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衛(wèi)高,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聶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黎宗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衛(wèi)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杜曉芹,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朱艷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繼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中菊,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黃慧,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上列八被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武成,隨州市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被告:徐保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上訴人張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聶某某、黎宗江、劉衛(wèi)平、杜曉芹、朱艷玲、劉繼鳳、張中菊、黃慧,原審被告徐保國返還原物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1303民初16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衛(wèi)高,被上訴人聶某某、黎宗江、劉衛(wèi)平、杜曉芹、朱艷玲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武成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徐保國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絕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張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第一項,改判扣除總款255000元的30%后,余款由上訴人退還給八位被上訴人;訴訟費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事實不清。2010年,包括被上訴人八戶在內(nèi)的十九戶居民起訴隨州市環(huán)宇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相鄰損害賠償一案。十九戶居民推舉上訴人和徐保國作為訴訟代理人,全權(quán)辦理有關(guān)訴訟事務。共同議定:費用全由上訴人墊付,執(zhí)行款到位后,上訴人按70%提取費用,剩余部分由起訴戶領(lǐng)回。經(jīng)過七、八年的訴訟,于2016年上半年領(lǐng)取執(zhí)行款。期間上訴人墊付律師代理費、訴訟費、拍照費、鑒定費等三十余萬元。在同十九戶居民進行結(jié)算時,有十一戶都按25%計算扣除上訴人墊付費用后,領(lǐng)取了賠償款。剩余八戶被上訴人拒不同意扣除上訴人墊付費用,拒不同上訴人結(jié)算。這些事實,原審未予認定。二、原判顯失公平。在長達七、八年的時間內(nèi),上訴人墊付了大量費用,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得以勝訴并領(lǐng)取賠償款。不論是按照法律原則,還是日常情理,上訴人墊付的費用不能白白付之東流,而八戶被上訴人不付任何成本和精力就坐收漁利。三、原審中上訴人有大量證據(jù)向原審提供,卻被原審認定為無證據(jù)。在原審中,上訴人提供了原審被告徐保國等其他人出具的證據(jù),證實上訴人確為原訴訟墊付了大量費用和誤工損失。也提供了其他十戶在扣除25%后領(lǐng)款的憑證。這些證據(jù)足以證明上訴人墊付費用,也足以證明十九戶同上訴人確有按比例扣除費用的協(xié)議。
本院認為,張某某代為領(lǐng)取的255000元賠償款,根據(jù)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0)鄂曾民初字第1457號民事判決,應屬聶某某、黎宗江、劉衛(wèi)平、杜曉芹、朱艷玲、劉繼鳳、張中菊、黃慧八人所有?,F(xiàn)聶某某等八人請求張某某返還代領(lǐng)的賠償款,張某某應予以返還。張某某認為雙方達成口頭協(xié)議,應在提取70%的費用后予以返還,但聶某某等八人不認可雙方達成了口頭協(xié)議。張某某提交的其他十戶居民出具的領(lǐng)取補償款時同意扣除25%費用的收條,只能證實其與該十戶居民就領(lǐng)取補償款達成的意見,并不能證明聶某某等八人同意張某某提取70%的費用。因此,張某某上訴認為應提取70%的費用后返還賠償款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不予支持。另上訴人張某某認為其在代表聶某某等人訴訟一案中墊付了大量費用,但在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0)鄂曾民初字第1457號民事判決中,并未對雙方在該訴訟中主張的其他實際支出費用予以認定。同時,張某某提交的徐保國等人出具的證明,無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不能達到證實其損失真實存在的目的。即使張某某在訴訟中支出了費用,但該支出是否征得對方同意,就費用的承擔是否達成一致意見,均無證據(jù)予以證實。因此,張某某認為一審沒有支持其要求對方承擔該費用顯失公平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張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13元,由張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詹君健 審判員 李 超 審判員 周 鑫
書記員:王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