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獻縣。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獻縣。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世博,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獻縣。
以上三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朱俊健,河北中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獻縣。
委托代理人張曉健,河北林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某、楊某某、楊世博因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獻縣人民法院(2016)冀0929民初229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查明,楊壽槐(已去世)系原告張某某之夫,系原告楊某某、楊世博、被告楊某某之父?,F(xiàn)三原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退出占有原告的宅基及地上附著房屋,按照楊壽槐生前所做的分家證明,依法分割河城街鎮(zhèn)糧站西側(cè)公路邊及楊壽槐生前購買的劉立新地塊的宅基及地上房屋。庭審中給原告出具證明的楊文章、楊壽栓、張永苓均未到庭接受質(zhì)詢。獻宅集建(土)字第015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獻縣人民法院于2010年10月25日作出(2010)獻行初字13號行政判決書,判令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查驗履行法定職責,原告未能提供相關的審查結(jié)論。楊壽槐生前購買的劉立新地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三款: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轉(zhuǎn)讓土地。第十五條第二款:農(nóng)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jīng)營的,必須經(jīng)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楊壽槐對該土地的取得與上述法律相悖。在楊壽槐對本案爭議的兩處土地不享有使用權和所有權的情況下,進行處分是無效的。
原審認為,三原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退出占有原告的宅基及地上附著房屋,按照楊壽槐生前所做的分家證明,依法分割河城街鎮(zhèn)糧站西側(cè)公路邊及楊壽槐生前購買的劉立新地塊的宅基及地上房屋的請求無法律依據(jù),該請求應予駁回。遂判決:駁回原告張某某、楊某某、楊世博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三原告負擔。
宣判后,上訴人張某某、楊某某、楊世博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其主要上訴理由是:原審認為獻縣人民政府頒發(fā)的獻宅集建(土)字第015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證無效,是錯誤的。該證蓋有人民政府的公章,是真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楊壽懷通過村委會招標拍賣取得村邊閑置地的使用權,并且政府辦理了使用證,楊壽懷生前享有合法的使用權。原審認定楊壽懷的轉(zhuǎn)讓行為是無效的,也是否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查清案件事實,依法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被上訴人楊某某辯稱:楊壽懷對爭議的宅基及房屋沒有處分權,其所立分家證明無效。使用證的真實性合法性在2010年獻行初字第13號行政判決書中涉及,至今獻縣政府因持證人不能提供原件供查驗,所以無法查驗,該證書的法律效力屬于效力待定狀態(tài)。所以楊壽懷沒有處分的權利,其分家行為無效。分家協(xié)議中涉及的另一地塊已經(jīng)由(2011)獻民初字第57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該判決書認定楊壽懷與劉立新之間簽訂的土地轉(zhuǎn)讓協(xié)議無效。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jīng)審理查明,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jù)獻宅集建(土)字第015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土地使用者為楊壽槐,但對于該證的真實性,被上訴人楊某某曾提起行政訴訟,獻縣人民法院于2010年10月25日作出(2010)獻行初字13號行政判決書,判令相關部門繼續(xù)履行法定職責。因此,對該證的真實性未予確認,關于楊壽槐生前購買的劉立新地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楊壽槐對該土地使用權的取得,不符合以上法律規(guī)定,其不享有該土地的使用權。綜上,對本案爭議的兩處土地及地上附著房屋,在不能確認死者楊壽槐具有使用權和所有權的情況下,進行處分是無效的。綜上,三上訴人依據(jù)楊壽槐生前的分家協(xié)議,請求被上訴人退出占有并分割涉案土地及地上附著房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755元,由上訴人張某某、楊某某、楊世博承擔。
本院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陳華
審判員 王濟長
審判員 郭彥妍
書記員: 蘇志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