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
原告:王等,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項城市。
原告:馬參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項城市。
原告:馬海麗,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
上列四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杭軍,上海昌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譚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
被告:譚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某。
原告張某某、王等、馬參軍、馬海麗訴被告譚某、上海意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譚某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2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開庭進行了審理。審理中,本院準許原告撤回對被告上海意爾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起訴。原告張某某及四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唐杭軍,被告譚某(暨被告譚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王等、馬參軍、馬海麗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譚某向四原告支付工資22萬元;判令被告譚某向四原告支付以22萬元為本金,自2016年6月3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年利率6%計算的逾期利息;判令被告譚某對被告譚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事實和理由:四原告都是被告譚某的老員工,自2012年起被告譚某一直拖欠四原告工資。2016年6月30日,被告譚某向四原告出具欠條,確認欠四原告工資合計22萬元。被告譚某作為擔保人在欠條上簽字。此后,被告譚某僅陸續(xù)向四原告支付了部分利息,本金22萬元至今未支付給四原告。四原告經(jīng)催討未果,故訴至法院。
被告譚某、譚某共同辯稱,對于2016年6月30日的欠條無異議,這份欠條確實是被告譚某出具的,上面的擔保人也確實是被告譚某簽字的,當時確實是欠四原告的工資合計22萬元。在出具欠條之后,被告已經(jīng)支付給四原告工資共計6.55萬元。原被告雙方并沒有約定過利息,被告譚某也沒有說過給四原告利息。這6.55萬元都是被告支付給四原告的本金。被告現(xiàn)僅同意向四原告支付剩余的15.45萬元。不同意支付四原告主張的逾期利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6月30日,被告譚某作為欠款人向四原告出具欠條一份,該份欠條內(nèi)容載明:“今譚某欠張某某、馬參軍、王等、馬海麗(2014年-2016年)工資合計貳拾貳萬元整,特出此據(jù)。原譚某出具的所有欠條同時作廢,以此欠條為證?!痹谠撉窏l上,被告譚某作為擔保人簽名。
訴訟中,被告稱在出具上述欠條后已經(jīng)支付給四原告共計6.55萬元,具體包括:于2017年1月20日支付5,000元,于2017年4月29日支付3,500元,于2017年7月21日支付4,000元,于2017年8月1日支付5,000元,于2017年12月6日支付1,500元,于2017年12月12日支付2,000元,于2018年1月30日支付5,000元,于2018年2月10日支付8,000元,于2018年3月15日支付2,000元,于2018年4月17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5月20日支付2,000元,于2018年6月25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7月23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7月26日支付500元,于2018年8月1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8月21日支付2,000元,于2018年8月28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9月25日支付1,000元,于2018年10月24日支付1,000元,于2019年1月30日支付9,000元,于2019年4月21日支付1,000元,于2019年5月21日支付1,000元,于2019年6月20日支付1,000元,于2019年11月20日支付1,000元,2020年1月20日支付5,000元。四原告對收到被告支付的上述6.55萬元予以確認,但四原告認為該6.55萬元當中有一部分是被告支付的利息,要求先扣除按年利率6%計算的逾期利息,其余部分再沖抵本金。
本院認為,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本案中,四原告為被告提供勞務服務,被告接受勞務服務后理應按約支付勞務報酬。本案當事人在欠條中未約定利息,四原告亦未提供其他證據(jù)足以佐證利息的約定,故四原告主張從欠條出具之日即2016年6月30日起算逾期付款利息,并無不可,本院予以確認。但四原告主張按年利率6%的利息標準計算,依據(jù)不足,故本院調(diào)整為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2019年8月19日之前按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計付;2019年8月20日之后按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付)。對于被告在2017年1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間支付給四原告的6.55萬元中超過上述銀行貸款利率標準的利息部分,應沖抵本金。經(jīng)核算,截至2020年1月20日,被告譚某尚余本金185,889.21元未清償。因此,被告譚某應向四原告支付185,889.21元。本院并確定,被告譚某應向四原告支付以185,889.21元為基數(shù),自2020年1月2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付的逾期利息。被告譚某作為擔保人身份在欠條上簽名,且未約定保證方式,故原告有權要求被告譚某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譚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張某某、王等、馬參軍、馬海麗185,889.21元,并向原告張某某、王等、馬參軍、馬海麗支付以185,889.21元為基數(shù),自2020年1月2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付的逾期利息;
二、被告譚某對上述判決第一項所確定的被告譚某的付款義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2,300元,由被告譚某、譚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海星
書記員:謝燕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