-110000)元×50%-5000元】。故平安財保隨州公司共計賠償張某某等四人308084元,牛某某賠償張某某等四人5000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隨州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張某某、周蒙蒙、周文某、張永華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308084元;二、牛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賠償張某某、周蒙蒙、周文某、張永華經濟損失共計5000元;三、駁回張某某、周蒙蒙、周文某、張永華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150元,由張某某、周蒙蒙、周文某、張永華共同負擔200元,牛某某負擔1950元。
本院認為,首先,保險合同的簽訂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平安財保隨州公司在明知投保車輛臨時行駛車號牌已過期的情況下,仍接受投保,應確認該保險合同有效,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應按合同約定予以理賠。其次,牛某某駕駛車輛在發(fā)生事故時已持有臨時行駛車號牌,僅有效期過期2天,牛某某在事故發(fā)生后也領取了車號牌,可見,引起事故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并非車輛性能不合格或公安部門未核發(fā)號牌,臨時行駛車號牌過期既沒有導致車輛危險程度的增加,也沒有加重保險人的保險責任。最后,機動車輛保險條款中雖有相關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之規(guī)定,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應就相關免責條款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否則,該免責條款對相對人不生效力,而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盡到了提示或說明義務,故該免責條款對牛某某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平安財保隨州公司應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平安財保隨州公司的上訴請求無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合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50元,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隨州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蘇華 審 判 員 向芬 代理審判員 李丹
書記員:周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