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再審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張某某振某建材有限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懷安縣左衛(wèi)鎮(zhèn)胡家屯煤炭市場4號。
法定代表人:宋志國,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王存光。
委托代理人:王偉。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芝田開發(fā)區(qū)朝陽西路7號。
法定代表人:董長海,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徐克立,河南金苑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某某振某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某公司)與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海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橋東區(qū)人民法院于2011年11月17日作出(2011)東商初字第1524號民事判決,科海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2年7月16日作出(2012)張商終字第146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振某公司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5月6日作出(2013)冀民申字第1148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申請再審人振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存光、王偉,被申請人科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克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2011年5月18日,振某公司向河北省張某某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起訴稱,原、被告(科海公司)雙方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了《購銷合同》,合同中約定由被告向原告供應年產(chǎn)10萬立方加氣砼生產(chǎn)線部分設備一套(詳見設備配置表),合同總金額為306萬元。合同中同時約定原告首次付設備定金10萬元,其余90萬元定金在2011年1月31日前付清。第二次在供方技術組機、需方驗收合格后付50萬元,其余款項在半年內(nèi)付清。該合同同時約定100萬元定金到達供方賬戶后二個月(即2011年3月31日前)提貨,合同簽訂以后原告方依約給被告打款100萬元,但當原告向被告提貨時,被告只向原告供應了設備配置表中合計34個部件中的3個部件,并稱其他部件都還沒有生產(chǎn),需要原告的全部306萬元貨款到賬后才能向其他供應商采購,然后再向原告供貨。原告認為被告此行為嚴重違反了雙方的合同約定,因此多次催促被告履行合同義務,但被告始終拒絕履行合同義務。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經(jīng)導致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請求人民法依法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間2011年1月19日所簽購銷合同、雙倍返還原告已支付的定金100萬元;判令被告承擔由于合同解除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并負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被告科海公司辯稱,1、答辯人無任何違約行為,被答辯人要求解除合同、返還貨款的請求不能成立。2011年1月19日,答辯人與被答辯人簽訂買賣合同一份,該合同約定:“需方在供方公司驗收提貨?!边\輸方式為“汽車運輸,費用需方承擔,供方免費裝車?!碧嶝洉r間為“款到供方賬戶后二個月提貨。”協(xié)議簽訂后雙方通過往來信函進一步確認提貨日期為2011年4月2日。提貨日期屆滿后,被答辯人不及時提貨,經(jīng)答辯人電話催促,被答辯人才于2011年4月12日通過貨運方式從答辯人處提走兩車貨物,價值為633700元。后經(jīng)答辯人多次催促,被答辯人無正當理由一直拖延提貨時間。直到2011年5月16日,答辯人在被答辯人逾期提貨已經(jīng)完全喪失商業(yè)信譽的情況下,再次給被答辯人發(fā)出工作聯(lián)系單,要求被答辯人于2011年5月19日前提貨。但被答辯人于2011年5月18日即向法院起訴,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地要求解除合同,返還貨款。由此可見,被答辯人毫無誠信,視雙方所簽合同為兒戲,其訴求解除合同及返還貨款的請求根本不能成立。2、被答辯人應當承擔因其違約單方面私自解除合同給答辯人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2011年1月19日雙方所簽訂的合同對雙方均有法律的約束,雙方都應當按照合同履行。但被答辯人無視合同約定,不按規(guī)定時間提貨,在答辯人再三催促下,以貨運車輛有限為借口,只提走了部分設備,剩余設備拒不提貨。不但如此,還惡人先告狀,單方面解除合同,并凍結(jié)答辯人銀行賬戶和存款,給答辯人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經(jīng)初步計算其中包括被答辯人逾期付款的銀行利息為225227元整(從2011年4月2日起至9月16日止)及被答辯人逾期提貨造成答辯人承擔的倉儲費用為131200元,同時還包括由于被答辯人申請不當,凍結(jié)答辯人銀行存款520708.72元的銀行利息為41656元(自凍結(jié)之日至9月16日止),以上三項合計為398083元。上述經(jīng)濟損失理應由被答辯人全部承擔。
