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村民委員會(原宣化縣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
法定代表人:梁知播,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金茂,河北天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辛某某村委會)與被告王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7日立案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在審理中因案情較為復雜,于2016年11月16日轉入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辛某某村委會委托訴訟代理人蘇金茂,被告王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辛某某村委會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補償款105776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庭審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為:判決撤銷原被告簽訂的崞村鎮(zhèn)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協(xié)議書,返還原告補償款105776元。事實和理由:2016年,根據宣區(qū)政函(2016)11號《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政府關于國道112線(宣化段)征收補償標準及要求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原、被告簽訂土地及地上附作物補償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約定:征地補償費為二輪承包地2.2畝,征地補償款共計105776元。協(xié)議簽訂后,被告領取了補償款105776元。被告領取補償款后,征地協(xié)議中相關承包地有厲害關系的村民向原告提出,上述土地并非屬于被告。后經原告核查,本次政府征用上述2.2畝土地確實并非被告所承包,原告錯誤的認為是原告的土地而發(fā)放土地補償款,被告無權取得上述土地的補償款。被告沒有合法的法律依據取得土地補償款,給原告造成損失,根據《民法通則》第92條之規(guī)定,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王某某辯稱,修路征用了我的土地,征用土地時,村主任帶人到地中察看,我們也有合同,上任書記把我們的承包合同收走了,我的土地上有姓賈與姓秦的人種樹,他們領的退耕還林的錢,現在征地了,樹木的錢給了他們,征地的錢應該給我。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2016年,辛某某村委會作為甲方與王某某作為乙方簽訂崞村鎮(zhèn)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協(xié)議書,約定為推進國道112線(宣化段)公路征地拆遷工作,依據宣化區(qū)政函(2016)11號《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國道路112線(宣化段)征收補償標準及要求的通知》,甲乙雙方達成以下補償協(xié)議:征地補償費為:二輪承包地2.2畝×48080元/畝=105776元。王某某在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國道112線拆遷占地確認表中簽字,確定征占土地2.2畝,補償標準48080元/畝,補償金額105776元。上述協(xié)議書簽訂后,王某某領取了土地補償款105776元。以上事實有雙方認可的崞村鎮(zhèn)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協(xié)議書、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國道112線拆遷占地確認表在案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辛某某村委會主張被征占土地非由王某某承包,發(fā)放的土地補償款系王某某不當得利,對此由證人秦某、賈某出庭作證。王某某對辛某某的主張不認可,認為自己系該土地的承包方。對于證人證言,因證人到庭作證時明確該訴爭土地在征地時系由二人分別種樹,并領取了相應的地上附著物補償款,現兩位證人均認為土地補償款應歸自己,因本案兩位證人的證言是為自身利益而作證,顯然不具有公正性,故原告提供的人證不具有客觀性,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認為,村委會作為農村集體土地的發(fā)包方,掌握土地的性質及土地的承包情況,辛某某村委會在庭審中明確訴爭土地系辛某某村的耕地,其作為發(fā)包方確定該土地在二輪土地承包時已經由本村村民承包,訴爭土地在國道112線拆遷占地時原告明確系王某某的承包地并發(fā)放土地補償款,現辛某某村委會在本院確定的期間內并未向本院提交該土地的承包合同書,無法證明該土地并非由王某某承包,且本院到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人民政府查詢該訴爭土地的承包情況亦無法確定該土地的承包方。因為原告不能提供足以推翻其與被告簽訂的補償協(xié)議的有效證據,使其主張缺失相應事實的依托,導致原告主張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村民委員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416元,財產保全費1070元,共計3486元,由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崞村鎮(zhèn)辛某某村村民委員會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康勝強 審判員 張燕峰 審判員 郭洪濤
書記員:王海波 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