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鴻,上海市鴻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被告:樂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競秋,上海大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桂娥,上海申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衛(wèi),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樂某某、樂某某、張衛(wèi)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經雙方當事人合意延長簡易程序適用期間三個月,于2019年12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鴻、被告樂某某、張衛(wèi)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樂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被繼承人樂武軍與被告樂某某就上海市長寧區(qū)安順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涉訟房屋)簽訂的《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事實和理由:樂武軍于2018年11月17日死亡,與原告系再婚夫妻,雙方婚內未生育子女,被告樂某某、樂某某系樂武軍與前妻之子,被告張衛(wèi)系原告之子,系與樂武軍有撫養(yǎng)關系的繼子,樂武軍的父母已經先于樂武軍死亡,故樂武軍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為:原告及三被告。樂武軍曾在與原告婚姻存續(xù)期間,出資購買了涉訟房屋,產權登記為樂武軍、被告樂某某。2018年3月24日,樂武軍與被告樂某某通過簽訂《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將涉訟房屋的產權確認為樂武軍1%、被告樂某某99%,同年4月2日又通過簽訂《房地產買賣合同》將樂武軍的1%份額轉讓被告給樂某某。2018年11月17日樂武軍死亡后,被告樂某某告知原告兒子涉訟房屋產權變更的信息,但拒絕出具相關資料,原告通過法院出具調查令調查才得知上述信息。原告認為,樂武軍在婚姻期間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涉訟房屋,應當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后未經原告同意,通過私自確權、買賣將夫妻共同財產擅自轉移為被告樂某某的個人財產,侵犯了原告的利益,其行為屬于惡意串通的法定無效情形,故向本院提起訴訟。
被告樂某某辯稱,合同真實有效,不存在惡意串通。原告對涉訟房屋的買賣過程是知情的。原告的戶籍在2000年6月7日遷入涉訟房屋,在2006年12月4日遷出,目前原告戶籍不在涉訟房屋內。原告在上海市嘉定區(qū)鶴霞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60號201室)和鶴霞路XXX弄XXX號XXX室(以下簡稱62號201室)有產權份額。在樂武軍放棄60號201室和62號201室兩處房產的前提下,原告在2017年1月25日的遺囑上簽字。原告對涉訟房屋歸屬樂某某所有是知情的,故不同意原告訴請。
被告樂某某未到庭應訴,但曾于2019年9月10日來院表示,原告居住在涉訟房屋內,對涉訟房屋買賣情況是知情的,原告和樂武軍的生活由其負責照顧。2017年1月25日樂武軍和原告的遺囑是對婚內財產的處分,是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的有效約定。公證遺囑可以證明樂武軍放棄了與原告共有的60號201室、62號201室的份額,故不同意原告訴請。
被告張衛(wèi)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就當事人對真實性未提出異議的居民死亡推斷書、結婚證、戶籍證明、戶口登記表、常住人口登記表、電費發(fā)票、煤氣費發(fā)票、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申請書、不動產登記繳費通知單、查詢結果、《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工作履歷表、《上海市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契稅繳款書、《上海市內銷商品房預售合同》、《房屋交接書》、不動產權證、結婚申請書、證明、《民事調解書》、《公證書》、情況說明、戶口簿、《遺囑》等證據,本院依法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就被告樂某某的提供的證人證言,證人樂蘭珍和陳小蓓未到庭作證,不符合證人作證的形式;證人丁某某出庭作證,但該證人證言不足以證明原告對涉訟房屋買賣情況是知情的。本院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認定如下事實:
