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2,男,漢族,戶籍地安徽省蕪湖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榮成,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告:葉某2,男,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方得焰,上海滬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葉某3,男,漢族,戶籍地安徽省蕪湖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婉萍,上海市四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2與被告葉某2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9日立案后,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因案情復雜,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訴訟中,本院依法裁定追加葉某3為本案第三人。原告張某2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榮成,被告葉某2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方得焰,第三人葉某3之委托訴訟代理人金婉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差額1,377,125元;2.判令被告按工程款差額1,377,125元為基數(shù),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8年2月10日起至實際償付之日止的逾期付款利息。事實和理由:2017年7月14日,原告與被告在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以下簡稱江川路街道)辦事處簽訂一份還款協(xié)議書,約定因被告尚欠原告工程款3,377,125元,現(xiàn)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原告同意被告于2018年2月9日前在收到江川路街道辦事處支付的工程尾款后,立即支付285萬元的和解金額;若工程尾款不足以歸還上述和解金額的,被告承諾在2018年2月9日之前補足款項;但若被告未能按時履行和解金額還款款義務的,原告有權以3,377,125元的工程款向被告追索?,F(xiàn)被告僅在2018年2月6日向原告償還200萬元工程款,至今尚欠原告工程款差額1,377,125元。被告應當按期履行上述協(xié)議,對于2017年7月26日的協(xié)議,原告不是協(xié)議主體,原告亦沒有委托第三人確認該協(xié)議內容。且所涉工程款金額,亦與案件總的工程款有矛盾。被告確認其在江川路街道有470萬元個人債權,現(xiàn)被告在江川路街道根本沒有470萬元個人債權,故該協(xié)議中約定被告只承擔270萬元工程款的義務,與事實不符,原告不認可。為維護原告合法權益,原告現(xiàn)訴至本院主張如上訴訟請求,并保留要求第三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訴權。
被告葉某2辯稱,被告已經(jīng)付清了原告的工程款。2016年初,被告以上海樂安拆房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安公司”)的名義中標江川路街道居民區(qū)拆運工程,總價計2,847.21萬元。之后,被告將該工程分包給了上海葉創(chuàng)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葉創(chuàng)公司”,葉某3為該公司的大股東)、上海范林建筑裝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范林公司”,范某某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上海恒南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南公司”,張某2為該公司實際負責人)、上海閔騁市容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閔騁公司”,陳某某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該工程完工后,被告尚欠上述四家公司工程款為992.31萬元。2017年7月14日,經(jīng)協(xié)商,葉創(chuàng)公司同意280萬元、范林公司同意100萬元、恒南公司同意280萬元、閔騁公司同意150萬元了結該工程全部工程款。2017年7月26日,葉某3、葉某1及葉某2簽署了三方協(xié)議,在當時江川路街道確認尚欠被告工程尾款470萬元左右,且該款不能再由被告提取的前提下,約定就被告拖欠葉某3、張某2、陳某某等有關江川路街道辦事處拆違項目工程款總額為270萬元,被告付清270萬元后與葉某3、張某2、陳某某即全部結清該項目工程款,三人就該項目工程款不應再主張權利。相當于總共款項是700多萬元,全部了結所有債權。被告也確認葉某3系經(jīng)張某2、陳某某特別授權簽署該協(xié)議的。截至2018年1月20日,被告已經(jīng)依約付清范林公司全部工程款,尚欠其余三公司工程款715萬元,江川路街道拖欠被告工程款468.03萬元。2018年1月21日,被告向葉某3支付了上述270萬元,經(jīng)江川路街道協(xié)調并經(jīng)被告同意樂安公司直接將應付給被告的該工程款468.03萬元給葉某3,再由葉某3與恒南公司、閔騁公司分配。經(jīng)查實,樂安公司已將上述468.03萬元支付給了上述三家公司。被告確認已經(jīng)通過2017年7月26日的協(xié)議履行完畢,被告支付了270萬元工程款暨已經(jīng)全部還清與原告之間的工程款,雙方不再有經(jīng)濟糾紛。
