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所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原告:支某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所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
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文和,
湖北群力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14202199410923573。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為起訴、變更訴訟請求,參與調解、協(xié)商,代收法律文書。
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浠水縣散花鎮(zhèn)李渡村大橋北路。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1125058142642P。
法定代表人:吳迪,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敏森,男,該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為特被授權:代為接收法律文書,提起上訴、參加庭審,承認或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調解等。
被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住所黃石市南京路18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200878423941M。
法定代表人:程先志,該分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燕,女,該分行員工,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尹麗華,女,該分行員工,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與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某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按揭貸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3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彭文和、被告碧某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葉敏森、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燕、尹麗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支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解除二原告與被告碧某某公司訂立的201410038、201410052、201410053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2.解除二原告與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訂立的2015年119號、121號、125號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3.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向原告返還定金15萬元;4.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原告首期付款1499541元;5.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賠償首期付款利息368273元(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暫算至2018年12月31日),應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6.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原告已向銀行歸還的貸款本金474345.58元(暫算至2018年10月1日),應算至判決生效之日;7.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賠償原告已付銀行按揭貸款利息286532.95元(暫算至2018年10月1日),應算至判決生效之日;8.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償還三份借款擔保合同項下剩余的貸款本息,自判決書生效之日起計算;9.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合計3300元;10.判決被告碧某某公司依《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九條之規(guī)定,按原告累計已付款的15%向原告支付違約金[(170萬元+1499541元)×15%]479931.15元;11.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由被告碧某某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10月26日,原告夫妻二人與被告碧某某公司簽訂了201410038號、201410052號、201410053號商品房買賣合同,分別購買被告開發(fā)的商業(yè)街3號樓113、216號、217號商鋪。其中,113號商鋪面積166.2㎡,單價12374.2元/㎡,房款2056593元;216號商鋪面積133.56㎡,單價5819.61元/㎡,房款785281元;217號商鋪面積98.85㎡,單價5894.46元/㎡,房款582667元,以上三處商鋪共計應付購房款3424541元。雙方約定付款方式均為銀行按揭分期付款,并約定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對于113號商鋪,二原告按50.4%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1036593元,余款102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216號商鋪二原告按50.34%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395281元,余款39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217號商鋪二原告按50.23%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292667元,余款29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
