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法定訴訟代理人:張瑞(系原告兒子),男,住同原告。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慧仙,上海信思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福香,上海信思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斯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四川省成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鮑殷豪,上海福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嫣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刁康成,上海星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吳柏林。
被告:吳柏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四川省廣元市。
被告: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陸仁華。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陳斯聰、王嫣妮、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殊公司”)、吳柏林、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柔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23日立案受理,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法定訴訟代理人張瑞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福香、被告陳斯聰?shù)奈性V訟代理人鮑殷豪、被告王嫣妮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刁康成、被告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吳柏林(即本案被告吳柏林)到庭參加訴訟。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判。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訴稱,2016年12月4日9時10分許,被告陳斯聰駕駛屬被告王嫣妮所有的牌號為滬BKXXXX車輛在本市閔行區(qū)綠苑路紅松路處違反讓行規(guī)定,與正在步行的原告相撞,致原告受傷。經(jīng)公安機關認定,陳斯聰負事故的全部責任。經(jīng)華東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傷,使其患有腦損害所致精神障礙,構成XXX傷殘,給予原告休息期240日,營養(yǎng)120日,護理120日。另,被告車輛未投保交強險及商業(yè)險。因雙方未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故原告訴訟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34,406.79元、鑒定費4,200元、殘疾賠償金375,576元、誤工費18,400元、營養(yǎng)費4,800元、護理費9,2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340元、交通費600元、物損費6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0元、律師費5,000元。訴訟中,原告自愿放棄要求被告賠償律師費之訴訟請求。
被告陳斯聰辯稱,對事故發(fā)生經(jīng)過及責任認定無異議,但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訴請。被告陳斯聰、王嫣妮、吳柏林系多年好友,曾經(jīng)共事過,但認為事發(fā)時被告陳斯聰系履行職務行為,其受雇于本案被告王嫣妮、吳柏林、捷殊公司,故本案應由上述三被告承擔賠償責任。2016年10月被告王嫣妮、吳柏林對被告陳斯聰稱其在吳中路開了個二手車的展廳,名稱叫優(yōu)車派,由被告吳柏林提供車源,與金融公司合作,并叫被告陳斯聰去以上被告處替他們工作,做過戶專員,即負責把需要的車輛開去車管所辦理過戶手續(xù),再將車輛交給買家。當時被告陳斯聰也曾提出過要簽訂勞動合同,被告吳柏林雖口頭答應但未履行。事發(fā)當天,被告陳斯聰系在與另一同事一起去福建提檔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交通事故。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被告王嫣妮、吳柏林還曾安慰被告陳斯聰,讓其不要擔心,繼續(xù)工作,交通事故事后會由被告王嫣妮和吳柏林處理。發(fā)生事故時的肇事車輛是被告王嫣妮交給被告陳斯聰工作使用,事后其才知道車輛沒有任何保險。事發(fā)后,被告曾給過被告王嫣妮1萬元,用于支付原告醫(yī)療費,現(xiàn)其同意上述錢款如法院確認陳斯聰系職務行為不承擔責任的,則可以作為被告王嫣妮、吳柏林的賠償款予以抵扣。對于具體賠償費用,對2017年5月12日、5月15日關于治療風濕類、內(nèi)分泌代謝類之醫(yī)療費不予認可;對誤工費沒有異議;對營養(yǎng)費按30元/天計算;對護理費按40元/天計算;對鑒定費沒有異議;對重新鑒定費同意由陳斯聰自行承擔;對交通費、衣物損失費由法院酌定;對律師費要求原告提供票據(jù);對伙食費沒有異議;對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異議。