第三人葉某3述稱,江川路街道拆違工程系由被告以樂安公司的名義中標,然后分包給其、張某2、陳某某及范林公司,工程款是由江川路街道按工程量來計算分配的,款項結算后幾家人對工程款均是認可的。原告提供的還款協(xié)議是原被告之間結算的,其和另外幾家與被告之間也分別有協(xié)議約定的。被告應該支付原告285萬元、支付第三人280萬元,支付陳某某150萬元。2017年7月26日的協(xié)議,是由其、被告方及律師、城管中隊的人在場的,街道尚欠被告470萬元,葉某3、張某2、陳某某加起來715萬元,于是就讓被告方拿出270萬元,那么470萬元加上270萬元差不多能折抵上述715萬元,并確認由其作為代收人收款。原告和陳某某均是給其出具了委托書,處理上述事宜,簽協(xié)議時,其亦給原告打電話確認過的,原告是認可的。至2018年2月,第三人共代收被告工程款為522萬余元,其已于2018年2月6日支付原告200萬元。第三人處已經(jīng)履行完畢協(xié)議約定的內容。
訴訟中,被告為證明其辯稱意見,申請證人張1出庭作證。證人到庭后稱,其系被告的妻子。葉某1系被告的哥哥。其在與原被告協(xié)調事情的時候認識了原告。被告以樂安公司的名義接了項目,再分包給原告等人。證人與原告兩次電話通話中,原告均確認了原告系出具委托書給第三人全權處理本案系爭事宜。支付給第三人的270萬元系由證人與葉某1在第三人在場的情況下轉賬的,且確認過第三人全權代理原告處理工程款的情況下轉賬的。被告分別欠原告“協(xié)調價”285萬元、欠第三人“協(xié)調價”280萬元、欠案外人陳某某“協(xié)調價”150萬元,在確認被告在江川路街道尚有470萬元左右的工程尾款的前提下上述三人同意被告再行支付270萬元以了結上述三人的700多萬元的“協(xié)調價”工程款,故簽訂了協(xié)議。簽協(xié)議的時候,江川路街道尚有470萬元左右的工程款尾款沒有給被告,簽訂協(xié)議后,這些尾款就由街道直接給原告等三人,被告不能再取分毫。270萬元系由被告賣房后劃賬給第三人,再由第三人分撥給另外兩人。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7月14日,原告作為甲方(債權人)與被告作為乙方(債務人)簽訂還款協(xié)議1份,約定:因政府采購招投標條件受限,乙方掛靠于上海樂安拆房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安公司”),并中標2016-2017年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轄區(qū)內拆除違法建筑物的項目工程,但甲方在此之前已開展上述項目工程,并完成部分工程。因此乙方應將甲方已完成工程所相對應的工程款支付與甲方,但乙方在收到江川路街道辦事處支付的工程款后,并未將甲方應得的工程款足額轉付與甲方。甲乙雙方一致確認:根據(jù)甲方完成的工程量,乙方應轉付甲方工程款共計人民幣532.7125萬元,乙方已轉付人民幣195萬元,目前乙方尚欠甲方工程款人民幣337.7125萬元?,F(xiàn)雙方經(jīng)過友好協(xié)商,為明確責任,恪守信用,就上述欠款之還款事宜特簽訂本協(xié)議共同信守:截止至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乙方未及時轉付的工程款總計人民幣337.7125萬元?,F(xiàn)考慮乙方還款困難,甲乙雙方一致同意:以人民幣285萬元(以下簡稱“和解金額”)達成本還款協(xié)議。1、乙方承諾將于2018年2月9日前與樂安公司達成一致,待樂安公司收到江川路街道辦事處支付的工程尾款后,立即將應歸屬于甲方取得的部分工程款尾款直接轉付與甲方賬戶。2、工程款尾款不足以歸還的和解金額剩余欠款,乙方承諾將于2018年2月9日之前足額歸還于甲方賬戶。3、如乙方按本協(xié)議約定及時履行和解金額還款義務,則甲方確認乙方所欠工程款的還款義務全部履行完畢;如乙方未能按時履行和解金額還款義務的,甲方可以人民幣337.7125萬元向乙方追索。因本協(xié)議引起的或與本協(xié)議有關的爭議或糾紛,可由雙方協(xié)商解決;若協(xié)商不成,雙方均有權向本協(xié)議簽訂地法院提起訴訟。本協(xié)議經(jīng)雙方簽字后生效。本協(xié)議一式肆份,甲乙雙方、樂安公司及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各執(zhí)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協(xié)議尾部分別由甲乙雙方簽字。
2017年7月26日,被告(作為丙方)、第三人(作為甲方)及案外人葉某1(作為乙方)簽訂協(xié)議書1份,約定:鑒于,乙方自愿代丙方償還2016-2017年度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拆違工程款事項,甲、乙、丙三方經(jīng)充分協(xié)商,自愿和解,現(xiàn)達成本協(xié)議如下:一、甲、乙雙方確認,就丙方拖欠甲方及張某2、陳某某等,有關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公室拆違項目(以下簡稱江川拆違項目)的工程款為270萬元。二、乙方的付款方式:2018年2月9日之前,乙方向甲方指定賬戶支付人民幣270萬元(大寫:貳佰柒拾萬元),甲方指定賬戶:開戶名,葉某3;開戶行,上海建設銀行鶴慶路支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三、如乙方在本協(xié)議第二條約定期限內,向甲方支付完上述款項后,甲方不再就江川路拆違項目向乙方及丙方提出任何其他要求。