雙方簽訂了上述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后,二原告于2014年10月26日向第一被告付款如下:1、113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首期款811593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另付了3萬元無收據,比約定的1036593元少付了22.5萬元);2、216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首期款395281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3、217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首期款292667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以上三項合計付登記費3300元,付首期款1499541元。
2015年5月25日,二原告與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訂立了2015年119號、121號、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分別向該行借款102萬元、39萬元、29萬元,用以支付113號、216號、217號商鋪房款。當日,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依合同約定向第一被告碧某某公司分別付款102萬元、39萬元、29萬元。前述三份借款合同,原告向第二被告合計借款170萬元,第二被告已于2015年5月25日向第一被告支付完畢。自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原告已向第二被告償還借款本金474345.58元,償還借款利息286532.95元。
2015年6月10日,原告在合同約定的交房日期2015年6月30日之前去察看即將交付的房屋時,發(fā)現其購買的三處商鋪和原告的女兒張立人購買的215號商鋪都存在嚴重漏雨滲水現象,天花板和墻壁上布滿了水漬痕跡,原告當時向第一被告的管理人員慎重聲明,因為房屋漏雨滲水嚴重,無法裝修使用,將拒絕收房,要求第一被告盡快查明原因,解決質量問題,承擔責任。第一被告的工作人員立即道歉,并承諾要查明原因,進行維修,解決漏雨滲水的問題。2015年下半年,原告多次前往查看房屋情況,發(fā)現天花板墻壁上漏雨滲水情況仍然嚴重,無法收房。第一被告的管理人員解釋說漏雨滲水的原因不明,要安排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維修辦法。時至2016年6月原告督促被告解決房屋漏雨滲水問題時,被告的管理人員表示要聯系原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研究漏水的原因,以徹底解決問題。但實際上被告只是粉刷了天花板和墻壁上的水漬印跡,并沒有解決問題,在下雨之后天花板和墻壁依舊漏雨滲水。2017年原告與被告一起檢查漏水原因,在房屋的墻壁和坡屋頂上多處鉆孔取樣,發(fā)現房屋施工澆注的混凝板塊中的空洞如蜂窩一樣,是嚴重的質量問題。原告于2017年10月向被告的工作人員提出退房、解除合同的意見。當時被告方的工作人員表示不同意協(xié)商退房,他們將向上級匯報,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徹底解決漏雨滲水問題,萬一不行時,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合同退還房款。時至今日,原告所購商鋪漏雨滲水問題仍然存在,不符合交房條件。原告簽訂合同、購買商鋪經營盈利的目的無法實現,故原告提起訴訟,望判如所請。
被告碧某某公司辯稱,一、我公司客觀上無合同違約行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附錄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我公司已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了相應義務,包括按時完成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條件,原告對我公司的訴訟主張缺乏法定事實依據。二、原告的訴訟請求均無法定依據。因為:1、原告無權行使商品房合同解除權。原告反映的商鋪滲水問題已修繕完畢且并不影響房屋結構安全,原告訴請解除合同無法定依據,也無約定事由。2、原告對被告的其他訴訟請求缺乏法定事實依據。被告客觀上未違約,沒有違反購房合同約定或法定的解除條件,因此原告無權要求被告返還購房定金、首付房款及利息、貸款本金及利息、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其訴求毫無法定事實依據。綜上,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辯稱,一、原告要求解除與我行簽訂的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的訴訟請求違反合同約定。2015年5月25日,支某某、張某某分別與我行簽訂了2015年119號、121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支某某、張某某均為借款人、抵押人,借款金額分別為102萬元、39萬元,借款期限均為10年。2015年5月29日,支某某、張某某與我行另簽訂2015年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支某某、張某某為共同借款人、抵押人,借款金額為29萬元,借款期限亦為10年。2015年5月22日,張某某與我行持該三份合同以張某某名下房地產分別辦理了201517369號、201517363號、201517371號抵押預告登記。上述合同訂立當日,我行依據該三份合同分別將102萬元、39萬元、29萬元貸款發(fā)放到合同約定賬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該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第三十條均約定“借款人和擔保人承諾30.1貸款發(fā)放后,借款人與售房人就所購房屋質量、權屬或其他事宜發(fā)生的任何糾紛,均不減少或免除借款人的還款責任,也不限制、減少或免除擔保人的擔保責任,本合同應正常履行?!痹嫔頌榻杩钊耍诒景钢袑ξ倚械脑V訟請求明顯與其在合同中與我行的約定不符。二、該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項下融資,截止2019年1月3日尚有融資本金712170.82元、272300.35元、202479.80元,欠息為0元,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尚未履行完畢。綜上,請求駁回原告對我行的訴訟請求。
原告張某某、支某某為了證明自己的主張,共同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材料:
1.編號為201410038號商品房買賣合同(含附件四份、附錄二份及委托書)。
2.編號為201410052號商品房買賣合同(含附件四份、附錄二份及委托書)。
3.編號為201410053號商品房買賣合同(含附件四份、附錄二份及委托書)。
以上證據材料1、2、3擬證明:①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內容;②合同約定房屋交付期日為2015年6月30日,但因房屋漏水、滲水的嚴重質量問題,被告碧某某公司至今不能交付房屋,沒有向原告發(fā)出交房通知。
4.(2015)119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含借款憑證、抵押憑證)。
5.(2015)121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含借款憑證、抵押憑證)。
6.(2015)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含借款憑證、抵押憑證)。
