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蚌埠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舟,上海駟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匡銀芬,上海駟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法定代表人:溫占根。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沈舟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于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2、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27日期間的工資人民幣(幣種下同)2,308.74元;3、被告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17,700元。事實和理由:2011年9月9日,原告進入被告處工作,擔任普工一職。2018年9月28日凌晨,被告將廠里的機器設備連夜搬空。因無法聯(lián)系被告負責人,故原告于2018年9月28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間處于待崗狀態(tài)。2018年10月10日,原告至青浦區(qū)徐涇鎮(zhèn)勞動爭議調(diào)解委員會申請調(diào)解并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當日,調(diào)解員致電被告的實際經(jīng)營者溫文明,溫文明在電話中明確表示,被告已與包括原告在內(nèi)的所有員工解除勞動關系,且被告不支付任何經(jīng)濟補償。原告認為,被告將廠房搬空,不向原告提供勞動場所以及勞動條件,致使原告的勞動合同無法實際履行,雙方勞動關系因此解除,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原告為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shù)仁乱松暾堉俨谩,F(xiàn)原告不服仲裁裁決,并訴至法院。
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未作答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1年9月進入被告處工作。
2018年11月7日,原告以本案訟爭等事宜向上海市閔行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會于2019年3月28日作出閔勞人仲(2018)辦字第6372號裁決,裁決原、被告于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27日期間的工資2,308.74元,對原告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遂向本院提起訴訟。
以上事實,由仲裁裁決書等相關證據(jù)材料以及當事人的庭審陳述所證實,并均經(jīng)庭審質證。
本院認為,被告經(jīng)本院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系其放棄相應的訴訟權利,因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擔。根據(jù)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未舉證證明被告曾明確向其提出過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亦未舉證證明其曾明確向被告提出過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思表示,故在原、被告雙方勞動關系尚未明確解除的情況下,原告主張被告支付其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缺乏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仲裁裁決后,被告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向法院提起訴訟,應視為其同意按仲裁裁決履行,故本院由此確認原、被告于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被告應支付原告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27日期間的工資2,308.74元。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之間于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被告上海佳桑服裝整理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張某某工資2,308.74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葉菊花
書記員:徐海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