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海倫市,現(xiàn)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秋琴,黑龍江鈴蘭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婁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秋琴,黑龍江鈴蘭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戶籍所在地哈爾濱市平房區(qū),現(xiàn)住哈爾濱市平房區(qū)。
委托代理人史強,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壹彤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第三人哈爾濱軍峰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住所地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三家子村。
法定代表人裴峰。
原告張權、婁某某與被告王某會、第三人哈爾濱軍峰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軍峰源公司)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糾紛一案,原告張權、婁某某于2018年6月21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9月20日公開開庭審理此案。原告張權、婁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秋琴、被告王某會及其委托代理人史強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軍峰源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權、婁某某訴稱:2017年3月15日,哈爾濱市平房區(qū)人民法院判決軍峰源公司給付王某會人民幣290,000元及利息。2018年4月8日平房區(qū)法院查封了濟南金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象公司)生產的金象XPS擠塑板生產線150機組加熱系統(tǒng)75機組加熱系統(tǒng)設備一套。因該設備系張權、婁某某個人財產,不是軍峰源公司的財產。故張權、婁某某于2018年4月18日向平房區(qū)法院提出書面異議,請求解除對該設備的查封。2018年6月8日平房區(qū)法院作出(2018)黑0108執(zhí)異17號執(zhí)行裁定書,駁回張權、婁某某的異議請求。張權、婁某某對裁定不服,依法訴訟請求:1、依法解除對金象公司生產的金象XPS擠塑板生產線150機組加熱系統(tǒng)75機組加熱系統(tǒng)設備一套的查封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暫定150,000元);2、訴訟費用由王某會承擔。
被告王某會辯稱:第三人軍峰源公司為一家2008年注冊成立的公司,其經營范圍從成立之初,即為經營生產擠塑板,而該公司成立之初也僅有一套擠塑板生產線(被查封標的物),并無其他生產線,軍峰源公司一直以來僅靠該條生產設備生產,生產產品也很單一,就是擠塑板,并無其他產品。由此可以看出該設備即為軍峰源公司所有,與包括起訴人在內的其他人任何無關。且王某會從2011年進入軍峰源公司工作,該設備就一直存在并占有使用,直到2016年單位停產。故該設備應是軍峰源公司所有,要求駁回張權、婁某某訴訟請求。
第三人軍峰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應訴、答辯。
原告張權、婁某某為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成立,向法院提交如下證據并當庭舉示:
證據一、金象公司出具的證明。意在證明:2013年,馮軍通過二手市場購得金象公司生產的擠塑板生產線一套,2013年至2015年,公司一直負責對該設備進行維修、保養(yǎng)和服務,公司一直與馮軍聯(lián)系。
證據二、馮軍出具的證明(手機微信發(fā)送的打印件)。意在證明:2015年9月15日,馮軍將購得的金象公司擠塑板生產線一套抵賬給婁某某,該套生產線歸婁某某所有。
證據三、李剛信與婁某某簽訂的證明。意在證明:證明中載明欠婁某某貨款231,700元,現(xiàn)將一條金象設備抵賬給婁某某,拉設備時如有糾紛,由李剛信負責送出大門,另欠婁某某變頻器一個,同時雙方往來票據一律作廢。證實該條生產線抵賬給婁某某。
證據四、李成龍出具的證明。意在證明:李成龍是軍峰源公司的股東,其證實張權在軍峰源公司內生產及銷售均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生產設備是張權和婁某某個人的。
證據五、裴峰與張權、婁某某簽訂的租房協(xié)議。意在證明:2015年7月28日,裴峰將軍峰源公司廠房出租給張權、婁某某,雙方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裴峰將不再提供生產線,張權、婁某某自行購買擠塑板生產線。證明現(xiàn)在所使用的生產線歸張權、婁某某所有。
證據六、合資協(xié)議。意在證明:婁某某與張權在哈爾濱市平房區(qū)三家子村租軍峰源公司廠房一處,生產經營擠塑板,由張權提供生產資金,婁某某提供擠塑板生產設備一套。
證據七、固定資產情況說明。意在證明:軍峰源公司固定資產無本案訴爭的生產線,公司每年上報的資產負債表從未體現(xiàn)過有擠塑板生產線。