以上證據材料4、5、6擬證明:①二原告與第二被告訂立了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合計借款170萬元;②第二被告將二原告借款170萬元按合同約定付給了被告浠水碧某某公司。
7.被告碧某某公司統(tǒng)一收據10份(編號為04602、12298、11301、11379、4603、11381、11303、4604、11302、11380),擬證明:二原告向碧某某公司已付首付款1499541元,其中含定金15萬元,登記費3300元。
8.二原告按揭貸款還本付息憑證,擬證明:至2018年10月1日止,二原告已就三份借款合同向第二被告還本金474345.58元,還利息286532.89元。
9.被告出售的商鋪漏雨滲水嚴重無法使用的圖片33張和文件,擬證明:被告碧某某公司向原告出售的商鋪漏雨、滲水嚴重,無法使用,至今不能交付。
10.證人黃某于2018年11月18日簽字的情況說明,及黃某病歷、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案涉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及黃某因病不能到庭作證。
11.錄像光盤,內容為原告對商鋪漏水的錄像,含錄音(黃某在案涉房屋內現場和被告碧某某公司的相關人員協(xié)商的情況,共4次,及黃某分析漏水的原因),擬證明:碧某某公司向原告出售的商鋪漏雨、滲水嚴重,及被告碧某某公司4年來一直沒有修好。
12.被告碧某某公司的相關人員發(fā)給原告手機上的工作聯系單手機截圖1份,擬證明:碧某某公司對漏水問題一直沒解決,要浠水項目部解決。
經當庭質證,被告碧某某公司認為:對證據材料1、2、3,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不能證明不能交付的條件;對證據材料4、5、6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證據材料7,對首付款、定金、樓款收據“三性”均無異議,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不是交給我方的,不予質證;證據材料8,我方不知情,不予質證;對證據材料9“三性”有異議,無法辨別出自那里;對證據材料10“三性”有異議,黃某和本案無關;證據材料11庭后質證;對證據材料12的“三性”有異議,沒有人簽名。
經當庭質證,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認為:證據材料1、2、3與我方無關聯性,不予質證;對證據材料4、5、6真實性、證明目的無異議;證據材料7與我方無關聯性,不予質證;對證據材料8真實性、證明目的無異議;證據材料9、10、11、12與我方無關聯性,不予質證。
被告碧某某公司未向本院提交證據材料。
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為了支持其抗辯意見,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材料:
13.119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
14.201517369號《他項權證》。
15.案涉102萬元的借據。
16.截止2019年1月3日,案涉102萬元貸款在《全球信貸與代理投資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截屏。
以上4份證據材料擬證明:①本案存在借貸關系和抵押擔保關系;②該合同尚未履行完畢;③合同第三十條的約定。
17.121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
18.201517363號《他項權證》。
19.案涉39萬元借據。
20.截止2019年1月3日,案涉39萬元貸款在《全球信貸與代理投資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截屏。
以上4份證據材料擬證明:①本案存在借貸關系和抵押擔保關系;②該合同尚未履行完畢;③合同第三十條的約定。
21.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
22.201517371號《他項權證》。
23.案涉29萬元借據。
24.截止2019年1月3日,案涉29萬元貸款在《全球信貸與代理投資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截屏。
以上4份證據材料擬證明:①本案存在借貸關系和抵押擔保關系;②該合同尚未履行完畢;③合同第三十條的約定。
經當庭質證,二原告認為對證據材料13至24“三性”均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和我方的訴訟請求有沖突。
經當庭質證,被告碧某某公司認為證據材料13至24均與第一被告無關聯性,故不予質證。
本院認證意見為:證據材料1、2、3、4、5、6、8、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方當事人對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真實性予以確認。證據材料7中的首付款、定金、樓款收據,被告碧某某公司對“三性”均無異議;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收據已加蓋被告碧某某公司的印章,故本院對證據材料7予以采信,作為本案定案依據。證據材料9、10、11、12,能與當事人庭審陳述及本院認定的其他證據相印證,與待證事實相關聯,本院亦予采信。
根據以上原、被告舉證、質證以及本院認證意見,結合各方當事人庭審陳述,本院確認案件事實如下:
被告碧某某公司于2012年12月26日在浠水縣工商行政管理登記注冊。經營范圍為:憑資質從事房地產開發(fā)經營。后該公司取得案涉項目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號為:鄂浠房預字(2014)020。
2014年10月25日,被告碧某某公司向二原告收取案涉三處商鋪定金三筆共計15萬元。次日,二原告與被告碧某某公司簽訂合同編號為201410038號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二原告購買被告碧某某公司開發(fā)的碧某某.江灣城(一期)商業(yè)街3號樓113商鋪;簽訂編號為201410052號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二原告購買上述項目的商業(yè)街3號樓216號商鋪;簽訂編號為201410053號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二原告購買上述項目的商業(yè)街3號樓217號商鋪。其中,113號商鋪面積166.2平方米,單價每平方米12374.2元,房款2056593元;216號商鋪面積133.56平方米,單價每平方米5879.61元,房款785281元;217號商鋪面積98.85平方米,單價每平方米5894.46元,房款582667元,以上三處商鋪共計應付購房款3424541元。雙方在上述三份房屋買賣合同中約定付款方式均為銀行按揭分期付款,并約定雙方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對于113號商鋪購房款,原告按50.4%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1036593元,余款102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依此,216號商鋪原告按50.34%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395281元,余款39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217號商鋪原告按50.23%的比例向第一被告付前期款292667元,余款29萬元辦理銀行按揭付款。三份合同第八條均約定房屋交付期限為2015年6月30日,除不可抗力外。第九條均約定出賣人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逾期超過90日后,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解除合同的,出賣人應當自買受人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30天內退還全部已付款,并按買受人累計已付款的15%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
