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朱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瑜,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劍昌,上海燁豪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1、朱某某與被告張某2分家析產、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6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1及兩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瑜,被告張某2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葉劍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1、朱某某共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依法繼承、分割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具體繼承方案由張某1一人繼承,朱某某應從張學奎遺產繼承到的整套房屋的六分之一份額給原告張某1,原告張某1負責給付被告折價款43.33萬元。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張學奎與原告朱某某系夫妻關系,婚后共生育二個子女,即原告張某1及案外人張某3(已故)。張某3與案外人紀某某系夫妻關系,婚后共生育一個子女,即被告張某2。張某3于2017年5月21日去世。張學奎于2018年1月21日去世,遺留有張學奎名下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F因原、被告無法就遺產繼承達成一致意見,故訴至法院。由于兩原告份額已經占整套房屋六分之五,被告只占六分之一。且系爭房屋的來源與被告無關,被告也未在系爭房屋居住,而是由原告朱某某居住。原告朱某某也未受到被告的扶養(yǎng)照顧,反而和被告矛盾激烈,不具有共有的事實基礎。如果系爭房屋由被告享有六分之一產權會加劇矛盾。故請求判令原告張某1給付被告張某2六分之一房屋折價款。
被告張某2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同意按照法定繼承,但要求由原、被告三人平均按份共有,繼承后被告張某2享有系爭房屋的六分之一產權份額,不接受房屋折價款。理由如下:系爭房屋是公房購買的產權房,也不是兩原告原始得來的房屋,被繼承人只占50%產權。原告朱某某年事已高,不排除以后會發(fā)生繼承的可能性。原告朱某某與被告張某2之間的矛盾沒有那么激烈。被告的女兒才4歲,希望按份共有后享受學區(qū)房待遇。故具體繼承方案以按份共有為妥。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繼承人張學奎與原告朱某某系夫妻關系,婚后領養(yǎng)了二個子女,即原告張某1及案外人張某3。張某3與案外人紀某某系夫妻關系,婚后共生育一個子女,即被告張某2。張某3于2017年5月21日去世。被繼承人張學奎于2018年1月21日去世,未留有遺囑。張學奎的父母均先于其去世。1995年1月28日,張學奎與上海市房產管理局簽訂了《公有住房買賣合同》,購買了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權登記在張學奎名下,系張學奎與朱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
審理中,被告張某2于2019年4月3日申請對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價值進行評估,2019年5月8日,上海城市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對上址房屋評估,評估總價值為2,600,000元。原、被告雙方對評估價格均無異議。評估費8,100元,由被告張某2預付。
本院認為,繼承自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等。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系張學奎與朱某某的夫妻共同財產,兩人各享有二分之一產權份額。被繼承人張學奎死亡時遺留的系爭房屋二分之一產權份額,為其遺產。由于被繼承人未留有遺囑,依法按照法定繼承處理。張某3先于被繼承人張學奎死亡,張某3的女兒張某2依法代位繼承。故原告張某1、朱某某與被告張某2作為法定繼承人,均有繼承權,依法平均繼承。原告朱某某自愿將其應繼承被繼承人張學奎的遺產份額給予原告張某1,該處分行為系其真實意思表示,與法不悖,本院予以準許。至于具體繼承方案,原告張某1要求給付被告張某2應繼承房產份額的折價款,而被告張某2要求按份共有,本院認為,由于系爭房屋目前由原告朱某某居住,而原、被告之間矛盾較大,為徹底解決遺產的分割問題,減輕訴累、定紛止爭,判令原告給付被告房屋折價款更為妥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登記在被繼承人張學奎名下的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由被繼承人張學奎、原告朱某某各享有二分之一產權份額,屬于被繼承人張學奎的二分之一產權份額由原告張某1繼承所有。析產繼承后,上址房屋產權由原告張某1、原告朱某某按份共有,各享有二分之一產權份額;
二、上海市靜安區(qū)延長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由原告張某1、原告朱某某負責辦理,原告張某1、原告朱某某有互相協(xié)助辦理上址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的義務,因辦理上址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所產生的費用由原告張某1負擔;
三、原告張某1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被告張某2應繼承房屋產權份額折價款433,333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600元減半收取計13,800元,由原告張某1負擔9,200元、被告張某2負擔4,600元。
房屋評估費8,100元,由原告張某1負擔5,400元、被告張某2負擔2,7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金露
書記員:謝文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