樂武軍與吳登芳于1967年9月26日結婚,婚后育有被告樂某某、樂某某,1984年4月16日經本院調解離婚。原告與戴元祥育有兒子張升、張衛(wèi),戴元祥于1979年3月23日報死亡。1985年10月17日,原告與樂武軍登記結婚,雙方系再婚夫妻,婚內未生育子女。被告樂某某育有兒子樂嘉豪,被告樂某某育有兒子樂佳偉。樂武軍自1958年9月起參加工作,1996年1月起任上海城市合作銀行虹橋支行行長。2018年11月18日,樂武軍報死亡。樂武軍的父母均先于樂武軍死亡。
1999年1月18日,樂武軍、被告樂某某(乙方,買方)與上海長峰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甲方,賣方)簽訂《上海市內銷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由乙方購買涉訟房屋,建筑面積121.90平方米,每平方米單價為4,050元,總房價款暫定493,695元。
2005年4月12日,樂武軍、被告樂某某(乙方)與上海長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甲方)簽訂《房屋交接書》,甲、乙雙方對涉訟房屋進行驗收交接,確認:乙方經過驗收,認為符合雙方1999年1月18日簽訂的預售合同規(guī)定的交付條件,同意接受;涉訟房屋的實測建筑面積為119.81平方米,總價款為403,238元,乙方已付403,238元,甲方已開具發(fā)票/收據給乙方。同日,雙方提交了《上海市房地產登記申請書》,樂武軍、被告樂某某繳納了相應契稅6,048.57元。
此后,涉訟房屋登記為樂武軍、被告樂某某共有。
2018年3月24日,樂武軍、被告樂某某簽訂《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確認涉訟房屋產權份額為樂武軍1%、被告樂某某99%。此后雙方辦理了涉訟房屋的產權變更登記手續(xù)。
2018年4月2日,樂武軍、被告樂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約定由被告樂某某向樂武軍購買其涉訟房屋1%的產權份額,并支付相應的轉讓價款65,900元,雙方于2018年7月1日前共同向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讓過戶手續(xù),但雙方對付款期限、付款方式、逾期付款和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隨房屋同時轉讓設備、裝飾情況及處理等主要條款均未作約定。審理中,被告樂某某確認并未實際支付轉讓價款65,900元。
2018年4月13日,涉訟房屋登記為被告樂某某一人所有。
另查明,一、2012年11月6日,樂武軍訂立《遺囑》,內容為:1.60號201室房產中屬于樂武軍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其孫子張詠個人所有;2.62號201室房產中屬于樂武軍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其兒子張升個人所有;以上遺囑是本人自愿所立。上海市長寧公證處于2012年11月13日對該遺囑內容出具《公證書》。
二、2017年1月25日,樂武軍訂立《遺囑》,內容為:1.801室房屋中屬于樂武軍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個人所有;2.涉訟房屋中屬于樂武軍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嘉豪個人所有;3.本市普陀區(qū)長壽路XXX弄XXX號長樂大廈2樓B座房產(以下簡稱長壽路房屋)中屬于樂武軍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個人所有;4.樂武軍名下所有的流動資產,含股票、保險、儲蓄存款等,但不限于此,屬于樂武軍應有的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和樂嘉豪倆兄弟平均各半所有;如果樂武軍故世在前,上列1、3、4項從其故世之日起即行分配,第二項在張某某故世后進行分配;以上遺囑是本人自愿所立;為便于日后辦理各種手續(xù),本遺囑一式六份,其和張某某、樂某某、樂佳偉、樂某某、樂嘉豪每人各執(zhí)一份。
同日,張某某訂立《遺囑》,內容為:1.801室房屋中屬于張某某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個人所有;2.涉訟房屋中屬于張某某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嘉豪個人所有;3.長壽路房屋中屬于張某某應有的產權份額,在其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個人所有;4.樂武軍名下所有的流動資產,含股票、保險、儲蓄存款等,但不限于此,屬于張某某應有的份額,在張某某故世后,由孫子樂佳偉和樂嘉豪倆兄弟平均各半所有;如果樂武軍故世在前,上列1、3、4項從其故世之日起即行分配,第二項在張某某故世后進行分配;以上遺囑是本人自愿所立;為便于日后辦理各種手續(xù),本遺囑一式六份,其和樂武軍、樂某某、樂佳偉、樂某某、樂嘉豪每人各執(zhí)一份。
上述兩份遺囑中關系人一欄有樂某某、樂嘉豪簽字。見證人一欄有樂武軍的妹妹樂玲珍、樂菊珍簽字。
