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現住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
委托代理人李振鵬,
北京市子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滄州市分公司。
負責人宋君,該公司經理。
組織機構代碼:71838388-0。
委托代理人馬榮霞,
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滄州市分公司(以下簡稱滄州郵政公司)侵權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李振鵬、被告滄州郵政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馬榮霞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是一家國有通信企業(yè),2015年8月4日和8月7日,原告分別給黨政機關職能部門及負責人郵寄反腐敗的控告信各一封,控告本鄉(xiāng)黨委書記及相關土地部門涉及土地的違法亂紀問題,并附有運河區(qū)紀檢部門不履行反腐敗主體責任的錄音U盤一個,到被告所屬郵政特快專遞營業(yè)廳郵寄時,被告工作人員以不讓聽U盤錄音內容就不給郵寄相要挾,強行聽取了原告U盤錄音內容。其中,8月7日下午的U盤錄音內容,以因領導不在暫不能聽取為由,將郵政郵戳日期涂改為8月10日,并讓原告將控告信和U盤留在了被告特快專遞營業(yè)廳。事后,原告為此事時常擔心、抑郁,經咨詢得知被告已構成侵權,特訴至法院,要求判決:1、確認被告強行聽取原告郵件中U盤錄音行為違憲并侵權。2、被告日后停止強行聽取原告郵件中U盤錄音的侵權行為。3、被告就其強行聽取原告U盤錄音內容和延遲投遞的侵權行為在《滄州晚報》上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原告當庭增加訴訟請求,要求被告賠償因延遲投遞,沒有投遞到位的侵權損失。4、被告就其以上兩項侵權行為各賠償原告精神損失1元,共計2元。5、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原告所訴不實,訴請不成立。被告是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等規(guī)定收寄郵件,無過錯和侵權行為。
2015年8月4日08時50分,原告張某某到被告所屬的永濟路郵政支局寄發(fā)信件一封和U盤一個,寄往中紀委信訪室,收件人為XXX。按照郵件收寄處理規(guī)則,營業(yè)工作人員向張某某說明郵件需要驗視后方可收寄,如不同意驗視,可通過其他快遞公司郵寄,張某某同意在此營業(yè)支局郵寄后,支局工作人員現場對U盤進行了驗視,經驗視,認為U盤內容不屬于禁限寄物品,正常收寄了信件與U盤(郵件號:1033304724716)。2015年8月7日15時40分,原告張某某再次到被告所屬的永濟路郵政支局寄發(fā)郵件,仍為信件一封和U盤一個,寄往中共中央政治委員會總書記,收件人為XXX。按照郵件收寄處理規(guī)則,營業(yè)工作人員再次告知原告信件、U盤仍需要驗視,張某某同意。因支局驗視人員因公外出,當時未能驗視,由于8月8日和8月9日支局公休,收寄人員征求原告意見,原告愿意將U盤放置支局,8月10日,支局工作人員驗視后,認為郵件不屬于禁限寄物品,即于8月10日9時57分將郵件收寄完畢(郵件號1018222500514)。經查詢,上述兩次寄出的郵件都已由中紀委信訪室正常簽收。
被告的營業(yè)人員收到原告交寄的郵件依法驗視,是嚴格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等規(guī)定執(zhí)行,是為了維護郵政通信和信息安全、暢通,更好地保護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合法行為,不存在對原告的侵權,更沒有違憲,被告沒有向原告道歉和賠償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法院應駁回原告的1、3、4項訴請。至于原告的第2項訴請,是原告請求保護假想的事件對其侵權,是子虛烏有的假想,不屬法院受理的范圍,故原告的各項訴訟請求均應予以駁回。
需要說明一點,原告歪曲事實,聯合新聞媒體惡意炒作,給被告造成極大的損害,被告將依法追究所有相關人員和單位的法律責任。
綜上,被告的收寄人員嚴格按照郵件驗視相關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本身是在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法律尊嚴,是確保各類禁寄和限寄物品通過郵發(fā)渠道危害國家,危害社會的行為。懇請貴院依據現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依法支持郵件的收寄驗視制度。為被告依法對郵件進行驗視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原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提交了郵寄單、原告與被告工作人員的錄音資料等證據。
經審理查明,2015年8月4日,原告到被告處以特快專遞的方式郵寄信件及U盤,收件人為XXX,收件人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qū)永定門內西街甲2號中央紀委信訪室,被告單位工作人員在聽取了原告所寄U盤內容后,將郵件寄走,被告收取原告郵費17元。經回執(zhí)查詢,該郵件已于2015年8月5日妥投。
另查明,2015年8月7日下午,原告到被告處以特快專遞的方式郵寄信件及U盤,收件人為XXX,收件人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qū)府右街中南海西門,因該天為星期五,原告工作人員告知原告,該郵件要等到2015年8月10號星期一在聽取U盤內容后才能郵寄,被告工作人員將郵戳日期改為2015年8月10日,原告將郵件放置被告處,交納郵費17元,經回執(zhí)查詢,該郵件于2015年8月10日郵出,2015年8月11日妥投。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被告工作人員聽取原告U盤的行為是否對原告構成侵權以及被告是否存在延遲投遞和投遞不到位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郵政企業(yè)應當依法建立并執(zhí)行郵件收寄驗視制度,對用戶交寄的信件,必要時郵政企業(yè)可以要求用戶開拆,進行驗視,但不得檢查信件內容。用戶拒絕開拆的,郵政企業(yè)不予收寄。對信件以外的郵件,郵政企業(yè)收寄時應當當場驗視內件。用戶拒絕驗視的,郵政企業(yè)不予收寄。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郵件寄遞含有下列內容的物品:(一)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或者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危害國家安全的。(二)泄露國家秘密的。(三)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wěn)定的。(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五)宣揚邪教或者迷信的。(六)散布淫穢、賭博、恐怖信息或者教唆犯罪的。(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的其他內容。依該規(guī)定,被告單位工作人員對原告所郵寄的物品進行驗視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郵寄品為U盤,U盤作為視聽資料的載體,被告單位工作人員只有在聽取后,才能知道U盤所載內容,是否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禁郵品,被告聽取U盤系對郵寄品的驗視,原告沒有證據證明被告工作人員在驗視U盤后,對外泄露了U盤內容,該驗視行為并無不當。被告作為郵政部門,依法對郵件實現驗視制度,是為了維護郵政通信與信息安全,保障寄郵渠道通暢,該制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并不相悖。另外,被告在對原告郵件驗視后,當天進行了郵寄,并將郵件妥投,其未將檢視內容向外散布,原告訴稱被告存在延遲投遞及投遞不到位的主張證據不足。綜上,原告要求確認被告強行聽取原告郵件中U盤錄音行為違憲并侵權,在《滄州晚報》上公開向原告賠禮道歉,賠償因延遲投遞,沒有投遞到位的侵權損失,賠償原告精神損失2元的主張,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訴求被告日后停止強行聽取原告郵件中U盤錄音的侵權行為,該項訴求尚未發(fā)生,本院不予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文貴
人民陪審員 朱建民
人民陪審員 白金君
書記員: 韓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