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左立治、趙亞萍,河北寧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中泰鋼管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滄州市開發(fā)區(qū)北海路17號,組織機構代碼:78405925-3。
法定代表人:武國良,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俊祥,河北榆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河北中泰鋼管制造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左立治、趙亞萍,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俊祥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決勞動合同解除無效,要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2、給付2015年4月至今的生活費(生活費按河北省2015年滄州市最低生活標準1420計算,2016年7月1日以后生活費標準為1590元)。3、本案的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2013年12月7號簽訂了勞動合同,因工作崗位沒有開通原告一直待崗。2015年12月24日收到上班通知書,要求原告三日內報告上班,次日原告報道接受工作安排,26日上午打卡簽到上班后,被告又以原告自己不能繳納工傷保險為由告知不可以上班。原告因身體原因向被告請病假,被告拒收病歷后以原告曠工為由,告知已解除勞動合同。事實上原告并不是真的曠工,并且被告自2015年4月就停止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并且不再發(fā)生活費,原告多次與被告協(xié)商未果。為了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規(guī)定,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決。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原系滄州市第一建筑材料總公司職工,2013年滄州市第一建筑材料總公司改制,原告由被告河北中泰鋼管制造有限公司進行安置,原、被告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2013年12月7日起至2016年12月6日止。原告工資標準為1500元/月。被告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為原告發(fā)放生活費。以上事實有勞動合同書、2014年2月15日會議紀要、第一建材公司待崗人員生活費發(fā)放表、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2015年4月,被告以原告自2013年12月7日至2015年4月13日,不服從工作安排,拒不上班,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為由,通過報紙公告與原告解除勞動關系,原告則認為已向被告提出病假申請,并非無故曠工。雙方因此產(chǎn)生爭議,經(jīng)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6)冀09民終5446號判決書,認定原告存在請病假的事實,不屬于無故曠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故判決被告給原告安排工作;被告支付原告2015年4月的病假工資共計1500元;被告為原告補繳2015年4月的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yè)保險。企業(yè)部分由被告承擔,個人部分由原告自行承擔;駁回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5年5月至9月工資及補繳此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的訴訟請求。以上事實有快遞回單、武國合等七人為證明人的原告曠工證明、被告職工代表大會的會議紀要、滄州日報2份、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9民終5446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2015年12月23日,被告向原告郵寄了通知書,通知原告三日內報到上班。原告于2015年12月26日將請假條、診斷證明書、病歷資料郵寄給被告,要求請病假,其中診斷證明書中載明,原告被診斷為××,建議休息。2015年12月30日,被告向原告送達了告知書,告知原告無故曠工三日以上,違反公司章程,解除勞動合同。當日,原告簽收該告知書。原、被告產(chǎn)生爭議,為此原告向滄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裁定曠工事實不成立。2、裁定被告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被告向原告出具法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為原告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并承擔因拖延辦理給原告造成的損失。3、被告支付賠償金7500元,為原告繳納在出具法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前的各種社會保險及生活費。該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書,認定原告曠工事實成立,被告解除勞動合同不違法,故裁決:一、被告為原告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二、原告提供新供職單位的名稱和保險賬號,被告協(xié)助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手續(xù)。三、駁回原告其他請求?,F(xiàn)原告對仲裁內容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以上事實滄州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滄開發(fā)勞人仲案(2016)007號仲裁裁決書、診斷證明書、門診病歷、DR檢查報告單、快遞回單、告知書、通知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已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規(guī)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备鶕?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本案中,被告通知原告三日內報到上班,原告三日內向被告送達了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書、門診病歷、DR檢查報告單、請假條,要求請病假,且診斷證明中載明經(jīng)治醫(yī)生的處理意見為建議休息,故對原告主張請病假的事實予以確認。因原告存在請病假的事實,也就不屬于原告曠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因此,被告于2015年12月30日告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對原告不發(fā)生效力。對于原告主張勞動合同解除無效、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
根據(jù)《河北省工資支付辦法》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非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勞動者停工一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生活費。生活費標準為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本案中,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判令被告需向原告支付2015年4月的病假工資,故原告再次主張2015年4月的生活費,本院不予支持。因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原告自2015年5月至法庭辯論終結前一個月(即2016年6月)一直停工,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此期間的生活費共計15904元(1420元/月×80%×14個月)。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二十條,《河北省工資支付辦法》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效,被告應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
二、被告向原告支付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生活費共計15904元。
上述給付內容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英杰 審 判 員 顧 崢 代理審判員 耿文樂
書記員:劉文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