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孫景堂,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王欣,吉林開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系獻縣聯(lián)春建筑器材租賃站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朱俊健,河北中旺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吉林省天潤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柳青,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王東暉,吉林開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劉清濱。
委托代理人:彭慶舉,滄州市新華區(qū)車站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禹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原審被告吉林天潤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公司)、原審被告劉清濱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獻縣人民法院(2014)獻民初字第178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二審經(jīng)審理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二審審理中上訴人禹某公司申請對租賃合同上加蓋的“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是否是禹某公司的合同專用章加蓋形成進行司法鑒定。
本院認為,關于劉清濱一審代理人彭慶舉代理權的真實性問題,一審彭慶舉作為劉清濱的代理人代理劉清濱出庭參加訴訟,提供了2014年8月19日劉清濱簽字并按手印的委托書,一審法院對彭慶舉是否具有代理人問題在2015年1月11日對劉清濱進行了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筆錄中劉清濱認可2014年8月19日的委托書上劉清濱的簽字和手印是其本人所寫、所按,并認可是其本人委托彭慶舉作為在本案中的代理人,因此上訴人關于一審法院未對劉清濱代理人代理權的真實性進行核實的理由,依法不予采信。
關于本案管轄權問題,上訴人禹某公司及原審被告天潤公司在一審答辯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獻縣人民法院于2014年8月18日作出(2014)獻民初字第1788號民事裁定,駁回了禹某公司、天潤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禹某公司、天潤公司不服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20日作出(2014)滄立民終字第455號民事裁定,駁回了禹某公司、天潤公司就本案管轄權提出的上訴,因此對本案管轄權問題,本案不再涉及。
關于上訴人禹某公司與被上訴人張某某之間是否存在租賃關系的問題,雖然禹某公司對2013年4月26日租賃合同上加蓋的“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不予認可,對常偉、劉清濱在租賃合同上簽字的行為也不予認可,但根據(jù)2012年6月6日天潤公司與禹某公司簽訂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禹某公司承建了天潤公司開發(fā)的卓揚北湖灣工程,禹某公司主張其承包卓揚北湖灣工程后將該工程大包給了案外人趙洪良,趙洪良又清包給了案外人孫麗娟,常偉、劉清濱系趙洪良、孫麗娟雇傭的工人,并提供2013年4月14日禹某公司與趙洪良簽訂的“項目合作協(xié)議書”、2013年6月9日禹某公司與趙洪良簽訂的“合同書”、2013年11月1日天潤公司與禹某公司簽訂的“協(xié)議書”、2013年11月22日天潤公司與禹某公司簽訂的工程結算協(xié)議書,以上證據(jù)證明禹某公司將卓揚北湖灣工程分包給趙洪良的事實。一審法院在長春高新區(qū)長東北核心區(qū)管委會人社工作部調(diào)取的“工資明細”、“承諾書”證實趙洪良為大包人、孫麗娟為清包人,趙洪良、孫麗娟為常偉、劉清濱發(fā)放工資的事實。但禹某公司將其承包的卓揚北湖灣工程違法轉包給不具有建筑工程施工資質(zhì)的趙洪良,其轉包行為無效,且根據(jù)2013年4月14日天潤公司與禹某公司簽訂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之補充合同二”,該補充合同明確約定禹某公司所承包的工程絕不允許以任何形式進行轉包,禹某公司與其分包商簽訂的分包合同不解除禹某公司對該分包工程所承擔的全部義務與責任。在該補充合同上天潤公司、禹某公司均加蓋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簽字,案外人趙洪良作為承包方禹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也在該補充合同上簽字,而就在天潤公司與禹某公司簽訂補充合同的當天,禹某公司就將其承包的卓揚北湖灣工程違法轉包給了趙洪良。以上無論是根據(jù)補充合同的約定還是依據(jù)趙洪良作為禹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在補充合同上簽字的行為,都能認定趙洪良在分包卓揚北湖灣工程期間所承擔的全部義務與責任應由禹某公司承擔。常偉、劉清濱作為趙洪良雇傭的工人,其代表趙洪良在租賃合同上簽字,由此產(chǎn)生的民事責任也應由禹某公司承擔。綜上,雖然上訴人禹某公司對2013年4月26日租賃合同上加蓋的“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及常偉、劉清濱的簽字不予認可,但因禹某公司是卓揚北湖灣工程的承包人,且根據(jù)被上訴人提供的56張租賃器材發(fā)貨單,上面載明的租賃單位為“吉林禹某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場地為“卓揚北湖灣工地”,劉清濱作為收貨人在發(fā)貨單上簽字,而本案租賃合同所涉租賃物也均送到了卓揚北湖灣工地,被上訴人有理由相信本案租賃合同就是與禹某公司簽訂,即使存在案外人趙洪良等偽造禹某公司公章的事實,也是禹某公司與趙洪良等人之間的問題,不影響禹某公司對本案租賃合同承擔責任,因此對禹某公司申請對租賃合同上加蓋的“吉林禹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專用章”進行司法鑒定的請求,依法不予支持。
關于禹某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租賃費的數(shù)額及應返還租賃物的數(shù)量,2013年4月26日的租賃合同明確約定了租賃費的計算標準,56張租賃器材發(fā)貨單上明確記載了租賃物的名稱、數(shù)量,49張租賃器材退換單上明確記載了已退還租賃物的名稱、數(shù)量,劉清濱作為租賃合同承租方委托的收貨人在發(fā)貨單、退換單上簽字,且被上訴人提供的租賃費結算單上也均有劉清濱的簽字,故對一審判決認定的禹某公司應給付被上訴人租賃費的數(shù)額及應返還租賃物的數(shù)量依法予以認定。
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張珍
審判員 沈東波
審判員 高寶光
書記員: 馮金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