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陳某
龔某某
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
陳乒乓(湖北德豪律師事務所)
原告張某某。
被告陳某。
被告龔某某。
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謝普樂,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代理)陳乒乓,湖北德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及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18日立案受理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 ?、第一百六十條 ?的規(guī)定,本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由審判員胡慶紅獨任審判,于2015年4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乒乓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訴稱,2014年5月16日8時許,被告陳某、龔某某等人在漁洋關鎮(zhèn)“幸福農家”餐館路段將原告駕駛的商務車攔停,并以原告涉嫌非法營運為由舉報至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道路運輸管理所。道路運輸管理所工作人員在現場查處的過程中,被告陳某、龔某某多次毆打原告,致使原告身上多處受傷,衣服受損。事情發(fā)生后,原告立即被送往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被診斷為全身軟組織挫傷。被告陳某、龔某某故意傷害原告身體的行為性質特別惡劣,給原告的身心均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從事發(fā)至今,被告陳某、龔某某只支付了醫(yī)療費、住院期間的護理費,其他的損失沒有給予賠償。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違反我國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理應對原告的人身和財產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另外,被告陳某、龔某某均屬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的職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依法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原告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被告陳某、龔某某連帶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合計11780.00元(其中誤工費640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00元,營養(yǎng)費11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00元,衣服損失1180.00元);2、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對原告的各項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3、三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原告張某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1、2014年7月8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原件。證明陳某和龔某某毆打原告,也證明他們是交運集團五峰客運公司的職工。
證據2、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的出院小結、住院病案首頁及診斷證明復印件。證明治療情況和誤工時間。
證據3、小票1張。證明2012年12月1日原告在宜昌國貿購買的杉杉西服一套,價值1180.00元。
證據4、2012年12月30日原告與五峰惠民世紀客運有限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工資表共計6張。證明原告是五峰惠民世紀客運有限公司的職工和誤工標準。
證據5、照片1張。證明事發(fā)現場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的領導在場。
證據6、五峰惠民世紀客運有限公司的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各1份。
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均未向本院提交答辯意見,亦未提交相關證據。
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辯稱,1、原告訴請認為其與被告陳某、龔某某是雇傭關系,不能成立,不是雇傭關系,不與個人形成雇傭關系,也不是接受勞務一方,職務行為不成立;2、原告的損失應依法確定,部分項目不應賠償。誤工費期限過長,原告不需要住院,住院伙食補助費系原告擴大損失。營養(yǎng)費按照傷殘情況及醫(yī)療機構的意見,不支持。不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衣服損失,原告沒有提供正規(guī)票據,是信譽卡,且購買人情況不明,無關聯性,經核實票據不真實,原告即使有衣服損失,也應折舊;3、原告從事非法營運,應該受到行政處罰,不應該受到法律保護。
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1、被告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證明被告的主體狀況。
證據2、五峰縣道路運輸管理所出具的書面證言原件。證明原告2014年5月16日非法從事客運的違法行為,拒絕接受執(zhí)法監(jiān)督,自身存在過錯。
本院認為,公民的人身權及財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違法手段侵害,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針對本案爭議焦點,本院分別評定如下:1、原告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害損失的認定。原告主張誤工費6400.00元,其提交的誤工損失證明與五峰惠民世紀客運有限公司出具的工資表二者證明內容存在相互矛盾,且二者證明力具有同等性,本院對該兩份證據不予采信,原告的誤工損失應參照2014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中交通運輸業(yè)的標準予以確定,即原告的誤工損失為3986.41元《(住院22天+全休10天)×(45470.00元÷365天)》,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請求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1100.00元,其計算標準應按照當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補助標準計算,應為480.00元(15元/天×32天)。原告主張營養(yǎng)費11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00元,未提交相關證據佐證,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提交的購買衣服小票,不足以證明該衣服與本案被損壞衣服的同一性,但原告衣服被扯壞的事實客觀存在,本院對原告衣服損失酌情認定400.00元。綜上,原告的各項損失為4866.41元。2、本案責任劃分及承擔。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二人共同侵權致傷原告及扯壞原告衣服,應對原告損失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且應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原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致傷原告的行為系受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指使或在雇傭活動中從事的職務行為造成,故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 ?、第十四條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一款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賠償原告張某某各項損失4866.41元的50%,即2433.21元。
二、被告龔某某賠償原告張某某各項損失4866.41元的50%,即2433.21元。
三、上述一、二項,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且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相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300.00元,減半收取150.00元,由被告陳某負擔75.00元,被告龔某某負擔7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的人身權及財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違法手段侵害,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針對本案爭議焦點,本院分別評定如下:1、原告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害損失的認定。原告主張誤工費6400.00元,其提交的誤工損失證明與五峰惠民世紀客運有限公司出具的工資表二者證明內容存在相互矛盾,且二者證明力具有同等性,本院對該兩份證據不予采信,原告的誤工損失應參照2014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中交通運輸業(yè)的標準予以確定,即原告的誤工損失為3986.41元《(住院22天+全休10天)×(45470.00元÷365天)》,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請求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1100.00元,其計算標準應按照當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補助標準計算,應為480.00元(15元/天×32天)。原告主張營養(yǎng)費11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00元,未提交相關證據佐證,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提交的購買衣服小票,不足以證明該衣服與本案被損壞衣服的同一性,但原告衣服被扯壞的事實客觀存在,本院對原告衣服損失酌情認定400.00元。綜上,原告的各項損失為4866.41元。2、本案責任劃分及承擔。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二人共同侵權致傷原告及扯壞原告衣服,應對原告損失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且應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原告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致傷原告的行為系受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指使或在雇傭活動中從事的職務行為造成,故被告宜昌交運集團五峰客運有限公司在本案中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 ?、第十四條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一款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賠償原告張某某各項損失4866.41元的50%,即2433.21元。
二、被告龔某某賠償原告張某某各項損失4866.41元的50%,即2433.21元。
三、上述一、二項,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且被告陳某、被告龔某某相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300.00元,減半收取150.00元,由被告陳某負擔75.00元,被告龔某某負擔75.00元。
審判長:胡慶紅
書記員:程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