橋東區(qū)人民法院一審查明,本案原、被告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由“被告向原告供應年產(chǎn)10萬立方加氣砼生產(chǎn)線部分設備一套(詳見設備配置表),合同總金額為306萬元。合同中同時約定原告首次付設備定金10萬元,其余90萬元定金在2011年1月31日前付清。第二次在供方技術組機需方驗收合格后付50萬元,其余款項在半年內(nèi)付清。該合同同時約定100萬元定金到達供方賬戶后二個月(即2011年3月31日前)提貨?!奔s定的爭議解決方式是“協(xié)商不成,由雙方各自所在地法院仲裁”還約定“供方免費指導安裝,直到生產(chǎn)出合格產(chǎn)品,技術員食宿及人身安全由需方負擔?!焙贤炗喓笤娣揭兰s于合同簽訂時給付被告定金10萬元,于2011年2月1日給付被告定金90萬元。原告于2011年4月12日、2011年4月13日分兩次到被告處提了部分貨物,原告主張兩次提貨價款為620640元,被告主張原告已提貨物的價款為633700元,之后雙方便不再履行合同,原告的主張是被告違約,理由是,《購銷合同》約定“第二次在供方技術組機、需方驗收合格后付50萬元,其余款項在半年內(nèi)付清?!北桓嬷幌蛟婀嗽O備配置表中合計34個部件中的3個部件,并稱其他部件都還沒有生產(chǎn),要求原告的全部306萬元貨款到賬后才能向其他供應商采購,然后再向原告供貨,被告在供貨中途便要求原告提前付清全部貨款,因原告堅持按《購銷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付款從而導致被告違約而不供貨,原告所依據(jù)的證據(jù)是《購銷合同》、2011年1月26日、28日及2011年5月16日雙方往來函件、2011年5月19日被告業(yè)務經(jīng)理吳先科的手機信息,擬證明合同簽訂后2011年1月26日前被告便要求原告付第二批貨款,原告于2011年1月26日給被告回函要求被告明確交貨日期,并對“技術組機”明確說明,被告來函對“技術組機”的解釋是所有設備全部運到原告公司,安裝調(diào)試成功且正常運行,被告于2011年1月28日給原告回函,對原告方提出的問題作出如下說明,“一、設備定金全部到帳后為交貨日期,應在2011年4月2日。二、合同是經(jīng)雙方友好商談同意后簽字生效,并且受法律保護。王總您的理解是正確的。三、蒸壓釜的生產(chǎn)廠家是洛陽隆華,鍋爐是周口遠大。所有設備規(guī)格、型號及配置是按照您提供的基礎布置,由我公司技術設計為準,詳見發(fā)貨清單?!鄙鲜稣f明證實原告方第二次給付被告的定金90萬元雖晚于合同約定的給付時間(晚了一天),但延期這一天給付定金是經(jīng)被告電話同意的,“說明”第一條證明被告已認可原告方將設備定金全部交給被告,被告確認交貨日期為2011年4月2日。2011年5月19日被告銷售經(jīng)理吳先科給原告經(jīng)理王曉明發(fā)短信,短信內(nèi)容為“王總您好!款辦了沒有?為了不必要的損失,請您珍重辦理,科海重工吳先科?!蓖瑫r于5月16日又給原告?zhèn)髡鎭砉ぷ髀?lián)系單,工作聯(lián)系單主要內(nèi)容為“今收新鄉(xiāng)工神鍋爐有限公司的工作聯(lián)系單后,深感壓力極大,鑒于雙方的友好合作關系,請理解我公司的外交難度。但是貴公司所剩設備遲遲不打款,不提貨,也給我公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造成了較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和外交信譽損失?,F(xiàn)將新鄉(xiāng)工神鍋爐有限公司發(fā)給我公司的工作聯(lián)系單傳發(fā)給您,請貴公司把全套設備余款在5月19日前全額交付提貨。望請公司宋總、王總給予諒解?!蓖瑫r附新鄉(xiāng)工神鍋爐有限公司給各位蒸壓釜客戶的工作聯(lián)系單一份,要求各蒸壓釜客戶把剩余設備在2011年5月20日前全部交付。被告主張是原告無正當理由一直拖延提貨時間而不提貨。所依據(jù)的證據(jù)是《購銷合同》、吳先科書面證明一份,發(fā)貨清單二張,貨運協(xié)議兩份,2011年2月8日被告收到設備款90萬元收據(jù)一份,租賃協(xié)議一份,經(jīng)濟損失情況說明一份,照片26張,擬證明原告無正當理由不提貨,原告于2011年2月1日給付被告的90萬元現(xiàn)金是設備款,原告所提貨物已經(jīng)使用。
橋東區(qū)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本案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合同簽訂后,雙方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購銷合同明確約定原告方第二次的付款義務是在供方技術組機需方驗收合格后付50萬元,第三次付款是在合同簽訂后半年內(nèi)付清。雙方的工作聯(lián)系函證明“技術組機”指的是所有設備全部運到原告公司,安裝調(diào)試成功且正常運行,經(jīng)原告驗收合格后付第二次款。在全部設備未運到原告公司時,被告便要求原告付清全部貨款,屬無理要求。原告所舉證據(jù)能夠證實被告提前索要合同約定的全部貨款,在原告沒有滿足被告此要求的情形下而拒絕發(fā)貨,其行為已構(gòu)成違約行為;被告所舉證據(jù)不能證明原告遲延提貨,只能證明原告已提貨物到本案庭審時原告已經(jīng)使用;合同約定原告方于2011年1月31日前交清剩余90萬元定金。原告于次日交清了90萬元現(xiàn)金,被告以回函的形式對原告遲延一天交付定金予以認可。被告出具的2011年2月8日收據(jù)存根一張,該收據(jù)存根顯示90萬元現(xiàn)金是設備款,原告對此予以否認,所以現(xiàn)金90萬元應認定為設備定金。