證據八、錄音資料(婁某某與馮軍的通話記錄、劉秋琴與裴峰的通話記錄)。意在證明:婁某某與馮軍的通話記錄,證明馮軍在金象公司購得濟南金象擠塑板生產線一套,在2015年9月抵賬給婁某某。雙方簽訂了抵賬協(xié)議。2018年4月13日,婁某某將法院查封的濟南金象擠塑板生產線的圖片發(fā)送給馮軍,馮軍確認該擠塑板生產線即為2015年9月抵賬給婁某某的,據此證明現(xiàn)位于軍峰源公司廠房內的金象公司生產的擠塑板生產線歸張權、婁某某所有。劉秋琴與裴峰的通話記錄,證明軍峰源公司原有的設備是上海新兆牌,該設備在2016年11月被裴峰給賣了,錢款也被裴峰拿走,王某會知道裴峰將原有設備已出賣,現(xiàn)在軍峰源公司廠房內的設備是張權與婁某某的。
證據九、借據(復印件)。意在證明:裴峰在2016年11月17日,賣軍鋒源公司原有的設備時,王某會堵住汽車不讓走,裴峰無奈在借據上出具的說明。
證據十、證人鄭某出庭證言。內容為:鄭某于2015年6、7月份來平房區(qū),在苯板廠干零活,啥活都干,有活就來,沒活就走。2015年8、9月份,聽人說姓張的,現(xiàn)在才知道叫張權,買了做苯板的機器,在廠房東北角擱著。2016年春天,又來干活的時候,房里有一個舊機器,鄭某和其他人給挪出去了,又把新機器挪進去。
被告王某會為證明其抗辯理由成立,向法院提交如下證據并當庭舉示:
證據一、軍峰源公司信息工商登記資料(打印件)。意在證明:該公司成立時間為2008年,生產經營范圍為生產擠塑板,產品結構單一,被法院查封的設備自公司成立之初就在公司,故該設備為公司所有。同時證明本案的張權、李成龍、裴峰是公司的三個股東,與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本案中大量的證據均是由三個人出具,或圍繞三人出具,故涉及三人的所有證據均不應予以采信。
證據二、(2018)黑0108執(zhí)異17號民事裁定書。意在證明:張權、婁某某的無理訴請已經向平房區(qū)法院提出聽證,已被法院依法駁回。
經庭審質證,被告王某會對原告張權、婁某某舉示的證據質證認為:
對證據一有異議。首先作為證明單位的金象公司并未派相關負責人出庭作證,并接受質證,根據法律規(guī)定,該證據不應予以認可;其次,該證據只說2013年至2015年由誰負責保養(yǎng)、維修,不能說明該設備就是被查封設備,說明的內容也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
對證據二有異議。首先該證據為打印件,并非原件,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提供原件或原始資料;其次,馮軍并未出庭作證,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證人如只提交書面材料,不出庭接受質證,其所出具的書面材料不能作為認定事實依據,同時該證據中說明2015年9月15日將設備抵給婁某某,而該設備早在王某會2011年進入軍峰源公司工作時,就已存在,與事實不符。該證據不排除為了本案訴訟,單方制作的可能。法院也不應采信。
對證據三有異議。該證據證明人李剛信同樣未出庭作證,并未到庭質證,該證據不應予以采信;證明中所表述的設備抵給婁某某也不能說明該設備即為本案被查封的設備,內容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
對證據四有異議。首先該證據中證明人李成龍同樣未出庭作證,并未到庭接受質證,該證明不應予以采信;其次李成龍為軍峰源公司最大的股東,占有股份50%,與查封機器設備及本案審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根據法律規(guī)定,與案件審理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該證明也不能確認就是李成龍本人簽字,不應采信。
對證據五有異議。該證據簽訂人為裴峰與張權、婁某某,裴峰為軍峰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股東,張權也為該公司股東,同時張權與婁某某又是本案原告,三人與被查封機器設備及本案審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根據法律規(guī)定,與案件審理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同時裴峰并未出庭作證,接受法庭質證,無法認定該簽字是否為其本人,該證據也有可能為了阻止王某會行使執(zhí)行權利單方面制作。該證據是租房協(xié)議,內容主要約定租房事宜,生產線維修等,與本案訴爭設備無關,與本案不具備關聯(lián)性,應予排除。
對證據六有異議。首先該協(xié)議中張權為軍峰源公司股東,同時張權與婁某某又為本案原告,與查封設備及案件審理有直接因果關系,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其次,從協(xié)議簽訂時間上看,與事實不符,該協(xié)議簽訂時間為2015年7月30日,設備早在王某會2011年進入軍峰源公司工作時就存在,此外馮軍出具的另一份證明中說明2015年9月15日才將設備抵給婁某某,并由婁某某自行拆卸等,在該設備還未抵給婁某某,婁某某還不享有所有權的情況下,簽訂該協(xié)議,兩份證據互相存在矛盾,均不應予以采納。
對證據七有異議。該證據為被執(zhí)行單位軍峰源公司單方面制作,執(zhí)行財產即為軍峰源公司財產,與該案及執(zhí)行結果有最直接的利害關系,根據法律規(guī)定,該證據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對證據八有異議,對婁某某與馮軍的通話記錄,首先從取得方式上看,無法證明其是原始證據,僅為兩個人的對話錄音,不能確定相關人員身份,尤其對方是否為馮軍;其次婁某某為本案原告,其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馮軍也未出庭作證,并接受質證,不能據此認定錄音中是否為馮軍本人,即使是馮軍本人也不能排除為了本次訴訟,私自制作的可能性。對劉秋琴與裴峰的通話記錄,首先該錄音也僅為單純視聽資料,不能證明其真?zhèn)?,更不能確定談話對方人的身份是否為裴峰;其次裴峰為軍峰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東,與該案審理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其在錄音中所述不能證明任何事實;再次裴峰同樣未出庭接受質證,無法辨認該錄音的真?zhèn)?,即使該錄音是裴峰本人,也不能排除為了本次訴訟,私自制作的可能性。
