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張永平,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西城路153號。
法定代表人:宋漢寧,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虎躍,湖北鄖陽律師事務所。
再審申請人張永平因與被申請人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紡織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十堰中民三終字第003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2015年10月26日,本院作出(2015)鄂民申字第01560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本院于2016年1月2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張永平,金某紡織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虎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永平起訴稱:其自1994年4月進入金某紡織公司工作至今,金某紡織公司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2011年8月4日晚,在前往上夜班的途中發(fā)生車禍,被認定為工傷。工傷發(fā)生后,金某紡織公司拒絕支付任何費用,遂起訴至法院,請求:1、解除其與金某紡織公司的勞動關系;2、由金某紡織公司為其繳納自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具體金額由社保經辦機構核準;3、金某紡織公司支付其經濟補償金37316元(1964元/年x19年);4、金某紡織公司支付拖欠的2013年4月至12月工資14175元(2625元/月x9個月x60%);5、金某紡織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8135元(2015元/月x9個月)、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26250元(2625元/月X10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1500元(2625元/月x12個月)、停工留薪工資14280元(2380元/月x6個月)、醫(yī)療費30207.76元、住院伙食補助費2560元(20元/天x128天)、護理費2500元(50元/天x50天)、鑒定費200元、交通費800元。
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查明:1994年4月,張永平進入十堰市棉紡廠從事并條值車工工作。2003年9月,十堰市棉紡廠進行民營化改制,注冊為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張永平繼續(xù)在該公司工作,工作期間以計件形式領取工資。2011年8月4日晚,張永平在前往金某紡織公司上夜班途中被肇事者張永清駕駛摩托車撞傷。張永平受傷后被送往十堰市西苑醫(yī)院住院治療50天,入院診斷:右colles骨折,右腓骨小頭骨折,右下腹壁皮膚挫裂傷。張永平此次花醫(yī)療費10115元,其中張永平自己支付5465元,肇事者張永清支付4650元。張永平先后于2012年8月24日至2012年9月11日、2012年11月21日至2012年12月6日、2013年3月9日至2013年3月21日、2013年7月31日至2013年8月12日,因雙下肢皮膚起紅斑、丘疹、右側股靜脈血栓形成并右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后遺癥等四次在人民醫(yī)院共住院治療57天,花去醫(yī)療費21142.08元,其中張永平支付5765.98元,統(tǒng)籌基金支付15376.1元。于2013年9月27日至2013年10月14日,因雙下肢反復起疹,在東風汽車公司總醫(yī)院住院治療17天,花去醫(yī)療費3374.73元,其中張永平實際支付2062.21元,基金支付1077.42元。因醫(yī)囑張永平受傷應"院外繼續(xù)治療",張永平院外自主購買中西藥等支出費用6606.15元。
2012年3月12日,經十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認定,張永平受傷為工傷。2012年5月25日,經十堰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審定張永平工傷的致殘程度為九級。后金某紡織公司不服該鑒定,提出再次勞動能力鑒定申請。2013年7月22日,湖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審定,張永平工傷的致殘程度為九級。2012年6月8日,張永平向十堰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13年11月8日,十堰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張永平的仲裁申請作出如下裁決:一、金某紡織公司支付張永平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31500元、停工留薪工資14280元、住院期間護理費2500元、鑒定費200元、交通費476元、合計48956元,沖減肇事方已經賠償?shù)?7000元,金某紡織公司實際支付張永平21956元。二、張永平配合金某紡織公司在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保險金和住院伙食補助費的申領及工傷醫(yī)療費的核銷手續(xù),金某紡織公司申領完成后應全額支付給張永平。三、金某紡織公司為張永平補繳2003年8月至2012年6月的養(yǎng)老、失業(yè)、生育等三項社會保險,雙方各自承擔的比例和具體數(shù)額以社保經辦機構核定為準。四、雙方解除勞動合同并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五、駁回張永平的其他仲裁請求。
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還查明:1、金某紡織公司自2003年10月為張永平繳納了醫(yī)療保險,2007年1月始繳納了工傷保險,2012年7月始繳納了養(yǎng)老、失業(yè)和生育保險。2、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金某紡織公司每月向張永平支付200元生活費。3、張永平受工傷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1780.93元。4、十堰市統(tǒng)籌地區(qū)2010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060元,2013年元月至9月執(zhí)行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900元。5、2012年8月8日張永平向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肇事者張永清賠償因此次交通事故導致的各項損失44938.81元(醫(yī)療費7433.61元、殘疾賠償金16555.2元、護理費25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50元、誤工費12600元、交通費300元、檢查費500元、精神撫慰金3600元、鑒定費700元)2012年8月27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2)鄂張灣民一初字第01814號民事調解書:張永清一次性支付張永平各項損失27000元。該款現(xiàn)已履行完畢。
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認為:張永平在金某紡織公司工作,與該公司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張永平在工作期間受工傷,其傷情經鑒定為九級傷殘,故張永平要求與金某紡織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請求予以支持。張永平自1994年在金某紡織公司改制前的棉紡廠上班,金某紡織公司是否應當為張永平繳納改制前的社保問題,屬于企業(yè)改制中出現(xiàn)的特殊問題,應當由有關部門按照企業(yè)改制的政策規(guī)定統(tǒng)籌解決,不屬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
張永平在金某紡織公司工作,履行了相應的勞動義務。其在金某紡織公司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應當由單位為其繳納的部分,金某紡織公司應當依法為其繳納。但欠繳社保費,應當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征繳來實現(xiàn),不是民事審判的范圍。
