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通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橋西區(qū)明德北大街西山底小區(qū)3號樓。
法定代表人:劉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新春,河北海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喬婧婧,河北海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市正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高新區(qū)市府西大街3號財富中心4號樓5層67號。
法定代表人:麻文生,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冬,河北震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緯國,河北金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某通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泰公司)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正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浩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正浩公司、通泰公司均不服河北省張某某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2018)冀0703民初799號民事判決,均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3月1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在審理中,正浩公司申請撤回上訴,本院予以準許。上訴人通泰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新春、喬婧婧,被上訴人正浩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冬、馬緯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通泰公司、正浩公司雙方認可在合作項目實施過程中,正浩公司從2010年3月1日開始,至2015年5月28日,共投入開發(fā)費用14900481元。通泰公司分別于2015年2月15日還款5789972元、2016年10月17日還款1038110元、2017年1月25日還款486620元,2018年1月29日還款5549411.91元,以上四筆還款合計:12864113.91元。審理中,通泰公司主張,請法院參考之前的生效判決,依法裁判。正浩公司主張,應按投資總額14900481元為基數,以年息6%計算利息。按照正浩公司的主張,計算總利息為4957756元(詳見判決書后附表)。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通泰公司與正浩公司簽訂的《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協(xié)議書》和《終止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均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均應嚴格遵守。通泰公司與正浩公司按照雙方簽訂的《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約定,共同設立了張某某通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沁園分公司即項目公司,具體負責涉案的項目實施,該項目公司實際收取正浩公司投資款,同時正浩公司也為通泰公司墊付了部分應由通泰公司繳付的款項,已經雙方確認。正浩公司主張,“關于我公司要求在合作期間為通泰公司墊付的款項所產生的利息補償”,這里的“我公司為通泰公司的墊付款”應結合《協(xié)議書》及本條的全部內容理解為墊付款,即我公司的全部投資款。在該項目被終止,我公司單方退出,項目全部由通泰公司收回,此時,我公司的投資款即變?yōu)槲夜緸橥ㄌ┕镜膲|資款,才符合雙方終止項目時雙方協(xié)商的本意,也符合公平原則。我公司在一審中提供了相應的融資借貸憑證,另考慮遭受到的巨大經濟損失,應按投資總額14900481元為基數,以年息6%計算利息。通泰公司主張,與正浩公司協(xié)議解除《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后,各自取回了各自的投入,已恢復到開發(fā)前的狀態(tài)。如果有損失,在合作過程中各有損失,而終止合作是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自愿做出的決定,形成損失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應該自行承擔。并主張,原審法院的另一起(2018)冀0703民初850號即張某某市山青設備電力通訊有限公司、孟慶江與我公司合資合作開發(fā)房地產糾紛案件,與本案屬于同類案件。在我公司上訴到中院后,由張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了(2019)冀07民終730號的終審判決,法院在處理本案時,法院應參考之前的生效判決,依法裁判。本院結合雙方的主張,正浩公司依據其與通泰公司《終止合作開發(fā)協(xié)議》第三條第1項的關于正浩公司要求在合作期間依據《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為通泰公司墊付的款項所產生的利息補償,雙方另行協(xié)商解決的約定,雙方在所簽訂協(xié)議均未約定利息損失的計算方法,且雙方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正浩公司通過訴訟解決爭議,符合法律規(guī)定,與協(xié)議約定并不矛盾。因正浩公司在依約履行合同支付投資款后,在由于相關政策調整,使《聯(lián)合開發(fā)協(xié)議》無法繼續(xù)履行的情況下解除了合同,并將合作項目所有資產全部歸通泰公司所有時,正浩公司的所有支出就具有了損失。所以,正浩公司要求通泰公司支付墊付款、投資款的利息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綜合雙方當事人的主張,并根據公平原則以及房地產企業(yè)融資成本、雙方簽訂合同的性質、履行時間、履行程度、造成損失的情況等因素,綜合考量認定,并參照投資款占有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標準,確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年利率6%計算正浩公司的利息損失。關于經正浩公司、通泰公司共同確認2036367.09元應收款及預付款由正浩公司承擔后,應如何計算利息的問題。通泰公司主張,正浩公司已經同意自行承擔該筆款項并已經沖減了其投資款,沒有本金的情況下來計算利息沒有依據的,應按照一個比較客觀的實際情況來計算利息。正浩公司主張,沁園分公司只有一個賬戶,該2036367.09元也是投資的一部分,沖減了投資款是因為我公司提交的發(fā)票不符合會計制度,經過審計公司的審計,雙方均確認我公司的投資總額為14900481元。其中涵蓋這2036367.09元,是實實在在的投入,應當按照實際投入來計算利息。本院根據雙方的主張,雙方均確認審計公司的審計正浩公司對沁園分公司總投資總額為14900481元,該款項均物化在項目的建設中,正浩公司主張按投資總額為14900481元為基數計算利息的理由成立,應當得到支持。計算利息的期間為自正浩公司的每一筆資金投入至通泰公司給付正浩公司資金時止,按年利率6%計算利息損失。通泰公司應當支付正浩公司的利息損失為:4957756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成進
審判員 梁金前
審判員 姜建龍
書記員: 徐忠媛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