丙方在江川拆違項目相關權利義務均不再履行,所涉相關協(xié)議均于本協(xié)議簽訂之日起解除,各方權利義務以本協(xié)議為準。如乙方未能按本協(xié)議第二條約定支付款項的,本協(xié)議作廢。甲方及張某2、陳某某仍可按照其與丙方于2017年7月14日簽訂的《還款協(xié)議》,要求丙方繼續(xù)履行《還款協(xié)議》所涉權利義務。四、甲方及張某2、陳某某之間的各自應收款項,由三方自行處理,與乙方、丙方無關。甲方在收到乙方支付的270萬元以后,應當立即足額的向另外兩方支付相應款項。五、丙方與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及上海樂安拆房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就江川拆違項目自己協(xié)商解決,乙方及丙方不再承擔任何經(jīng)濟與法律責任。江川拆違項目剩余工程及款項由甲方全權處理,乙方與丙方不再參與該項目任何事宜。六、其他無爭議。就本案及本協(xié)議所涉事項,任何一方均不再提出任何要求。七、本協(xié)議履行過程中,如何任何爭議,各方協(xié)商解決,如無法協(xié)商一致,交由協(xié)議簽訂地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訴訟解決。本協(xié)議經(jīng)甲、乙、丙各方代表簽字、蓋章后生效。本協(xié)議壹式肆份,叁方各執(zhí)壹份,抄送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壹份。該協(xié)議尾部由甲乙丙三方落款簽字。
2018年1月21日,被告通過其配偶張1的銀行卡轉賬給第三人270萬元。同日,第三人出具收條,載明:茲:今收到葉某2人民幣貳佰柒拾萬元整,與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及上海樂安拆房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就江川拆違項目已協(xié)商解決,乙方與丙方不再承擔任何經(jīng)濟與法律責任。葉某1與此事無關!收條尾部由甲方葉某1、乙方葉某3簽字。
訴訟中,第三人提供了《授權委托書》1份,載明:就葉某1代葉某2支付上海市閔行區(qū)江川路街道辦事處及上海樂安拆房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拆違項目工程款一事,茲委托葉某3代為我方處理相關事宜。代理權限:全權代理,包括參與談判、調解;代為簽署法律文件;代為領受工程款。委托人:張某2,受托人:葉某3。日期:2017年。另有案外人陳某某委托葉某3的授權委托書,內容同上。
另,第三人自述至2018年2月,其共代收被告工程款(1,096,421.26+408,197.70+1,017,050.39)以及被告方支付的270萬元,共計5,221,669.35元。2018年2月6日,第三人轉賬給原告200萬元、給案外人陳某某100萬元。
以上事實,由還款協(xié)議、銀行明細、協(xié)議書、委托書、收條、情況說明等證據(jù)以及當事人的陳述所證實,并均經(jīng)庭審質證。
本院認為,被告拖欠原告工程款3,377,125元已由原告提供的《還款協(xié)議》證明,在被告履行了195萬元付款義務后,原告同意有條件地以“和解金額”285萬元了結此事。此后,被告與第三人等達成《協(xié)議書》,對包括被告拖欠原告在內的工程款確定了解決方案,在各方確定被告在江川路街道尚有400余萬元工程款的前提下,被告尚要支付270萬元,以了結尚欠原告在內的工程款“和解金額”700余萬元?,F(xiàn)原告對該《協(xié)議書》不認可,然根據(jù)第三人提供的委托書,本院有理由確認第三人在簽訂上述《協(xié)議書》時系取得了原告的授權,或者說即便委托書是事后補簽,原告亦是對上述《協(xié)議書》以委托書的形式予以了追認,且根據(jù)庭審中各方的陳述及結合《協(xié)議書》內容,本院有理由確認該《協(xié)議書》對原告有約束力。協(xié)議簽訂后,被告履行了270萬元的付款義務,表明其愿意積極履行協(xié)助義務,并無違約意圖。但對于原告主張的數(shù)額,本院認為原告未能從他處結到本案系爭工程款超出各方當事人簽訂《還款協(xié)議》時可以預料的范疇,實乃各方簽訂《協(xié)議書》時均欠審慎,不能據(jù)此認定雙方“和解金額”的基礎得到動搖,在街道未向原告結款的情況下,不能免除被告的付款義務,故對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的工程款差額本院確認以85萬元計。至于原告主張的逾期付款利息,考慮到上述各因素,本院調整自本案立案之日起按照原告主張的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葉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張某285萬元;
二、被告葉某2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張某2以85萬元為本金,自2018年8月9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損失。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計17,530.29元,由原告張某2負擔6,710.11元,由被告葉某2負擔10,820.1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袁??潔
書記員:王靜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