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
王旭芳(河北震河律師事務(wù)所)
張某某
黃太輝(河北揚正律師事務(wù)所)
原告:張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個體,現(xiàn)住張家口市橋東區(qū)。
委托代理人:王旭芳,河北震河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個體,現(xiàn)住張家口市橋東區(qū)。
委托代理人:黃太輝,河北揚正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張某訴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張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旭芳,被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黃太輝到庭參加了訴訟。
現(xiàn)已審理完畢。
原告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張某某向原告張某償還借款本金63.6萬元及利息,按照年利率24%計算,其中40萬元借款從2009年4月2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25萬元借款從2012年8月2日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10萬元借款從2011年1月24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以上三筆均約定了還款日期,從還款日期計算至實際還款之日止)。
9.6萬元借款從2012年9月30日之日至實際給付之日止。
利率按年息24%計息。
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dān)。
事實和理由:被告因資金周轉(zhuǎn)需要,分四次共向原告借款84.6萬元。
第一次2009年4月1日、2日,雙方先后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和借款協(xié)議,被告向原告借款40萬元,被告以張家口市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cè)底商作為抵押。
如不能還款,被告以2009年6月1日至2034年6月1日租金40萬元抵每年租金1.6萬元,現(xiàn)該底商被法院拍賣。
截止到原告起訴前共承租8年,租金12.8萬元,被告尚欠27.2萬元未還。
第二次2010年12月24日,被告向原告借款10萬元,約定還款日期2011年1月23日。
第三次2012年7月6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5萬元,還款日期2012年8月1日。
第四次2012年9月29日,被告向原告借款9.6萬元。
以上借款均未償還,故訴至法院。
被告張某某辯稱,對原告主張的63.6萬元本金認(rèn)可,這幾筆借款的利息雙方均未約定。
當(dāng)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dāng)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
本院認(rèn)定的事實:2009年4月1日雙方簽訂《租賃協(xié)議》約定原告承租被告的位于張家口市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cè)4號樓底商,租賃期限2009年6月1日至2034年6月1日,原告一次付清租金40萬元。
原告未支付該40萬元的租賃費,而是雙方于4月2日簽訂《人民幣借貸協(xié)議》,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40萬元,期限從2009年4月2日至2009年9月30日,被告以上述房屋作為抵押保證,如不能還款,該房屋無償歸原告所有。
雙方未辦理抵押登記,現(xiàn)該房屋因另案被法院依法拍賣。
2010年12月24日,被告向原告借款10萬元,約定還款日期2011年1月23日。
2012年7月6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5萬元,還款日期2012年8月1日。
2012年9月29日,被告向原告借款9.6萬元,未約定還款日期。
2017年3月27日開庭審理時,雙方一致認(rèn)可以房屋租金折抵,尚欠63.6萬元借款。
以上四筆借款,原告主張雙方口頭約定利率為月2%,但被告主張雙方未約定利息,原告未舉證證明雙方約定了支付利息。
本院認(rèn)為,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
被告未按期償還借款本金,屬違約。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故對原告主張的借款期限內(nèi)的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既未約定借期內(nèi)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yīng)予支持。
故原告主張的逾期利息,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
其中40萬元從2009年9月30日至2011年1月23日的利息為40萬元×15個月23天×0.5%=31533元;50萬元從2011年1月24日至2012年8月1日的利息為50萬元×18個月8天×0.5%=45666元;75萬元從2012年8月2日至2017年3月27日的利息為75萬元×55個月25天×0.5%=209375元,以上三筆利息共計286574元。
2012年9月29日的9.6萬元借款,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故從原告主張之時計算利息。
雙方在2017年3月27日開庭審理時一致認(rèn)可尚欠63.6萬元借款,故63.6萬元的利息從2017年3月28日開始至實際給付本金時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借款本金636000元及利息(利息從2017年3月28日至實際給付本金時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
二、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借款利息286574元。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dāng)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13026元,依法減半收取6513元,由被告張某某負(fù)擔(dān)。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dāng)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rèn)為,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
被告未按期償還借款本金,屬違約。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故對原告主張的借款期限內(nèi)的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既未約定借期內(nèi)的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的,人民法院應(yīng)予支持。
故原告主張的逾期利息,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
其中40萬元從2009年9月30日至2011年1月23日的利息為40萬元×15個月23天×0.5%=31533元;50萬元從2011年1月24日至2012年8月1日的利息為50萬元×18個月8天×0.5%=45666元;75萬元從2012年8月2日至2017年3月27日的利息為75萬元×55個月25天×0.5%=209375元,以上三筆利息共計286574元。
2012年9月29日的9.6萬元借款,雙方未約定還款期限,故從原告主張之時計算利息。
雙方在2017年3月27日開庭審理時一致認(rèn)可尚欠63.6萬元借款,故63.6萬元的利息從2017年3月28日開始至實際給付本金時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借款本金636000元及利息(利息從2017年3月28日至實際給付本金時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
二、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借款利息286574元。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dāng)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13026元,依法減半收取6513元,由被告張某某負(fù)擔(dān)。
審判長:孫秀峰
書記員:喬瑞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