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又名張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fā)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朝陽,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深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晨光,河北天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張某某償還借款700000元;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張某某因資金周轉(zhuǎn)分別于2006年2月27日、2008年3月1日向原告借款共計700000元。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以將借款償還給案外人蔣昌潔為由拒絕償還。被告張某某辯稱,我書寫的證明不能說明我與張某某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首先,該證明的實際來源是張某某在與其前妻蔣昌潔訴訟時張某某要求我為其出具的證明,我曾于2006年2月27日和2008年3月1日在蔣昌潔處借款700000元并給蔣昌潔出具了欠條。我在2016年7月6日和2016年11月14日為張某某書寫的證明中,均對借款還款事實進行了陳述,并注明是給蔣昌潔出具的欠條并已本息還清,后張某某為了有利于其訴訟要求我重新書寫了證明并刪除了“欠條上只寫了蔣昌潔的名字”的內(nèi)容。張某某所提交的證明內(nèi)容不全面、不真實。其次,在張某某所提交的證明中也證實我已于2010年11月15日全部還清了蔣昌潔上述借款,雙方已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另外,我在還款時,原告與蔣昌潔系夫妻關系且借款時是為蔣昌潔出具的借條,我已將全部借款償還給了蔣昌潔,蔣昌潔無論是作為借款的當事人還是本案原告的妻子均有權接受該筆還款,況且在我為蔣昌潔出具借條和還款時,本案原告也未提出異議。原被告之間不存在真實的債權債務關系,請求駁回原告的起訴。根據(jù)原告的起訴及被告的答辯,經(jīng)征得原被告同意,確定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系?圍繞爭議焦點,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如下:1、2016年11月14日張某某證明一份;用于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及將借款還給蔣昌潔時,原告與蔣昌潔已經(jīng)離婚;2.原告與蔣昌潔在三河市民政局離婚登記材料一份,用于證明原告和蔣昌潔在2008年11月19日離婚事實;3.原告與蔣昌潔在三河市人民法院離婚后財產(chǎn)糾紛一案訴訟材料、(2016)冀1082民初5021號民事判決書及戶口本復制件,用于證明原告與蔣昌潔自2008年11月19日后一直處于離婚狀態(tài)。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被告對證據(jù)1的質(zhì)證意見是,該證明是在原告要求下書寫,對于借款事實書寫不完整、不真實,該證明的證明目的是,對于借款被告已全部還給了蔣昌潔。并且該證明與被告提交的2016年7月6日和2016年11月14日的兩份證明關于借款經(jīng)過的陳述不一致,該證明不能證實原被告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對證據(jù)2的質(zhì)證意見是,該證據(jù)與深州市民政局出具的婚姻材料相矛盾,對其合法性、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據(jù)3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傳票、舉證通知書、民事裁定書,與本案無關聯(lián),對判決書系復制件且沒有生效證明,與本案無關聯(lián)。對戶口本系復制件,不予認可且也不能證實原告的主張。圍繞爭議焦點,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如下:1.2016年7月6日和11月14日證明二份,用于證明借款時是給蔣昌潔打的欠條,借款已經(jīng)還清;2.深州市民政局補發(fā)婚姻登記證審查處理表一份和申請法院在深州市民政局調(diào)取的原告張某某、蔣昌潔婚姻檔案資料,用于證明被告償還借款時,原告張某某與蔣昌潔婚姻關系存在;3.2009年1月4日,工商銀行個人業(yè)務憑證二份;2010年10月16日和2010年11月25日,農(nóng)業(yè)銀行打款憑證各二份;用于證明被告通過李艾華給付蔣昌潔借款及利息事實;4.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張某某談話錄音及整理記錄一份,用于證明借款及還款事實。法院依法調(diào)查李艾華筆錄一份,證明被告通過李艾華償還蔣昌潔借款。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原告對證據(jù)1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合法性、關聯(lián)性、真實性、證明目的均不認可。1.兩份證據(jù)是被告單方書寫形成并未得到原告的確認。同時,是在原告向法庭提交證據(jù)之前形成,如原告認可兩證據(jù)的事實和真實性就沒有必要再要求被告向原告出具說明。第一份證明記載是向案外人蔣昌潔借現(xiàn)金700000元,第二份證明記載向原告借款700000元,第三份證明即原告向法庭提交的證明同樣記載向原告借款700000元,三份證明均不否認向原告借款700000元的事實。原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2.如果像被告所述是向蔣昌潔借的錢并給蔣昌潔打了借條,那么被告沒有理由還征求原告的意見。而且,如果借款跟原告沒有關系,那么被告也沒有必要向原告出具證明。對證據(jù)2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深州市民政局補發(fā)婚姻登記證審查處理表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關聯(lián)性和證明目的不予認可。對申請法院在深州市民政局調(diào)取的原告張某某、蔣昌潔婚姻檔案資料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及證明目的均不認可。該檔案與三河市民政局婚姻登記檔案不符,原告與蔣昌潔于2008年11月19日離婚后,雙方一直處于離婚狀態(tài),不存在補辦結婚證情況。對證據(jù)3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證明目的均不認可。因為轉(zhuǎn)款人均為李艾華,不是本案被告。對法院調(diào)查李艾華筆錄,李艾華是被告員工,與被告有利害關系,對其陳述不予認可。對證據(jù)4的質(zhì)證意見是,1.該錄音是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錄制,屬于非法獲得的證據(jù),不能作為定案依據(jù)。2.對關聯(lián)性、真實性及證明目的不予認可,錄音內(nèi)容可以確定被告向原告借款700000元。3.原告事后才知道被告向案外人出具了借條并把錢還給了案外人蔣昌潔,對出具借條和還款事實未經(jīng)原告認可授意。4.被告所還借款是否與本案是同一筆,無法體現(xiàn)。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被告對法院調(diào)查李艾華筆錄的質(zhì)證意見是,該筆錄合法、真實、與本案有關聯(lián),可以證實被告已還清了本案所涉借款。對申請法院在深州市民政局調(diào)取的原告張某某、蔣昌潔婚姻檔案資料無異議。能夠證明原告與蔣昌潔自2007年7月19日至2013年11月15日系夫妻關系。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是: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不能證明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現(xiàn)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故不予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2、3,與本案無關聯(lián),對本案事實無證明力,不予采納。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3、4和法院調(diào)查的李艾華筆錄,能夠證明被告借款及償還借款的事實,與本案有關聯(lián),對本案有證明力,確認為有效證據(jù);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2和申請法院在深州市民政局調(diào)取的原告張某某與蔣昌潔婚姻檔案資料,與本案無關聯(lián),對本案無證明力,不予采納。經(jīng)審理查明法律事實如下:原告張某某與蔣昌潔在共同生活期間,被告張某某通過電話向蔣昌潔聯(lián)系借款,原告張某某和蔣昌潔于2006年2月27日借給被告張某某400000元,于2008年3月1日借給被告張某某300000元。被告張某某在借款后,分別給蔣昌潔出具了欠條。之后,被告張某某分別于2009年1月4日、2010年10月16日和同年11月25日經(jīng)李艾華通過工商銀行和農(nóng)業(yè)銀行轉(zhuǎn)賬償還蔣昌潔借款本金700000元及利息94833元。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朝陽、被告張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晨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張某某在借款時,均系給蔣昌潔出具的欠條。被告在償還借款時將借款給付蔣昌潔并無不當。原告提供的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原被告之間現(xiàn)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故對原告所訴,依法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80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郭 超
審判員 劉建平
審判員 趙貴山
書記員:馮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