審理中,原告確認就合同無效后果不要求在本案中一并處理,三被告對此均沒有異議。原告陳述,購買涉訟房屋由樂武軍出資;被告樂某某陳述,簽訂《上海市內銷商品房預售合同》時其在場,購買涉訟房屋由樂武軍和被告樂某某各出資50%。被告樂某某、張衛(wèi)對涉訟房屋中原本登記在樂武軍名下的部分屬于樂武軍和原告的夫妻共同財產沒有異議。本院就因何先簽訂《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再簽訂《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向樂某某詢問,樂某某稱為了在過戶時避稅。
因被告樂某某未到庭,致本案調解不成。
本院認為,樂武軍與原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與被告樂某某共同購買涉訟房屋,并登記為樂武軍、被告樂某某共有,樂武軍與原告關于婚姻財產沒有特殊約定,且從被告樂某某提供的遺囑內容來看,遺囑簽訂當時,樂武軍亦認可原告對涉訟房屋享有權利,而該權利的取得系基于雙方的婚姻關系,同時,被告樂某某也認可涉訟房屋中樂武軍名下的共有部分屬于樂武軍和原告的夫妻共同財產,據此,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guī)定,涉訟房屋中樂武軍享有的共有部分,應屬于樂武軍與原告共同共有的財產,樂武軍、原告作為夫妻享有平等的處理權,且在使用、處分時應由雙方協商一致。但是,樂武軍未征得原告同意,擅自與被告樂某某將涉訟房屋由雙方共同共有改為按份共有,并明確各自產權份額為1%、99%;其后,樂武軍又未征得原告同意,通過簽訂買賣合同,將1%份額轉讓給被告樂某某,因雙方在買賣合同當中,并未就付款時間、付款方式、違約責任等主要條款作出約定,且被告樂某某也未向樂武軍支付轉讓款,故本院認定雙方并沒有買賣的真實意思表示。被告樂某某辯稱,樂武軍在放棄60號201室、62號201室權利的情況下,原告才簽署了遺囑,并提供遺囑、證人證言等證據欲以證明原告對涉訟房屋有過處分,對上述行為系知情同意的。被告樂某某辯稱,2017年1月25日樂武軍和原告的遺囑是對婚內財產的處分。對此,本院認為,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對其遺產或者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fā)生效力的法律行為,從原告簽字的遺囑來看,對涉訟房屋中其享有的產權份額,原告僅提及故世后歸被告樂某某的兒子樂嘉豪所有,卻只字未提生前即予以處分,且樂武軍、被告樂某某確認轉讓份額并將涉訟房屋過戶至被告樂某某一人名下的行為發(fā)生在遺囑訂立后,也與原告在遺囑中對涉訟房屋處分的意思表示不符;關于樂武軍在公證遺囑中放棄60號201室、62號201室房屋的權利,系其自己對故世后遺留財產作出的處分,該公證遺囑訂立于2012年,與2017年原告訂立的遺囑相距數年,且在原告訂立的遺囑中也未提及該份公證遺囑,故無法判斷兩份遺囑之間存有關聯;此外,證人證言等在案證據亦難以證明原告對涉訟房屋產權份額的變更系知情同意的。據此,就被告樂某某所提供的上述證據,均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本院不予采納;就被告樂某某辯稱遺囑是對樂武軍與原告對婚內財產處分的意見,并無其他證據予以佐證,本院對此亦不予采納。綜上,樂武軍未征得原告同意,便與被告樂某某通過確認按份共有、變更產權份額、轉讓過戶的方式,將涉訟房屋產權轉移至被告樂某某一人名下,屬于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而被告樂某某在明知樂武軍與原告的夫妻關系,涉訟房屋中樂武軍名下的共有部分屬于樂武軍和原告的夫妻共同財產,明知遺囑提及原告對涉訟房屋享有權利的情況下,依然作出上述行為,且未支付轉讓對價,顯然難言善意;據此,雙方上述合意行為,共同損害了原告對涉訟房屋應享有的共有權利,已然構成惡意串通的法定無效情形?,F原告要求確認樂武軍與被告樂某某就涉訟房屋簽訂的《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和《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合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原告不要求在本案中處理,三被告亦均不持異議,本院予以準許。被告樂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放棄抗辯權,本案的事實以現有證據予以認定。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樂武軍與被告樂某某就上海市長寧區(qū)安順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于2018年3月24日簽訂的《房地產登記共有關系確認書》、于2018年4月2日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無效。
案件受理費62,200元,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計31,100元,由被告樂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臧佳俊
書記員:屠曉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