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長先,河北合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鞠建中,職務董事長。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鳳凰東路68號。
委托代理人朱曉冬,公司職工。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常青、劉九恩、扈毅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長先,被告江蘇一建委托代理人朱曉冬到庭參加了訴訟?,F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在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間向被告供應建筑材料,包括紅磚、水泥,在此期間被告累計拖欠材料款117萬元,雙方就此欠款于2012年4月19日達成付款協議書,協議約定,被告在協議簽訂后于2012年9月10日前還清。但至今被告未按協議還清貨款,特此訴至法院,要求法院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辯稱:我公司未承接涉案的金域藍灣及橄欖城兩個工程,我公司與原告未發(fā)生任何的業(yè)務往來,也未與原告簽訂過任何的買賣合同,吳建秋并不是我公司的工作人員,無權代表我公司簽訂買賣合同,承攬工程,其行為應當認定為個人行為。通過原告提交的證據,我公司發(fā)現吳建秋授權委托書中加蓋的“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有限公司”的印章及“鞠建中”印鑒章均不是真實的,我公司將對該印章進行司法鑒定以確定真?zhèn)?,維護我公司的合法權益。綜上,原告應當向吳建秋主張權利。
經征得到庭訴訟參加人的同意,確定本案審理的焦點問題為: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拖欠材料款117萬元及利息的事實根據及法律依據。
針對焦點,原告稱,被告作為建筑施工企業(yè),承攬了衡水市橄欖城和金域藍灣兩個住宅小區(qū)的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原告為其供應了水泥、紅磚。被告累計拖欠貨款117萬元,經原告多次催要,于2012年4月19日與被告簽訂了付款協議書一份,約定被告應于2012年9月10日前付清全部貨款,否則按照月利率2%計算利息。該協議書由被告在衡水市場代理人吳建秋簽字,但被告仍沒有按照協議書約定的期限支付貨款。至今,仍拖欠材料款本金117萬元。原告按照協議書的約定及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有權要求被告給付拖欠的貨款及要求被告支付拖欠期間相應的利息。
原告提交如下證據:
1、原告與被告簽訂的付款協議書;
2、被告給吳建秋的授權委托書,證實吳建秋有權代理被告在衡水地區(qū)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吳建秋代理被告進行的民事行為應當由被告承擔。
3、原告申請法院在衡水市建設市場管理處調取的被告進入衡水市場的有關資質、證照等資料,包括被告給吳建秋的法人委托書。證實吳建秋作為被告代理人的身份。
4、原告申請法院調取的被告在投標金域藍灣、橄欖城兩個項目時在衡水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的招標資料。其中包括招標公告、被告的標書、中標通知書、被告的各種資質證照等。
5、原告申請法院在衡水博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調取的被告在橄欖城項目中的投標文件,可與招標辦中的招標文件相互印證,同樣有被告的各種資質、證照。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認為證據中只有吳建秋的個人簽字,其無法代表被告的真實意思,應認定為個人行為。對證據2,真實性不予認可,已經提出對涉案工程的兩個合同及該授權委托書中的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及鞠建忠的個人印鑒進行司法鑒定。因原告已經認可加蓋在涉案工程中的一系列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印章與我公司的真實印章并不一致。因此,我公司并未授權吳建秋為我公司的代理人,而是吳建秋本人偽造了相關的印章自己給自己授權,與被告無關。對證據3,與證據2的質證意見一致。對證據4,招標文件僅僅說明在衡水地區(qū)存在橄欖城這個項目,但并不能證明該工程是被告承建,對證據4的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通過比對也看出該印章與吳建秋的印章是一致的,與我公司的印章不一致,應當認定是吳建秋的個人行為。對證據5,同證據4的質證意見一致。
針對焦點問題,被告稱原告方已經認可該工程所涉及的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有限公司印章與我公司的印章不一致??梢宰C明承接該工程的并不是被告,而是有人冒用了被告公司的名義承接了工程,對外簽訂了合同,被告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被告為證明其主張?zhí)峁┝斯C書一份,用以證明原告所交證據中公章與公證書中顯示的被告公章不一致。
對被告提供的公證書原告認為該公證書公證的內容只是證明在聲明書中的蓋章是被告單位提供的印章,聲明書稱“下表印章為本單位合法印章”,但是在公證書中公證處又稱,該聲明內容由聲明單位承擔法律責任,即被告自己對自己聲明書中的內容承擔法律責任,換句話說聲明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公證書并不能證明,因此,該公證書對聲明書來講起不到任何的公證作用,更不能證明聲明書被告的印章就是被告的合法印章及唯一印章。
經審理查明,2012年原告與被告的代理人吳建秋協商由原告為被告在衡水市開發(fā)的橄欖城和金域藍灣兩個住宅小區(qū)的建設項目中提供水泥、紅磚,至原告起訴時被告尚欠貨款117萬元,雙方并于2012年4月19日簽訂了付款協議書一份,被告承諾于2012年9月10日前付清全部貨款,否則按照月利率2%計算利息。被告稱原告提交的證據中公章并非其單位公章,否認原告所稱的橄欖城和金域藍灣兩個住宅小區(qū)的建設項目是其承攬,以及否認吳建秋是其代理人。本院依原告申請在衡水市建設市場管理處調取的被告進入衡水市場的有關資質、證照等資料,包括被告給吳建秋的法人委托書以及在衡水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調取的被告在投標金域藍灣、橄欖城兩個項目中被告的標書、中標通知書、被告的各種資質證照,被告對其真實性予以認可,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陳述、舉證材料,衡水市建設市場管理處證明材料、庭審筆錄在卷為據。
本院認為,被告向原告購買水泥、紅磚,雙方已形成事實上的買賣合同關系,被告收到原告貨物理應支付相應貨款,雙方就貨款的支付于2012年4月19日達成還款協議是對買賣合同達成的還款協議,為當時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為有效協議。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協議的約定支付貨款及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庭審終結后原告申請將訴請的貨款減少為80.85萬元,利息變更為32300元(截止到2013年7月6日),是原告對自己權利的處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被告雖稱原告提交的證據中公章并非其單位公章,否認原告所稱的橄欖城和金域藍灣兩個住宅小區(qū)的建設項目是其承攬,以及否認吳建秋是其代理人,但原告申請法院在衡水市建設市場管理處調取的被告進入衡水市場的有關資質、證照等資料,包括被告給吳建秋的法人委托書以及在衡水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調取的被告在投標金域藍灣、橄欖城兩個項目中被告的標書、中標通知書、被告的各種資質證照,充分說明了被告是金域藍灣、橄欖城兩個項目的施工方,且這些資料中的公章與原告提交的證據中被告的印章一致,證明了吳建秋作為被告代理人的身份。被告提供的公證書并不能證明其公章具有唯一性,并不能否認以上檔案資料的真實性,因此對被告的主張不予支持。為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江蘇省第一建筑安裝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支付原告貨款80.85萬元,并賠償截止到2013年7月6日的經濟損失3.23萬元。(2013年7月7日到被告實際支付欠款之日期間的損失按照月利率2%的標準另行計算給付)。
如未能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533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常青
審判員 劉九恩
審判員 扈毅
書記員: 張利曼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