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沙河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段高參、王萌,河北曉陽合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沙河市十里亭鎮(zhèn)王某某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沙河市十里亭王某某。
法定代表人:魏仕渠,系該村委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現振,河北守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王永增,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沙河市。
上訴人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沙河市十里亭鎮(zhèn)王某某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王某某村委會)原審第三人王永增物權保護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沙河市人民法院(2018)冀0582民終14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1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本案。上訴人張某某及代理人段高參、王萌與被上訴人王某某村委會的代理人趙現振和原審第三人張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圍繞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三份證據,本院組織雙方當事人對上訴人提交證據進行質證。證據一、張某某和趙申海簽訂的土地經營權協(xié)議,證明上訴人張某某承包趙申海12.6畝土地,該土地與訴爭土地相互交叉;證據二、2012年1月1日趙申海收到條一份,證明趙申海已經收到上訴人承包其土地的費用;證據三、2016年11月24日證明一份,證明該筆款項是由上訴人代王永增繳納的承包費,該承包費也與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承包協(xié)議約定的土地面積52.5畝相一致,足以證明該塊土地為52.5畝。
被上訴人對上訴人二審提交證據,因沒有原件不予質證,即使上訴人有原件也是違法證據。根據沙河市土地管理局的宗地圖,顯示涉案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均歸屬王某某村委員會所有,其他方不享有所有權和使用權。
原審第三人同被上訴人質證意見。
本院認定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相關規(guī)定,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經營、管理。對上訴人提交承包案外人趙海申12.5畝土地為東葛泉村所有和自己開荒9畝土地歸自己的事實明顯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認可,其他與一審查明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農村集體所有權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所有權。根據被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交的沙河市大油村、東葛泉村、水澗村、西油村、王某某村委會證明,該證據證實各村委與王某某村委會柳葉溝土地相鄰,上述村委會均無爭議,且各村委會認可沙河市國土資源局出具《2012年宗地圖》為各村土地邊界并加蓋村委會公章予以確認,本院應予采信。
一、關于上訴人應當返還52.25畝還是74.25畝的問題?;谏鲜鲆?guī)定可以看出土地的所有權確定是土地主管部門的職責。上訴人與第三人在2004年所簽署土地轉讓承包協(xié)議,雖然顯示承包土地為52.5畝,雙方在簽署協(xié)議后沒有進行勘驗測量,只是依照第三人從被上訴人當時承包土地畝數時進行轉包的,現沙河市國地資源局通過《宗地圖》測算涉案土地實際為72.25畝。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應返還被上訴人王某某村委會74.25畝并無不妥;
二、關于因拆除臨建進行賠償問題,本案在上訴人與第三人簽訂的土地租賃協(xié)議中并未約定,到期后對涉案土地上拆除臨建的損失如何處理,且被上訴人對拆除臨建產生的損失不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上訴人的訴請要求拆除臨建造成損失進行賠償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糧食直補款發(fā)放問題,糧食直補款是國家財政補貼給實際種糧農戶享有的一項專屬權利,其補貼對象是實際種糧農民。通過一審審理查明,涉案土地為四荒地,有無糧食直補款上訴人不清楚,也沒有充分證據予以佐證。上訴人提交的沙河市財政局沙財建(2015)3號文件只是發(fā)放糧食直補款的一個通知和要求,該文件并沒有明確涉案土地是否屬糧食直補款范圍。現上訴人以此文件主張糧食直補的理由不充分,本院無法認定涉案土地的糧食直補款是否被王某某村委會截留,待有充分證據證明后可另行主張。
四、關于被上訴人土地受損賠償問題,根據被上訴人向一審提交上訴人阻撓耕種涉案土地視頻資料,可以證實上訴人雖然沒有耕種涉案土地,但上訴人的阻撓行為必然會給被上訴人帶來租賃損失,其應當予以賠償。一審法院酌定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6430元損失,是依照2017年5月18日與案外人張延平所簽署土地承包費用所酌定的數額,對上訴人不具約束力。對于上訴人給被上訴人造成的損失,應按照上訴人與第三人當初所簽訂土地轉包協(xié)議承包費用進行計算,本院酌定上訴人賠償被上訴人600元。
綜上所述,張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溫立營
審判員 張慶安
審判員 楊擁軍
書記員: 李曉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