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護詞
公訴機關指控搶劫三次,金額3萬元余元,搶奪9次,公訴機關建議量刑十年以上。
河南中原法匯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新鄉(xiāng)市法律援助中心委托,指派我擔任本案被告人張某某的辯護人,依法出庭為其辯護。接受指派后認真查閱了本案的有關證據(jù)材料,詳細聽取了被告人對案件過程的敘述與看法。在法庭調查過程中,我們又本著認真、客觀、公正的原則,仔細審查了公訴人出示的全部證據(jù)材料,從而對案件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為此,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張某某搶劫罪定性不持異議,現(xiàn)僅就本案事實、相關證據(jù)材料和有關法律規(guī)定,發(fā)表如下辯護意見:
一、一起訴書中認定的第一起搶劫臟款臟物與事實不符、證據(jù)不足
辯護人認為公訴人指控搶劫“現(xiàn)金2100元和黃金項鏈”的事實依法不應認定。具體理由如下:當時翻包時三被告均在現(xiàn)場,翻包時光線較好,被告稱摸遍了包內物品包括內側拉鏈并將包口朝下倒東西,均未見金項鏈,被告在做這些時,有張本某蹲在旁過看,左某某坐在摩托車上打開大燈看,在這種情況下排除了被告張某某私自拿金項鏈、現(xiàn)金和漏摸的可能性。三被告多次在公安機關所做的供述均稱未發(fā)現(xiàn)2100元現(xiàn)金及金項鏈,被告對所搶包里物品前后多次供述基本一致,與其他二被告供述也基本一致,互相吻合、相互印證。同時案發(fā)后不到四個小時三被告即被抓獲歸案,當晚三被告實施的第二起搶劫所搶的4千多元現(xiàn)金都能追回4200元,如果三被告真的搶有東海市場的現(xiàn)金2100元及金項鏈,也應該能夠追回的,可是公安機關并沒有搜到現(xiàn)金和項鏈。由此可知,被告否認搶到包內有金項鏈和2100元的供述是客觀真實的,可信度較大。相反被害人在公安機關所做的陳述和其他有關證人證言卻相互矛盾,疑點重重(詳細見辯護人提交的書面質證意見),刑事案件對證據(jù)的要求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本案針對東海市場搶劫臟款臟物的認定直接影響了被告人的量刑標準,為了避免趙作海冤假錯案的再現(xiàn),特別是本案被告人均系未成年人,一旦認定并重判將直接影響被告人的一生,懇請合議庭慎重審理,本著實事求是,不枉不縱原則,在證據(jù)沒有達到證據(jù)指向唯一性的情況下,依法對搶劫”現(xiàn)金2100元和黃金項鏈”的事實不應認定。
二、二起訴中將被告人張某某列為第一被告人是不妥的
在所有被告人中張某某的年齡最小,其行為在犯罪中起的作用也不是主要的。根據(jù)朱某某2010年10月11日供述可知,朱某某和魏某某在2010年9月29日就搶過東西,而左某某和張本某亦和朱某某魏某某玩過,應該知道他們搶東西的事,所以國慶期間張某某與左某某、張本某三人實施的搶劫行為不是張某某發(fā)起的,將張某某列為第一被告人是不妥的。
三、被告人張某某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
1.被告人張某某出生于1996年1月8日,在刑拘時年僅十四周歲零八個月,系未成年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應當對張某某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張某某具有立功情節(jié),被告人張某某積極協(xié)助公安機關抓捕同案犯左某某,依法應認定為立功情節(jié);被告人積極檢舉破案線索,協(xié)助公安機關破獲起訴書指揮盜竊罪中第一起犯罪。因此依法對被告人張某某應從輕或減輕處罰。
四、被告人張某某具有酌定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
1、被告人張某某在歸案后,能如實向公安機關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實,悔罪態(tài)度好,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的工作。在張某某被羈押期間,張某某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犯罪行為給社會、受害人、以及家人所帶來的沉痛傷害,張某某在看守所發(fā)自內心的寫下了長達三頁的懺悔書。該懺悔書還被看守所管教推薦發(fā)表到公安內部網(wǎng)上,對其他犯罪份子亦起到教育警戒作用。
2、被告人張某某走上犯罪道路,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令人同情。
被告人張某某沒有違法犯罪前科,滑入犯罪的道路,與家庭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張某某11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家庭殘缺,長期缺乏父愛和管教,張某某的母親在其丈夫去世后,除了辛苦賺錢養(yǎng)家,還要拉扯正在上學的兒子和一個兩三歲大的女兒,因此,張某某的母親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兒子嚴加管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導致被告人國慶節(jié)期間發(fā)生了違法犯罪的行為。
3、《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4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條第1款均規(guī)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體現(xiàn)了最高院對未成年人刑事處罰的原則是:能輕就輕,能減則減,能免則免,最大限度的降低對未成年犯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另外起訴書查明的罪行全部發(fā)生在2010年10月國慶節(jié)期間,因得不到學校和家長的管束,所以才發(fā)生觸犯法律行為,說明被告人并不是窮兇極惡之人,本性不壞,只因涉世未深,一時出于玩樂的簡單目的觸犯刑法,相信經(jīng)過將近1年的羈押和政府的教育,張某某本人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增強了法律意識。
五、被告人張某某具備宣告緩刑條件
被告張某某在本案中屬于未成年初犯,犯罪情節(jié)較輕,在搶奪時未使用暴力等殘忍手段,對社會危害性不大,人身危險性較弱,實行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具備宣告緩刑的條件。辯護人建議對被告人張某某適用緩刑,使得被告人張某某能夠早日投入到社會中去,好好學習,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對待犯罪的未成年人,我們應該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以慈悲的目光看人,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公訴人在開庭時也稱,不要放棄孩子。懇請審判長、陪審員,本著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積極挽救的原則,在對這些未成年的被告定罪量刑時慎重審議,結合案件證據(jù)多處疑點、矛盾,根據(jù)疑罪從無原則,從輕、減輕對張某某的處罰。以上辯護意見敬請合議庭采納。
河南中原法匯律師事務所
辯護人:季志華
日期:2011年9月13日
結果:如按檢察院指控,應判決10年以上,最終法院判決張某某有期徒刑5年,案件爭議的涉及2萬元多元的金項鏈通過辯護律師的質證及辯護,最終未予認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