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住所地:盧某縣盧某鎮(zhèn)。
負責人:張立華,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宋英玉,該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務農。
委托代理人:邢繼祥,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以下簡稱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張某某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盧某縣人民法院(2015)盧民初字第12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宋英玉和被上訴人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邢繼祥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12月29日,張某某為其所有的冀C×××××車在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處投保了商業(yè)險,其中投保機動車損失險保額155489元,車上駕駛員責任險10000元,且均不計免賠,保險期限一年。2015年4月1日14時許,張某某駕駛其所有的冀C×××××車行駛到盧某縣木井鄉(xiāng)大道上村時,因躲避行人與公路南側路樹相撞,造成張某某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經盧某交警隊認定,張某某承擔本次事故全部責任。此次事故給張某某造成的損失有:張某某受傷住院醫(yī)療費3940.06元,誤工費1600元(100月/天×16天)、伙食補助費100元(50元/天×2天)、護理費84.44元(42.22元/天×2天)、交通費200元;車損100337元,評估費3000元,施救費1500元;合計110761.5元。張某某與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就賠償數(shù)額未能達成一致故訴至法院,要求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賠償損失。
原審法院認為,張某某與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簽定的機動車交通事故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為有效合同受法律保護,雙方均應履行合同義務。張某某車肇事后,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應依合同約定對張某某的合理損失予以賠償,張某某自身所受的損失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共5924.50元,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在駕駛員責任險限額內予以賠付;張某某車輛損失包括車損100337元、評估費3000元、施救費1500元,共計104837元,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在車損險限額內予以賠付。張某某上述損失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且沒有超出責任限額,所投保險為不計免賠率,故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對張某某上述損失應予以賠付。對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辯稱的張某某車損評估過高,申請重新鑒定的意見,因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未提供足以反駁的證據(jù),故對該申請不予支持。對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辯稱的評估費不在保險合同賠償范圍內的意見,根據(jù)《保險法》規(guī)定,為確定保險標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故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該意見不予支持。遂判決,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張某某保險理賠款110761.50元。如不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514元,減半收取1257元,由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負擔。
本院認為:上訴人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與被上訴人張某某簽定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事實清楚,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關于上訴人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主張損失鑒定數(shù)額過高問題。一審中張某某提交的鑒定結論書系由盧某縣人民法院委托有鑒定資質的河北衡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作出的鑒定意見,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無證據(jù)證明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以及鑒定程序違法。該簽定結論能證明其車輛損失。故對該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結論予以采信。評估費是為查明事故車輛損失所支付的必要合理的費用。依法應由太保財險盧某支公司承擔。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上訴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514元,由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躍文 審判員 劉 京 審判員 吳從民
書記員:王秀蘭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