被告王嫣妮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被告王嫣妮雖為肇事車輛所有人,但是在事故發(fā)生時其未駕駛車輛,根據(jù)事故責任認定書,本案的實際侵權人是被告陳斯聰,被告王嫣妮對于交通事故發(fā)生所致之損害不存在過錯。被告王嫣妮同意依法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應該依法扣除被告王嫣妮在事故發(fā)生后向原告墊付的醫(yī)療費3萬元,對于車輛保險問題,事故發(fā)生前被告已將相關保險申請?zhí)峤唤o了保險公司的經(jīng)辦人員,由于保險公司經(jīng)辦人員沒有及時交付保險公司,故保單顯示的時間是2016年12月5日。對被告陳斯聰所述被告王嫣妮、被告吳柏林、被告捷殊公司聘用被告陳斯聰作為過戶專員的情況不予認可,事實是被告陳斯聰、王嫣妮、吳柏林三人均是優(yōu)車派的員工,即本案被告攜柔公司的員工,三人之間系同事關系,被告王嫣妮在該公司擔任展廳經(jīng)理,被告吳柏林在該公司擔任收購人員,被告陳斯聰確實是該公司的過戶專員,該公司目前沒有經(jīng)營。被告王嫣妮名下的該肇事車輛實際是私車公用,鑰匙是放在公司的。事發(fā)時,根據(jù)被告方了解,事發(fā)當天是星期天,事發(fā)的時候被告陳斯聰是否出外勤王嫣妮不清楚,是否從事公務行為王嫣妮亦不清楚。王嫣妮與優(yōu)車派(即攜柔公司)之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平時是由公司財務白旭將工資和相關報銷款以個人的名義轉至被告賬戶的,與捷殊公司無關,被告已于2017年4月底離職。對于王嫣妮墊付錢款的問題,因為車輛本身是王嫣妮的,被告作為車主在道義上進行了墊付費用的義務。對于墊付費用認可其中1萬元系陳斯聰支付,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對于具體賠償費用,由法院依法認定。
被告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吳柏林辯稱,對于被告陳斯聰陳述其與被告王嫣妮、吳柏林、捷殊公司之間是勞動合同關系不予認可,對于被告陳斯聰、王嫣妮、吳柏林三人之間的關系同意被告王嫣妮所述。在被告陳斯聰就職于優(yōu)車派公司的時候,被告捷殊公司還沒有成立。事故發(fā)生的時候,被告捷殊公司雖然已經(jīng)成立,但當時被告捷殊公司剛完成名稱變更并由吳柏林擔任法定代表人僅五天,該公司與優(yōu)車派之間是沒有任何關系的。被告吳柏林與優(yōu)車派(即攜柔公司)之間亦未簽訂勞動合同,其已于2017年4月底左右離職。對于具體賠償費用的意見,與陳斯聰相同。
被告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未作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張某某訴稱的事故發(fā)生經(jīng)過、事故責任認定、肇事車輛所有情況、未投保情況均屬實。事發(fā)后,原告為治療,發(fā)生醫(yī)療費34,017.35元(已扣除風濕、內(nèi)分泌等與本起事故無關之醫(yī)療費,并含處方箋對應之外購藥)。
另查明,原告張某某系非農(nóng)業(yè)家庭戶籍。事發(fā)前,其系上海易達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員工。
訴訟中,經(jīng)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評定原告因交通事故致傷,造成雙額硬膜下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雙側額葉腦挫傷伴血腫形成,經(jīng)治療,目前遺留輕度智力缺損(IQ66),人格改變,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已構成XXX傷殘。傷后可予以休息180日、營養(yǎng)90日、護理90日。
還查明,事發(fā)后,被告王嫣妮曾為原告墊付了醫(yī)療費10,864.40元(含外購藥)、拉卡支付14,500元,上述二項合計25,364.40元,其中10,000元系陳斯聰轉賬給王嫣妮后支付。
再查明,2016年11月3日,被告吳柏林與被告陳斯聰微信聊天稱辦證底薪為3,500元,加提成,出差200元一天,被告回復稱,就這樣決定了,并詢問多久報到,后約定明天或后天報到。此后,吳柏林及王嫣妮均對被告陳斯聰之工作通過微信發(fā)出過相關指令,被告陳斯聰另曾詢問王嫣妮何時調(diào)休及工作安排等情況。2016年12月、2017年1月,案外人白旭兩次向陳斯聰轉賬各3,500元,銀行摘要均顯示為工資,白旭賬戶另轉賬了陳斯聰多筆顯示報銷款的款項。另吳柏林微信亦有顯示處理違章、提檔費等內(nèi)容的向被告陳斯聰?shù)霓D賬。2016年11月29日,吳柏林、王嫣妮及案外人許世杰通過股權變更將上海藏鈺商貿(mào)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吳柏林,經(jīng)營范圍由珠寶玉器加工等變更為汽車、汽車配件等的銷售等。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事故認定書、駕駛證、行駛證、病歷、出院小結、住院費用清單、司法鑒定意見書、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戶口本、用工協(xié)議、銀行明細、處方箋及外購藥、鑒定費、醫(yī)療費發(fā)票等、被告陳斯聰提供的工商記錄、微信聊天記錄、轉賬記錄、報銷記錄、朋友圈截圖等、被告王嫣妮提供的企業(yè)信用報告、照片、合同等、被告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吳柏林提供的工商主體信息、微信聊天記錄、工資及報銷記錄等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的庭審陳述,并均經(jīng)庭審質(zhì)證所證實。