雙方訂立上述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當日,二原告向第一被告付款如下:1、113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部分首期款526593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2、216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首期款395281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3、217號商鋪付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1100元,付首期款292667元(其中5萬元是定金)。2015年2月28日,二原告再次付113號商鋪的部分首付款25.5萬元,113號商鋪剩余3萬元首付款后來已付清。以上三項合計付登記費3300元,付首期款1499541元。
2015年5月22日,二原告及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辦理了案涉113、216、217商鋪的編號分別為201517369號、201517363號、201517371號抵押權人預告登記證明。2015年5月25日,二原告作為共同借款人與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分別訂立2015年119號、121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各一份;同月29日,雙方又訂立2015年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一份。均約定由二原告分別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借款102萬元用以支付113號商鋪購房款;借款39萬元用以支付216號商鋪購房款;借款29萬元用以支付217號商鋪購房款。借款期限均約定為10年,其中102萬元、39萬元貸款自2015年5月25日起至2025年5月25日止;29萬元貸款自2015年5月29日起至2025年5月29日止。貸款人將上述貸款資金一次性劃入被告碧某某公司名下賬戶。貸款以等額本金還款方式償還。借款人分別以上述所購商鋪作為抵押財產提供抵押擔保。簽訂合同當日,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分別發(fā)放貸款102萬元、39萬元、29萬元,合計貸款170萬元。二原告自2015年6月1日起逐月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歸還貸款本息至今。至2019年1月3日,二原告已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償還借款本金合計513049.03元,償還借款利息合計303627.45元,尚欠貸款余額合計1186950.97元。
同時查明,案涉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第四條第一項均約定貸款利率以貸款發(fā)放時適用的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5.65%,上下浮動15%確定,據此確定的利率以借款憑證記載為準,并按下列公式換算: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第三十條第一款均約定借款人和擔保人承諾貸款發(fā)放后,借款人與售房人就所購房屋質量、權屬或其他事宜發(fā)生的任何糾紛,均不減少或免除借款人的還款責任,也不限制、減少或免除擔保人的擔保責任,本合同應正常履行。
因案涉商鋪均存在漏雨滲水現象,原告認為無法收房。至2017年度,原告仍在就案涉商鋪漏雨滲水問題督促被告解決。但至起訴前,被告仍未徹底解決房屋漏雨滲水問題。原告于2017年10月份向被告的工作人員提出退房、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碧某某公司向原告雙倍返還定金,返還購房款并賠償損失。被告認為商鋪漏雨滲水問題已修繕完畢,且不影響房屋結構,被告碧某某公司未構成根本違約,原告不享有合同解除權。雙方因此產生糾紛,原告遂提起本次起訴。
本院對本案爭議焦點及法律適用問題分別論述如下:
焦點一、原告請求解除與被告碧某某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與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簽訂的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的理由能否成立。
本院認為,二原告與被告碧某某公司訂立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北景钢?,因案涉商鋪存在漏水的質量問題,致使被告碧某某公司不能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交房,已延遲交房超過90日。按照約定,原告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條件已成就?!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㈣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本案至法庭辯論終結前,二原告提出的商鋪漏水問題還未得到解決,致使二原告不能實現購買商鋪盈利的合同目的,被告碧某某公司的行為已構成根本違約。且二原告已于2017年10月向被告的工作人員提出退房、解除合同,故二原告主張解除房屋買賣合同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案涉商品房買賣合同解除后,被告碧某某公司應按約定將二原告已支付的購房款予以返還,并賠償二原告因此所遭受的損失。因此二原告要求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已付購房首付款1499541元及已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所還貸款本金,并賠償首付款1469541利息及已還貸款利息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因本案在現有證據條件下,本院不能確定案涉113號商鋪首付款其中一筆3萬元具體付款日期,故二原告主張被告碧某某公司賠償該3萬元利息損失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二原告請求按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首付款利息,亦沒有法律依據,不能成立。本院核定應按