但當事人對定金數(shù)額的約定超過了《擔保法》第九十一條之規(guī)定,應以不超過合同總價款306萬元的百分之二十即612000元為宜,在被告違約不履行主要義務的情形下,應雙倍返還。剩余的388000元應認定為預付的貨款;被告舉證(照片)證明原告收到的貨物已經(jīng)使用,原告對此予以認可,本院應予確認。應認定為被告部分履行了合同義務,被告當庭提起反訴,但未在本院指定的時間內(nèi)預交反訴案件受理費,對此,本院不予審理;原、被告雙方對原告已收到貨物的價款主張不一致,應以“設備配置表”中標明的“設備價171萬元”折算為623330元為宜;鑒于原告對已交付的貨物已使用,其價值已經(jīng)貶損,不宜返還,原告已收到的貨物仍歸原告,已收到貨物的價款從原告已付貨款和被告返還的定金中扣除即可,原告訴求的解除原被告之間2011年1月19日所簽購銷合同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六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九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原、被告于2011年1月19日簽訂的《購銷合同》于本案原告的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之日即2011年5月30日解除,原告收到的貨物歸原告所有。二、被告科海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雙倍返還原告振某公司定金1224000元扣除原告預付的貨款388000元,被告科海公司再給付原告振某公司人民幣988670元。三、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限內(nèi)給付金錢義務,則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及訴訟保全申請費37200元,由被告負擔(原告已預交,被告直接給付原告)。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雙方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二審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規(guī)定,故該合同為有效合同,各方應嚴格遵守。依據(jù)雙方的合同約定及往來函件,交貨日期應在2011年4月2日且為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自行提貨。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自行提貨于2011年4月12日、4月13日分兩次提取了部分貨物,之后雙方便不再履行合同。期間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16日的工作聯(lián)系單中要求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在5月19日前將設備余款全額交付提貨,違反了雙方購銷合同中關于結(jié)算方式及期限的約定,即“第二次在供方技術組機需方驗收合格后付50萬元,第三次半年內(nèi)付清”(2011、11月前)。故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存在違約行為。關于本案中定金條款的約定,從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看,該定金的性質(zhì)應屬違約定金,即以擔保合同的履行而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抵作價款或者收回。本案中合同明確約定首次付設備定金10萬元,其余90萬元在2011年元月31日前付清。該項關于定金條款的約定違反了《擔保法》第九十一條“定金的數(shù)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北簧显V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1日支付90萬元,違反了購銷合同約定的定金交納期限,且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出具的收據(jù)存根明確載明為設備款,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亦未提出異議,故原審認定該90萬元為設備定金,本院不予采信,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要求雙倍返還已支付的定金100萬元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該定金數(shù)額應認定為10萬元,依據(jù)定金罰則,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應雙倍返還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的設備定金20萬元。鑒于雙方的合同已部分履行,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應將剩余的設備款返還給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六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九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遂判決:一、維持張某某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1)東商初字第1524號民事判決的第一、三項;二、變更張某某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1)東商初字第1524號民事判決的第二項為,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雙倍返還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設備定金200000元,設備余款276670元,共計476670元。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69400元,由上訴人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負擔33081元,被上訴人張某某市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負擔36319元。
