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漢江區(qū)解放大道78號。
法定代表人許三紅,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柳龍,湖北誠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更,男,生于1968年10月7日,漢族,住湖北省丹江口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靈芝,湖北遇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薛某某,男,生于1964年4月9日,漢族,住湖北省丹江口市。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青少年宮。
法定代表人段興煒,該公司董事長。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段興煒,男,生于1979年9月4日,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
上訴人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以下簡稱第五工程局)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更、薛某某、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段興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6)鄂0381民初1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王宇鵬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徐恩田、柯幻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第五工程局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改判被上訴人不承擔退還被上訴人張某更保證金40萬元的法律責任;2.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其理由如下:
1.原判認定上訴人委托薛某某代辦十堰市-房縣通訊管道建設施工及協(xié)調的相關業(yè)務,屬于委托書授權不明錯誤,上訴人對張某更提交的委托書真實性有異議,且上訴人未收取任何保證金,故上訴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2.原判認定薛某某持上訴人委托書要求被上訴人交保質金45萬元并承諾一個月內簽合同開工,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被上訴人向薛某某支付的質保金是向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支付,與上訴人及委托書均無關。
3.原判根據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與張某更的分期退款協(xié)議已認定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應退款,就不能再依代理關系判決上訴人承擔責任,原判將這2種法律關系一并判決錯誤。
4.一審判決程序違法,本案在一審階段上訴人提出管轄權異議,一審法院在做出駁回管轄權異議的民事裁定后當日開庭,未在該裁定上訴期滿開庭,程序違法,剝奪了上訴人的訴權。
張某更一審起訴請求薛某某、第五工程局、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段興煒支付其40萬元本金及利息。薛某某另應支付其他費用2萬元,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段興煒另應支付違約金12萬元。
一審法院認定:薛某某持第五工程局的委托書與張某更洽談十堰市-房縣的通信管道建設施工業(yè)務,委托書的內容為:第五工程局十堰市項目部,現委托薛某某代辦十堰市-房縣通訊管道建設施工及協(xié)調的相關業(yè)務,特此證明。落款為: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十堰市項目部,印章為: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十堰項目部。薛某某要求張某更打45萬元的保證金到其賬戶,并承諾保證金到賬后一個月內簽訂合同開工。張某更給付了薛某某45萬元,薛某某在2014年4月6日、4月19日分別給張某更出具收到25萬元、20萬元的質保金收據。45萬元支付后,工程分包合同未能簽訂,張某更找四被告退款。因第五工程局在十堰市的工程項目由煒志公司承接,2014年12月17日,薛某某在現場,由煒志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段興煒和張某更協(xié)商簽訂了分期退款協(xié)議書,協(xié)議主要內容為:張某更在2014年上半年給付煒志公司45萬元質保金,工程不能如期開工,根據雙方的口頭約定,煒志公司應退還45萬元質保金,2014年12月14日退還5萬元,2014年12月27日至31日退還20萬元,剩余20萬元在2015年2月10日前一次性付清。如未按約定給付,超過5日的,除應一次性償還全部款項及利息外,還應按照未付金額的30%承擔違約責任。約定的退款事宜,段興煒個人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在該協(xié)議簽訂之前,煒志公司已實際支付給了張某更5萬元?,F還有40萬元未退還。
一審法院認為:第五工程局委托薛某某代辦十堰市-房縣通信管道建設施工及協(xié)調的相關業(yè)務,屬于委托書授權不明。被代理人第五工程局應就薛某某的代理事項承擔責任,薛某某承擔連帶責任。第五工程局關于未與原告洽談工程、簽訂合同,也未收取原告的保證金,因此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及薛某某不是第五工程局的員工,未委托薛某某洽談業(yè)務,其行為是個人行為,與第五工程局無關的辯解理由不予采信。其關于薛某某偽造委托書已涉嫌刑事犯罪,請求法院查明事實將案件移交其他部門處理的辯解理由。因在庭審中其對委托書印章的真實性未予否認故對該辯解意見也不予采信。其關于煒志公司、段興煒已與原告簽訂分期退款協(xié)議,約定由煒志公司、段興煒退款,第五工程局與該協(xié)議不屬同一法律關系,不應一并處理的理由。因第五工程局及煒志公司、段興煒應否承擔責任,只是承擔責任的主體不一致,是屬于同一法律關系。故對該辯解意見也不予采納。委托書書面的其他瑕疵不影響該委托書的實質。綜上,對第五工程局的辯解意見均不予采納。第五工程局應對薛某某的代理行為承擔責任。對于張某更請求第五工程局、薛某某承擔退還保證金40萬元的請求,予以支持。煒志公司、段興煒辯稱,原告訴煒志公司、段興煒所訴主體錯誤。原告要求返還保證金必須出示給煒志公司及段興煒的轉賬憑證或匯款記錄。煒志公司、段興煒與原告簽訂的還款協(xié)議是原告強迫被告所簽。原告的保證金交給誰應由誰返還,與煒志公司、段興煒沒有關系的理由。因原告要求被告煒志公司、段興煒承擔責任是基于原告與煒志公司在自愿協(xié)商的情況下達成了退款協(xié)議,且在該協(xié)議簽訂之前,煒志公司已實際退還了原告張某更5萬元保證金。辯解強迫簽訂的意見,在庭審中,原告反駁了該意見,煒志公司、段興煒默認了該反駁意見。結合簽訂協(xié)議時在場的薛某某的陳述,對該辯解意見不予采信。煒志公司與張某更自愿達成退款協(xié)議,且已實際部分履行,段興煒對該退款協(xié)議的內容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對于張某更要求煒志公司、段興煒退還保證金40萬元及違約金12萬元的請求予以支持。原告要求四被告承擔利息的請求,因原告已有違約金的請求,對該利息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請求薛某某承擔其他費用2萬元,該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1.被告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被告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退還原告張某更保證金40萬元。被告薛某某、被告段興煒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給付責任;2.被告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5日內給付原告張某更違約金12萬元,被告段興煒對12萬元違約金承擔連帶給付責任;3.駁回原告張某更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被告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400元,減半收取5200元,由被告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被告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承擔3650元,被告薛某某、段興煒連帶承擔。由被告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承擔1350元,被告段興煒連帶承擔。原告張某更承擔200元。
二審過程中,雙方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二審經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根據雙方訴辯內容,當事人一致同意本案爭議焦點為:1.上訴人是否應承擔賠償張某更40萬元的責任?2.一審法院程序是否違法。
本院認為,關于上訴人是否應承擔賠償張某更40萬元責任的問題。因第五工程局十堰市項目部出具的委托書的內容為“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十堰市項目部,現委托薛某某代辦十堰市-房縣通訊管道建設施工及協(xié)調的相關業(yè)務,特此證明”。雖第五工程局對該委托書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無任何證據證明,故張某更根據該委托書為承接工程向薛某某所支付款項,應認定為向第五工程局支付,而工程實際未發(fā)生,故第五工程局應返還張某更剩余款項;關于上訴人稱一審法院在管轄權異議的民事裁定尚未生效就開庭程序違法,因該裁定雙方均未上訴已生效,故一審法院有權管轄該案,開庭審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關于上訴人稱原判決已認定湖北煒志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退款,再依代理關系判決上訴人承擔責任將這2種法律關系一并判決錯誤的問題。因張某更起訴幾被告賠償的系同一筆款項,故一審法院一并審理并無不當。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300元,由上訴人中國通信建設第五工程局武漢分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宇鵬 審判員 柯 幻 審判員 徐恩田
書記員:王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