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蓬萊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邢燕。
被告劉某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蓬萊市。
被告:劉某乙,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蓬萊市。
被告:劉某丙,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蓬萊市。
原告張某與被告劉某甲、劉某乙、劉某丙贍養(yǎng)糾紛一案,原告于2016年7月13日向本院起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高文進獨任審批,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邢燕與被告劉某甲、劉某乙、劉某丙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贍養(yǎng)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國法律維護社會家庭關系的一項準則?!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故而贍養(yǎng)老人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本案中,三被告作為原告的子女,具有贍養(yǎng)老人的能力?,F(xiàn)原告因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患有糖尿病,日常生活需人護理,享有要求三被告支付贍養(yǎng)費、護理費的權利。原告要求居住在被告劉某丙家,日常由其護理,住院期間由三被告輪流護理,本院予以認可。原告要求被告劉某乙、劉某甲每年承擔贍養(yǎng)費2916元的訴訟請求,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予以認可。對于原告要求被告劉某乙、劉某甲每年承擔護理費3906元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護理費應參照山東省2016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收入每年12930元的標準,護理費按每年2600元計算為宜。原告享有的由人民政府發(fā)放的其他費用,系年老及特殊身份而獲得的相應補償。每年領取的遺屬補助款3360元,可適當降低三被告應承擔的護理費用,但不能成為減免三被告贍養(yǎng)義務的理由。被告劉某甲、劉某乙辯稱理由不當,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第三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2016年4月1日起,原告張某在被告劉某丙家中居住生活,日常生活由被告劉某丙負責護理。
二、自2016年4月1日起,被告劉某甲、劉某乙每人每年付給原告張某贍養(yǎng)費2916元,于每年的12月30日前付清。
三、自2016年4月1日起,被告劉某甲、劉某乙每人每年付給原告張某護理費2600元,于每年的12月30日前付清。
負有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劉某甲、劉某乙每人負擔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高文進
書記員:馬愛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