本院認為,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然本起事故中,因被告王嫣妮所有的車輛未投保交強險,故該部分賠償責任應由作為投保義務人的被告王嫣妮承擔。本案中,被告陳斯聰雖為車輛駕駛員,但根據(jù)其所提供的聊天記錄、工資、報銷款的轉賬記錄等可以認定事發(fā)時,其系履行職務行為。根據(jù)被告陳斯聰與吳柏林、王嫣妮的聊天記錄,亦可以證明陳斯聰?shù)墓ぷ鲀?nèi)容、工作安排、調(diào)休等的指令均是由吳柏林、王嫣妮作出,從捷殊公司的成立日期和股東情況也可以證明吳柏林、王嫣妮對于成立公司經(jīng)營相關二手車業(yè)務也是有共同的合意,故被告王嫣妮、吳柏林應作為陳斯聰?shù)墓餐椭鲗τ陉愃孤斣诼男新殑招袨橹兴斐傻膿p害賠償承擔責任。因被告陳斯聰與捷殊公司之間并無相關勞動合同,被告陳斯聰作為捷殊公司員工的依據(jù)不足,故捷殊公司對此不承擔賠償責任。至于被告王嫣妮、吳柏林關于其三人均為攜柔公司員工的主張,本院認為,首先,被告王嫣妮、吳柏林、陳斯聰三人均無與攜柔公司的勞動合同,現(xiàn)僅憑工資或報銷款均系案外人白旭轉賬難以證明王嫣妮、吳柏林之主張,對于王嫣妮曾代表攜柔公司對外簽訂之合同,亦不能反證其與吳柏林未雇傭陳斯聰之事實;其次,即使王嫣妮、吳柏林曾有代表攜柔公司從事職務的情況,但亦不能證明其沒有雇傭陳斯聰為自己之利益而從事業(yè)務。從吳柏林與陳斯聰關于工資商談情況、王嫣妮與陳斯聰關于調(diào)休的聊天記錄、捷殊公司變更股權的日期等均可以印證王嫣妮、吳柏林在本案事發(fā)前后正在積極籌建屬于自己的二手車公司,同時招募了陳斯聰為其從事相關業(yè)務,被告王嫣妮、吳柏林雖認為陳斯聰?shù)膶嶋H雇主系攜柔公司,但其均未能提供接受攜柔公司的相關指令雇傭員工的證據(jù),亦未能提供其向陳斯聰發(fā)布的工作指令亦系來源于攜柔公司,故對于王嫣妮、吳柏林的上述抗辯意見,本院難以采信。綜上,本起事故經(jīng)公安機關認定,被告陳斯聰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因其系履行職務行為,故原告主張的超出交強險賠償限額的損失部分,應由被告王嫣妮、吳柏林賠償。
關于原告的各項損失:對于醫(yī)療費(含醫(yī)保及非醫(yī)保),系原告因本起事故受傷所需治療而產(chǎn)生的費用,均應計入賠償范圍,但對于治療風濕及內(nèi)分泌科的相關費用,因原告難以證明其與本起事故之關聯(lián)性,故應予扣除;對于住院伙食補助費,本院根據(jù)原告住院天數(shù)確定為340元;對于殘疾賠償金,本院根據(jù)鑒定所確定之傷殘等級、原告的戶籍及原告主張等情況確定為375,576元;對于營養(yǎng)費、護理費,本院根據(jù)鑒定所確定的期限及原告實際需要分別酌情確定為2,700元、4,500元;對于交通費,根據(jù)原告治療的情況及實際需要等因素,酌定交通費為500元;對于誤工費,本院根據(jù)鑒定所確定之休息期間及其誤工收入情況等酌情確定為18,400元;原告因事故遭受了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其主張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應予支持,具體金額本院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酌定為15,000元;對于物損費,本院根據(jù)本案實際情況酌情確定為300元;對于鑒定費,系原告通過訴訟解決本糾紛的實際支出,本院對此予以認定;對于律師費,現(xiàn)原告自愿放棄要求被告賠償,于法未悖,本院予以準許;對于重新鑒定費,因重新鑒定的傷殘等級的結果并未改變原鑒定,故該費用由申請人負擔。
綜上,本起事故造成本案中原告張某某的損失有:醫(yī)療費44,881.7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340元、營養(yǎng)費2,700元、護理費4,500元、交通費500元、殘疾賠償金375,576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5,000元、誤工費18,400元、物損費300元、鑒定費4,200元,合計466,397.75元,其中屬于交強險部分的120,300元,應由被告王嫣妮賠償,鑒于被告王嫣妮事發(fā)后已墊付15,364.40元,故其實際還應賠償原告104,935.60元。超出交強險部分及鑒定費合計346,097.75元,由被告王嫣妮、吳柏林共同賠償,鑒于事發(fā)后陳斯聰曾墊付10,000元,且其現(xiàn)在同意該款可以作為兩被告的賠償款抵扣,故被告王嫣妮、吳柏林實際還應賠償原告336,097.75元。
被告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系其放棄了自己的訴訟權利,因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擔。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五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嫣妮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某104,935.60元;
二、被告吳柏林、王嫣妮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某336,097.75元;
三、駁回原告要求被告陳斯聰、上海捷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上海攜柔二手車經(jīng)營有限公司承擔賠償責任之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430.40元,由被告王嫣妮、吳柏林負擔。重新鑒定費4,800元,由被告陳斯聰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薛??靚
書記員:陳??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