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軍
陳靜(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
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劉景臣(河北精忠致遠律師事務所)
原告張家軍。
委托代理人陳靜,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青縣周官屯工業(yè)園區(qū),組織機構代碼證號:××。
法定代表人李棟,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劉景臣,河北精忠致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家軍與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張家軍委托代理人陳靜、被告卓某公司委托代理人劉景臣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家軍訴稱,原告自2007年6月4日到被告處工作,從事機電、維修崗位。
2014年9月26日,原告工作時,因新到任的天車工操作失誤,導致天車鋼絲繩滑開,油缸掉下來砸到原告的右手,導致原告右手第四指缺失,經(jīng)滄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十級傷殘,青縣工傷保險基金處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5214.15元。
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于2015年8月2日向青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于2015年12月10日作出裁決書,裁決:1、雙方解除勞動關系;2、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3、被告和原告共同向青縣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補繳2007年6月4日至2015年9月1日社會保險費;4、駁回原告其他仲裁請求。
該委對本案事實認定不清,法律適用錯誤,原、被告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至今,被告未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且被告至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原告多次催促,仍然置之不理。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相關規(guī)定,被告具有過錯,同時被告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法,原告獲得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并要求其支付未繳納社會保險的經(jīng)濟補償金27846元,并且被告應當為原告支付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36036元,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八年半,未休年休假,被告應當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19252.5元,而因原告受傷,被告應為原告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0824元,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一、被告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27846元;二、被告支付原告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差額36036元;三、被告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19252.5元;四、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0824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起訴后,原告張家軍變更訴訟請求為:一、被告支付原告因未繳納社會保險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27846元;二、被告為原告補繳2007年6月4日至2015年9月1日社會保險;三、被告支付原告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差額36036元;四、被告支付原告未休年休假工資12835元;五、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0824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
被告卓某公司辯稱,一、同意和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理由是原告在工傷停工留薪期滿后拒不到崗工作,在被告督促的幾個月里經(jīng)常請假、曠工,被告以書面形式督促其回單位工作,原告收到督促函后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出解除合同;二、被告不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理由是原、被告雙方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事實上從2008年1月起,原、被告建立勞動關系以來,共簽訂六份勞動合同,這期間原告從未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基礎是勞動者請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再有,原告的主張已經(jīng)超出仲裁時效;三、被告是民營企業(yè),招錄的人員基本是農(nóng)民工,這些農(nóng)民工沒有繳納社會保險的基礎,且流動性較大,被告公司在為其繳納保險時,因需要扣除個人繳費部分,都被普遍拒絕,因此,被告方在發(fā)放工資的時候?qū)挝粦U納的部分發(fā)放到工資中,故原告要求補繳社會保險,應當在其工資中已經(jīng)領取的部分扣除;四、《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第二款 ?規(guī)定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由工傷保險機構支付,原告請求被告支付醫(yī)療補助金缺乏法律依據(jù);五、對原告請求的年休假,因缺乏證據(jù)支持,不應支持。
因此,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請。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遵守勞動合同的約定及相關勞動法律法規(guī)。
原告張家軍提交被告卓某公司機電維修花名冊以證實其入職時間為2007年6月4日,但該證據(jù)為復印件,被告卓某公司亦不予認可,故依據(jù)原、被告簽訂的第一份勞動合同,原告張家軍的入職時間應為2008年1月25日。
原告張家軍申請解除與被告卓某公司的勞動關系,被告卓某公司同意與原告張家軍解除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準許。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因未繳納社會保險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其解除勞動合同未事先告知被告卓某公司,故原告張家軍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為其補繳2007年6月4日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被告卓某公司未為原告張家軍繳納除工傷保險外的其他社會保險,故被告卓某公司應為原告張家軍補繳自2008年1月25日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除外)。
被告卓某公司主張應由其承擔的原告張家軍社會保險的部分已以工資的形式發(fā)放給原告張家軍,其未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故被告張家軍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應支付其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差額部分,自2008年1月25日原告張家軍到被告卓某公司處工作,至2015年9月18日離職,原、被告共簽訂六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視為原告張家軍同意與被告卓某公司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故對原告張家軍要求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部分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其在仲裁中未提出該項請求,故本院不予處理。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0824元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因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故原告張家軍要求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張家軍被鑒定為十級傷殘,被告卓某公司應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3元(3853.25元/月×4個月),原告張家軍僅要求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系對其權利的自行處分,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卓某公司認為原告張家軍停工留薪期滿后返回被告卓某公司處工作,已喪失獲得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條件,本院認為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前提為勞動合同期滿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原告張家軍已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故被告卓某公司應當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第七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二款 ?,《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六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河北省工傷保險事實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家軍與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的勞動關系。
二、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為原告張家軍繳納2008年1月25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除外),具體數(shù)額由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核定(其中個人繳納部分由原告張家軍承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三、被告卓某公司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四、駁回原告張家軍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張家軍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并于上訴期限屆滿之日起七日內(nèi)預交上訴費10元(收款單位: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河北省滄州北環(huán)支行,賬號:50×××85),逾期不交也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遵守勞動合同的約定及相關勞動法律法規(guī)。
原告張家軍提交被告卓某公司機電維修花名冊以證實其入職時間為2007年6月4日,但該證據(jù)為復印件,被告卓某公司亦不予認可,故依據(jù)原、被告簽訂的第一份勞動合同,原告張家軍的入職時間應為2008年1月25日。
原告張家軍申請解除與被告卓某公司的勞動關系,被告卓某公司同意與原告張家軍解除勞動關系,本院予以準許。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因未繳納社會保險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其解除勞動合同未事先告知被告卓某公司,故原告張家軍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為其補繳2007年6月4日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被告卓某公司未為原告張家軍繳納除工傷保險外的其他社會保險,故被告卓某公司應為原告張家軍補繳自2008年1月25日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除外)。
被告卓某公司主張應由其承擔的原告張家軍社會保險的部分已以工資的形式發(fā)放給原告張家軍,其未提交證據(jù)予以證實,故被告張家軍的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應支付其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差額部分,自2008年1月25日原告張家軍到被告卓某公司處工作,至2015年9月18日離職,原、被告共簽訂六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視為原告張家軍同意與被告卓某公司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故對原告張家軍要求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部分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其在仲裁中未提出該項請求,故本院不予處理。
原告張家軍主張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30824元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因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故原告張家軍要求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張家軍被鑒定為十級傷殘,被告卓某公司應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3元(3853.25元/月×4個月),原告張家軍僅要求被告卓某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系對其權利的自行處分,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卓某公司認為原告張家軍停工留薪期滿后返回被告卓某公司處工作,已喪失獲得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條件,本院認為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前提為勞動合同期滿或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原告張家軍已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故被告卓某公司應當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第七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二款 ?,《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六條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河北省工傷保險事實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家軍與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的勞動關系。
二、被告河北卓某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為原告張家軍繳納2008年1月25至2015年9月1日的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除外),具體數(shù)額由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核定(其中個人繳納部分由原告張家軍承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三、被告卓某公司支付原告張家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5412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四、駁回原告張家軍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張家軍承擔。
審判長:姜慶余
審判員:劉琳琳
審判員:王天
書記員:李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