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存款基準利率為準,自首付款支付之日起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致使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應予支持”。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后,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也被解除的、出賣人應當將收受的購房貸款和購房款的本金及利息分別返還擔保權人和買受人?!币罁鲜龇梢?guī)定,二原告請求解除與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簽訂的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并要求被告碧某某公司向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償還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剩余貸款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碧某某公司清償剩余貸款本息等債務后,被告工商銀行黃石分行應及時滌除案涉房屋的上述抵押登記。
焦點二、原告請求被告碧某某公司支付違約金的理由是否成立。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蔽覈暮贤跋嚓P的法律并未禁止違約金及損失賠償同時并用。案涉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均約定買受人解除合同的,出賣人應當自買受人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30天內退還全部已付款,并按買受人累計已付款的15%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故原告請求在解除案涉合同的基礎上,由被告碧某某公司賠償損失,并同時支付違約金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根據查明的事實,至2019年1月3日止,二原告已歸還貸款本金合計513049.03元,支付貸款利息合計303627.45元,加上首付款1499541元,累計已付款為2316217.48元。故被告碧某某公司應承擔的違約金為347432.62元(2316217.48乘以15%),二原告主張的違約金超出該部分的金額為132498.53元(479931.15元減去347432.62元),因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予以駁回。
焦點三、二原告主張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定金能否成立。
本院認為,二原告向被告碧某某公司交付的15萬元定金是預約定金,其目的是為了在雙方之間訂立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定金交納后,雙方已訂立正式商品房預售合同,該定金15萬元已抵付購房款,故二原告主張被告碧某某公司返還15萬元定金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與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26日分別就浠水縣散花鎮(zhèn)散花大道與長江大堤之間碧某某.江灣城第3﹟幢2層商業(yè)街03號樓113號室、216號室、217號室訂立的編號分別為201410038、201410052、201410053商品房買賣合同。
二、解除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與被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于2015年5月25日訂立的編號分別為A[商用房貸]字[黃石工]行[營業(yè)部]支行[2015]年[119]號、[121]號、[125]號《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
三、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返還首期購房款1499541元及自2015年6月1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原告張某某、支某某已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歸還的貸款本金(以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于本判決生效當月出具的還款明細清單為準)。
四、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賠償以1214541元為本金,自2014年10月26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以及以25.5萬元為本金,自2015年2月28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照
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存款基準利率計算的利息。
五、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賠償自2015年6月1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原告張某某、支某某已向被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支付的貸款利息(以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于本判決生效當月出具的還款明細清單為準)。
六、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被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償還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就三份《個人購房借款/擔保合同》剩余的貸款。自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清償上述貸款之日起十日內,被告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石分行辦理浠水縣散花鎮(zhèn)散花大道與長江大堤之間碧某某.江灣城第3﹟幢2層商業(yè)街03號樓113號室、216號室、217號室抵押登記的滌除手續(xù)。
七、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賠償預告登記費、抵押登記費損失合計3300元。
八、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向原告張某某、支某某支付違約金347432.62元。
九、駁回原告張某某、支某某其他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5895元(原告張某某、支某某已預交),由被告
浠水碧某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29027元,由原告張某某、支某某負擔386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洪彬
審判員 張喬
人民陪審員 熊亞
書記員: 詹衛(wèi)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