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被告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被告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委托代理人馬志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原告張某與被告龐某某、龐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金昌獨任審理,于2013年8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被告龐某某,龐某某委托代理人馬志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訴稱,2010年6月18日二被告向原告借款117,000元,約定利息2分,用于購車,二被告為原告出具借據(jù)一張。約定于2011年6月18日之前以現(xiàn)金方式一次付清,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索要未果。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被告立即給付欠款117,000元及利息56,000元,共計173,000元。案件受理費由二被告承擔。
被告龐某某、龐某某辯稱,二被告于2006年欠原告人民幣40,000元,用于買車。因被告有困難沒有及時償還,原告就讓被告重新出據(jù),將利息計入本金117,000元,是利滾利計算出來的。二被告認為借款日期分別為2006年6月13日借2萬元,2006年6月23日借2萬元,約定2分利,按2分計算至2013年6月利息是67,200元,加本金共計107,200元我們同意給付,我們一次性給付有困難,分期分批給付,最少每個月3000元,三年之內還清。
原告張某向法庭提供證據(jù)借據(jù)一張。
原告提供的借據(jù)一份。證明2010年6月18日二被告向原告借款人民幣117,000元,二被告同時給原告出具借據(jù)一份,該借據(jù)約定:被告于2011年6月18日之前一次性付清,超期按2分付利息。欠款人:龐某某、龐某某。
二被告對該欠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原告提供的欠據(jù)證明有異議,被告有向原告在2006年6月兩次借款共計4萬元,計算的利息加在一起給原告出據(jù)的借據(jù),但是借據(jù)的利息是原告算的,利息算到2011年6月18日,二被告沒在原告那拿人民幣117,000元。
被告龐某某、龐某某向法庭提供證據(jù)借據(jù)兩張。一張借據(jù)證明2006年6元13日龐某某借張某的人民幣20,000元,另一張借據(jù)證明2006年6月23日張某借給龐某某人民幣20,000元。
原告對兩份證據(jù)質證認為這兩份借據(jù)與本案無關,原告確實在2006年6月13日和23日借給被告兩次錢,共計40,000元。在2010年6月18日原告找二被告要錢,二被告說沒有錢,又給原告出據(jù)了借據(jù),本金、利息合計117,000元,利息確實約定到2011年6月18日。
通過對上列證據(jù)的質證與分析,認證如下: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給付欠款117,000元及利息56,000元,被告認為原告將利息計入本金,讓被告重新出據(jù),現(xiàn)原告起訴的117,000元,是利滾利計算出來的,被告現(xiàn)在對該證據(jù)有異議,按有關規(guī)定:“公民之間的借貸,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不予保護;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出借款數(shù)額計算”。故對原告該主張復利部分不予采信。對被告提供二份2006年共計借款40,000元的證據(jù),因證據(jù)來源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與本案有關聯(lián),原、被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通過對上述證據(jù)的分析認證及庭審中當事人的陳述,認定事實如下:被告龐某某與龐某某系父子關系。被告龐某某與馬志紅系夫妻關系。二被告于2006年分兩次向原告借人民幣40,000元,用于買車。因被告有困難沒有及時償還,2010年6月18日二被告又重新給原告出具借據(jù)一張,金額117,000元,此金額為40,000元本金及利息,并約定利息2分,于2011年6月18日之前以現(xiàn)金方式一次付清。到期后,原告多次找二被告索要欠款未果,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二被告立即給付欠款117,000元及利息56,000元,共計173,000元。案件受理費由二被告承擔。
基于對上述事實所依據(jù)證據(jù)的分析與認定,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借貸關系成立,被告未能履行還款義務,系過錯方,應給付原告本金及雙方約定的利息。但原告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被告主張給付40,000元本金及雙方約定的2分利息,雙方認可,亦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既自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利息為68,800元(86個月×800元)。綜上,依據(jù)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125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龐某某、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給付原告張某借款本金40,000元,利息68,800元,共計人民108,800元。
二、駁回張某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760元(原告已預交)由原告負擔1284元,由二被告負擔2476元,二被告將此款與借款一并給付二原告。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金昌
書記員: 王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