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委托代理人馮瑞恒,系原告之夫,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被告丁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長安區(q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丁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馮瑞恒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丁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張某某訴稱,2012年9月24日,我在中華大街與工農(nóng)路口西南角176號中國銀行給石家莊市裕華區(qū)談固大街221號30棟3單元301號丁某某匯款,身份證號:,收款人中國工商銀行新華區(qū)支行,賬號:62×××56,結(jié)果我把收款人賬號寫錯,把最后一位數(shù)字寫成了8,造成了錯誤匯出5萬元。我與被告人不認識,把5萬元匯入了另一個叫丁某某的賬戶。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丁某某返還不當?shù)美?萬元及利息;被告承擔訴訟費。
被告丁某某未到庭,亦未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9月24日,原告張某某用其子馮某名下中國銀行尾號為5644的賬號向被告丁某某(身份證號:)名下中國工商銀行尾號為7407的賬號匯入50000元。證人馮某稱,其在中國銀行辦理了存折一張,該存折的賬號尾號為5644,平時由其母張某某使用、保管。并稱,其母張某某于2012年9月24日向該尾號為5644的賬戶存入150000元,后因其母不慎將其中的50000元轉(zhuǎn)入了被告丁某某的賬號。原告稱,其不認識被告丁某某,因為其和案外人趙彥軍是朋友,被告丁某某向案外人趙彥軍借50000元,案外人趙彥軍手頭沒有錢,就找其借錢,并打包票過幾天就還錢。其礙于趙彥軍的面子,就將50000元直接打到了被告丁某某的賬戶上,且其并沒有讓支付利息。原告還稱,其多次找過被告丁某某,被告丁某某開始還答應盡快還,后來又不認賬了。
另查,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原告自認其訴狀中訴稱將收款人丁某某(身份證號:)賬號末位6錯寫成8,并不是因為寫錯了,而是因為其和丁某某之間沒有借款合同,其為了在法院立上案才那樣寫的。
以上事實有原告的陳述、中國銀行存折、中國銀行中國銀行結(jié)算業(yè)務(wù)申請書、匯兌支付往賬憑證、被告丁某某的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證人馮某的證人證言、中國工商銀行的個人客戶開戶信息、個人客戶歷史明細及庭審筆錄等在卷,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原告雖稱,其礙于朋友趙彥軍的面子,將50000元直接打到了被告丁某某的賬戶上,且提供了銀行的轉(zhuǎn)款憑證,但未能就雙方之間借貸關(guān)系的成立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應當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原告張某某通過其子馮某名下中國銀行尾號為5644的賬號向被告丁某某(身份證號:)名下中國工商銀行尾號為7407的賬號匯入50000元,被告丁某某未到庭,未能對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wù)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應當承擔不利后果,屬于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50000元返還受損失的人。關(guān)于利息,原告自認礙于趙彥軍的面子,并沒有讓支付利息。因此,原告要求被告丁某某支付利息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丁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張某某匯款50000元。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被告丁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徐震
審判員 牛艷梅
人民陪審員 尹志遠
書記員: 張秋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