對證據九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證據只能證明軍峰源公司對王某會有欠款,并不能證明本案所爭議的被查封設備的歸屬問題,更無法證明張權、婁某某所述其他事實。
對證人證言有異議,該證言性質單一,無法證明其所說的真實性,證人所說給軍峰源公司干活,但作為公司老員工的王某會,從未見過此人,該證人也未舉示證據證明其與公司具有勞動關系或雇傭關系,不能證明其在公司工作的事實。從該證人表述中也未說清機器由誰購買,歸屬于誰,及將舊機器搬運何處等情況,證人存在說謊的可能。證人所述機器歸屬問題均是聽工人說的,按規(guī)定屬于傳來證據,故證人所述真實性存在異議。
原告張權、婁某某對被告王某會舉示的證據質證認為:
對證據一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問題有異議。因為該證據不能證明法院查封的設備是軍峰源公司的,在張權、婁某某提供的固定資產情況說明中沒有該設備,所以該證據不能證明王某會欲證明的問題。
對證據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問題有異議。因該裁定書認定事實不清,所以張權、婁某某按照執(zhí)行裁定書給予的權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查明本案事實,支持張權、婁某某的訴訟請求。
因第三人軍峰源公司未到庭,亦未能對原告張權、婁某某及被告王某會舉示的證據進行質證。
第三人軍峰源公司未舉示證據。
經審理查明:王某會訴軍峰源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2017年3月15日,本院依法作出(2017)黑0108民初32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軍峰源公司給付王某會欠款人民幣290,000元及利息。判決生效后,王某會依法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在執(zhí)行中,本院查封了軍峰源公司涉案設備。張權、婁某某認為是個人財產,不是軍峰源公司的財產,于2018年4月18日向本院提出書面異議,請求解除對該設備的查封。2018年6月8日,本院依法作出(2018)黑0108執(zhí)異17號執(zhí)行裁定書,駁回了張權、婁某某的異議請求。張權、婁某某對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內提起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請求解除對設備的查封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另查明,軍峰源公司于2008年9月5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2,000,000元,張權、裴峰、李成龍是軍峰源公司的股東,張權持有股權25%,裴峰持有股權25%,李成龍持有股權50%。張權、婁某某審理中確認所述購買的設備是婁某某購買。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及相關書面證據予以證實,并經本院庭審查證所認定。
根據雙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爭議的焦點為:張權、婁某某的訴訟請求是否應予支持。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案外人提起執(zhí)行異議之訴的,案外人應當就其對執(zhí)行標的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張權、婁某某提供的金象公司證明,只有公司印章,沒有單位負責人及制作證明材料的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也不能證明其主張的事實,不具有證明效力。張權、婁某某提供的馮軍、李剛信、李成龍證明屬于證人證言,法律規(guī)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但證人沒有出庭,缺乏證明效力。張權、婁某某提供的其他證據,結合本案查明的相關事實以及相關證據,也不能證明其主張的事實。因此張權、婁某某提供的證據不能證實對執(zhí)行標的即查封的設備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民事權益,要求解除對設備的查封并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的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和事實根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七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權、婁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原告張權、婁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董策
人民陪審員 楊艷
人民陪審員 戚立成
書記員: 趙文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