振某公司再審稱,90萬元是定金,而不是貨款,請求依法撤銷張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2012)張民終字第146號民事判決書,維持張某某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2)東民初字第1524號民事判決。
科海公司辯稱,90萬元是貨款,而不是定金,應維持二審判決。
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一致。另查明,原二審判決生效后,科海公司已給付振某公司476670元。
本院再審認為,振某公司支付科海公司的90萬元應認定為定金。振某公司按主合同約定雖然遲延一天支付科海公司90萬元定金,但科海公司給振某公司的2011年1月28日傳真件中已變更了主合同約定的定金給付時間,且原一審時科海公司提交的答辯狀中對變更約定支付定金的時間已予以確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九十一條的規(guī)定:定金的數(shù)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本案主合同標的為306萬元,當事人約定定金數(shù)額為100萬元,該約定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故本案定金應以不超過合同總標的306萬元的百分之二十即61.2萬元為宜。當事人雙方的工作聯(lián)系函證明,“技術組機”指的是所有設備全部運到振某公司。該設備安裝調(diào)試成功且正常運行,經(jīng)振某公司驗收合格后付第二次款。在全部設備未運到振某公司時,科海公司要求振某公司付清全部設備款,違反合同約定且拒絕發(fā)貨,科海公司的行為構(gòu)成違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故,科海公司應雙倍返還振某公司定金122.4萬元。因雙方對振某公司已收到設備款主張不一,應以“設備配置表”中標明的“設備價171萬元”折算為623330元為宜;鑒于振某公司對科海公司交付的設備已使用,不宜返還,科海公司應從振某公司支付的定金中扣除即可。原二審判決不當,應予糾正。振某公司申請再審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第九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2)張商終字第146號民事判決;
二、維持河北省張某某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1)東商初字第1524號民事判決。
一審案件受理費31280元,保全費5000元,合計36280元,由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負擔24720元,張某某振某建材有限公司負擔1156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3686.7元由鄭州科海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高向東 審判員 薛團梅 審判員 柳 瑛
書記員:吳昊 附相關法律條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qū)徖恚鞯呐袥Q、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qū)徖?,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qū)徖?,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八條: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qū)徖碓賹彴讣?,發(fā)現(xiàn)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認定事實不清的,應當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但原審人民法院便于查清事實,化解糾紛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重審;原審程序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且無法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以及其他違反法定程序不宜在再審程序中直接作出實體處理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重審。 3、《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qū)Ψ浇o付定金作為債權(quán)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shù)肿鲀r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quán)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九十一條:定金的數(shù)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