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加工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永強。
委托代理人郭金恒,山西奇政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家口市匯通煤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文強。
委托代理人李小艷,河北民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玉常,唐山市豐潤區(qū)豐潤鎮(zhèn)九洲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張家口市下花園區(qū)人民法院(2013)下商初字第69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郭金恒,被上訴人張家口市匯通煤炭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李小艷、劉玉常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公司于2011年9月22日簽訂購銷合同,原告方從被告公司購買洗煤設備,價格為1780000元。雙方約定質(zhì)保期限為一年,并由被告公司長期提供技術(shù)服務(易損件除外)。雙方還約定原告付款期限為預算定金54萬元,提貨時給付90萬元,安裝調(diào)試完成后付18萬元,余款16萬元半年內(nèi)付清,原告公司現(xiàn)仍拖欠被告公司購買洗煤設備款11萬元。被告公司交付給原告的洗煤設備設置了自動上鎖電子程序,需用密碼進行解鎖。被告對自動上鎖的時間提前進行了設定,設備設置自動上鎖程序的情況并未在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中約定,亦未向原告進行告知。洗煤設備于2013年8月7日自動上鎖后致使洗煤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直至2013年9月20日,被告才向原告告知了解鎖密碼。另查,原告方于2013年8月1日與第三方唐山市朝輝煤業(yè)有限公司簽訂煤炭購銷合同,雙方約定原告方于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每月至少向第三方公司供應洗精煤26000噸。煤炭購銷合同第八條約定,供方逾期交付煤炭的,應當每日按照逾期交付貨款的2%向需方賠付違約金,應為51.07萬元(2013年8月7日至2013年9月12日)。原告向第三方唐山市朝輝煤業(yè)有限公司實際支付違約金50萬元。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原、被告簽訂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被告在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設備鎖機密碼情況,在沒有告知原告的情況下對原告購買的設備自動上鎖,致使原告無法進行精煤生產(chǎn),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構(gòu)成違約,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應承擔違約責任。關(guān)于原告主張2013年8月7日至9月20日的停產(chǎn)損失2383155.2元,原告曾向我院申請鑒定,但原告未能向鑒定機構(gòu)提供運行記錄、賬目等證據(jù),亦未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停產(chǎn)損失,故本院對該項請求不予支持。對于原告因鎖機未能履行與第三方公司煤炭購銷合同造成的損失,原告向第三方支付了50萬元違約金,該違約金的產(chǎn)生與被告的違約行為存在因果關(guān)系。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本案中,被告雖存在違約行為,但原告方在履行與第三方公司煤炭購銷合同過程中,明知洗煤設備因上鎖無法生產(chǎn),卻未能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對于擴大部分的損失,其無權(quán)要求被告賠償。因此,對于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其向第三方公司支付50萬元違約金的損失,本院酌情支持其中的30%,即由被告公司賠償原告支付第三方違約金損失15萬元。根據(jù)《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guī)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向買受人交付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guān)單證和資料,而有關(guān)單證和資料包括“產(chǎn)品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交付設備合格證、說明書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關(guān)于機械設備安裝圖紙,原、被告雙方在合同中并未作出明確約定,原告該項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法院不予支持。關(guān)于原告要求被告開具增值稅發(fā)票的問題,因原、被告雙方在合同中并未作出明確約定,且根據(jù)相關(guān)法律的規(guī)定,只有一般納稅人才有資格開具增值稅發(fā)票,是否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由稅務機關(guān)進行認定,而納稅人是否納稅,何時納稅是受行政法律法規(guī)所調(diào)整,不受民事訴訟法所調(diào)整。本案被告是否具有開具增值稅發(fā)票的資格,是否應當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及如何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屬于稅務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業(yè)務,不屬于此案審理范圍,故本院對該項訴訟請求不作處理。原、被告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由被告公司長期提供技術(shù)服務(易損件除外),原告要求被告長期按成本價供應配件和免費提供技術(shù)服務,依照《合同法》第六十條之規(guī)定,雙方應當履行。但原告在本訴中請求的“長期”并不具體,且雙方并未詳細約定如何供應配件和提供技術(shù)服務,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項之規(guī)定,本案對此不作具體處理。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項、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加工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家口市匯通煤炭有限公司違約賠償金15萬元。二、被告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向原告張家口市匯通煤炭有限公司交付設備合格證和說明書。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000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合計35000元,由被告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加工有限公司負擔1750元,由原告張家口市匯通煤炭有限公司負擔33250元。
二審法院查明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事實相同,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二審法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設備設置密碼,上訴人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設置密碼,雖辯稱是為保證資金回籠,但確實影響了被上訴人正常使用該設備?,F(xiàn)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在沒有告知被上訴人的情況下對設備設置密碼,致使該設備無法進行正常精煤生產(chǎn),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已構(gòu)成違約,對違約產(chǎn)生的后果應承擔責任。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故對上訴人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上訴予以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上訴人山西省介休市神威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牛鵬程 審判員 王 悅 審判員 趙宏魁
書記員:梁秀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