張永平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故其請求經濟補償金不予支持。
張永平請求金某紡織公司支付自2013年4月至12月拖欠的工資14175元,因張永平取得工資為計件,2013年4月至8月其一直請假未上班,未履行相應的勞動義務,金某紡織公司按照單位內部制度每月為其發(fā)放200元生活費,低于本地區(qū)最低生活水平,無法滿足張永平的基本生活,參照本地區(qū)最低工資標準900元每月,對張永平2013年4月至8月工資予以支持4500元。由于張永平對金某紡織公司2013年9月至12月拖欠工資未經勞動仲裁程序,故其請求金某紡織公司支付9月至12月拖欠工資不予支持。
因金某紡織公司給張永平辦有工傷保險,張永平的工傷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工傷致殘等級鑒定費等工傷保險待遇,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張永平需向金某紡織公司提交各項費用的發(fā)票,由金某紡織公司向社保經辦部門申報張永平的工傷待遇,并核銷相關費用后,向張永平發(fā)放。
張永平停工留薪期未作鑒定,但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張永平的受工傷住院情況,酌定張永平繼續(xù)享受原工資待遇的期限為6個月。
張永平主張護理費2500元,無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支持。張永平因此次工傷所應得的賠償為: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4720元(2060元/月x12個月)、停工留薪工資10685.58元(1780.93元/月x6個月)、2013年4月至8月工資4500元(900元/月x5個月)。金某紡織公司已付的1000元生活費(200元x5月)應當扣減。張永平因交通事故已經獲得的民事侵權賠償款27000元,在賠償數(shù)額中應當扣減。
綜上,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4)鄂張灣民一初字第00071號民事判決:一、解除張永平與金某紡織公司的勞動關系。二、金某紡織公司自判決生效后15日內向社保經辦部門申報張永平的工傷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工傷致殘等級鑒定費、交通費),并核銷相關費用后,向張永平發(fā)放。三、金某紡織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一次性支付張永平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4720元、停工留薪工資10685.58元、工資4500元,合計39905.58元。沖減已經支付的1000元及肇事方已經賠償?shù)?7000元,金某紡織公司還應實際支付張永平11905.58元。四、駁回張永平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張永平在上夜班途中遭遇車禍系工傷,金某紡織公司與張永平解除勞動關系后,應當依法補償張永平各種費用。結合張永平的申請再審理由,本院評述如下:
一、關于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計算依據(jù)問題。《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張永平的受傷時間是2011年8月4日,而張永平主張按十堰市2012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625元計算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停工留薪工資的問題。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遭受××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由此可見,停工留薪工資的計算依據(jù)是職工工傷前的工資,而非按當?shù)氐穆毠すべY標準。所以,張永平主張停工留薪工資應按2011年度十堰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380元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住院期間護理費的問題原審未予支持的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因工傷發(fā)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guī)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彼?,該項費用不屬用人單位支付范圍,故原審判決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四、關于金某紡織公司應否補繳1995年至2003年9月企業(yè)改制期間張永平的社會保險的問題。2003年9月,十堰市棉紡廠進行民營化改制,注冊為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對于這種企業(yè)改制情況下社會保險的繳納問題,如確由改制后企業(yè)補交的,根據(jù)《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和監(jiān)督檢查工作。社會保險費的補繳問題不是人民法院主管范圍,故原審判決就該項訴請未予支持并無不當。
五、關于張永平主張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的數(shù)額問題。經查卷,原審認定的數(shù)額有原始的工資條佐證,張永平并無證據(jù)推翻原審認定,故該項再審申請理由亦不成立,原審判決據(jù)此確認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為17809.30元并無不當。
六、關于交通事故肇事方賠付的27000元應否扣減的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和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項目和用人單位支付的項目是不同的?!妒呤泄kU醫(yī)療(康復)費用申報審批表》顯示,肇事方賠付的27000元已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扣減。原二審判決的判項中在金某紡織公司應支付的款項中亦進行過扣減,這27000元被扣減兩次。因再審中新證據(jù)的出現(xiàn),導致原審判決實體處理不當,應予糾正。
另,張永平雖與金某紡織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達成和解協(xié)議,但張永平尚未實際取得該款項,即本案未執(zhí)行完畢,故金某紡織公司辯稱據(jù)此應駁回張永平再審申請的理由不成立。2015年7月20日,張永平的工傷保險醫(yī)療(康復)費用申報已審核完畢,張永平可按程序申領24918.98元,在本院的判項中不再重申金某紡織公司的配合申領發(fā)放等義務。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但實體處理不當。張永平的再審申請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張灣民一初字第00071號民事判決和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鄂十堰中民三終字第00392號民事判決;
二、解除張永平與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勞動關系;
三、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一次性支付張永平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4720元、停工留薪工資10685.58元、工資4500元,合計39905.58元。沖減已經支付的1000元,金某紡織公司還應實際支付張永平38905.58元。
四、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張永平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17809.3元。
五、駁回張永平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一二審案件訴訟費15元由十堰金某紡織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郭龍梅 代理審判員 袁正英 代理審判員 朱紅祥
書記員:吳雨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