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沈某某。
委托代理人陳良、何川,北京市法典航艦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奕希。
委托代理人高波。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陳瑜瑋,北京市欣融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上訴人沈某某為與被上訴人張奕希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黃州民初字第009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4年12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楊華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涂建鋒、助理審判員張敏參加的合議庭,并于2015年1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沈某某的委托代理人何川,被上訴人張奕希的委托代理人高波、陳瑜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2年2月1日,沈某某向張奕希出具了兩張欠條:“欠條(招行消費易)今有張奕希(身份證號:××)通過招行(注:招商銀行)消費易貸款方式借我人民幣2,097,358.26(大寫:貳佰零玖萬柒千叁佰伍拾捌元貳角陸分)作為業(yè)務經(jīng)營之用。我承諾于2012年2月28日前歸還上述借款,否則將向張奕希承擔因為延遲還款所產(chǎn)生的全部額外支出,包括且不限于利息、罰息或滯納金。借款人沈某某(身份證號:××)簽字并按手?。荷蚰衬?012年2月1日”和“欠條今借張奕希(身份證號:xxxx)人民幣545000元(大寫伍拾肆萬伍仟元整),我承諾于2012年2月28日前歸還上述借款,否則向張奕希支付前述借款自2011年1月13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的借款利息,利率以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為準。借款人沈某某(身份證號:××)簽字并按手?。荷蚰衬?012年2月1日”。但還款期屆滿后,沈某某卻未依約償還。張奕希經(jīng)催討無果,逐具狀起訴。
另查明,2011年1月13日,沈某某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分局注冊成立了北京三方高通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方公司),沈某某為法定代表人。為公司開展經(jīng)營活動,三方公司先后與張奕希簽訂《借貸協(xié)議》和《借貸合同》,向張奕希借款。其中沈某某持張奕希招商銀行卡(消費易貸款)借款2096892.45元(截止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日,沈某某向張奕希出具欠條,承諾上述借款及另外借款545000元由其于2012年2月28日前償還。
原審認為,沈某某注冊成立三方公司后向張奕希借款作為公司經(jīng)營性資產(chǎn),其借貸主體應是張奕希與三方公司,三方公司理應向張奕希償還借款。但沈某某對三方公司的借款重新向張奕希出具了欠條,并承諾上述借款本息由其償還,三方公司應償還的債務轉移給沈某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guī)定,債務轉移應當經(jīng)債權人同意才可對債權人發(fā)生效力。本案沈某某向張奕希出具欠條,張奕希自收到欠條時即視為其同意該債務已轉移給沈某某,故沈某某應依法向張奕希償還借款的債務,并承擔約定的借款利息。沈某某在庭審中辯稱其出具欠條系受張奕希脅迫,并不是自己真實意思表示。但庭審中,沈某某并沒有就其辯稱提交充足證據(jù)證實。故其辯稱不予采信。遂判決:沈某某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向張奕希償還借款2652358元及利息401000元(以2097358.26元為本金,自2012年2月29日起以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起訴之日止;以545000元為本金,自2011年1月13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起訴之日。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
另查明:2011年7月18日,張奕希與三方公司簽訂《借貸合同》,約定由三方公司向張奕希借款20萬元用于開展經(jīng)營,期限從2011年7月12日至2012年7月11日止。該合同由張奕希和三方公司法人代表沈某某簽字并加蓋三方公司公章。2012年1月17日,張奕希與三方公司簽訂《借貸協(xié)議》,約定由張奕希以其在招商銀行辦理的消費易貸款方式向三方公司提供借款,截止2012年1月16日已出借2096892.45元。該合同由張奕希和三方公司法人代表沈某某簽字并加蓋三方公司公章。
本院認為,本案有以下幾個爭議焦點:(一)沈某某向張奕希出具欠據(jù)的效力問題。張奕希與三方公司分別于2011年7月18日和2012年1月17日簽訂兩份借款協(xié)議,該兩份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三方公司應按協(xié)議的要求向張奕希承擔還款責任。而本案中沈某某于2012年向張奕希出具兩張欠據(jù),將上述三方公司應承擔的還款責任承諾由其個人償還。對于上述兩張欠據(jù)的真實性雙方均無異議,張奕希認為憑兩張欠據(jù)應由沈某某個人承擔還款責任,而沈某某認為本案的債務沒有轉移,還款責任應由三方公司承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guī)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jīng)債權人同意”,故債務轉移是指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而且應當經(jīng)債權人同意。沈某某系三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出具欠據(jù)承諾將三方公司應承擔的還款責任由其個人償還的行為表示為:1、三方公司已同意將債務進行轉移;2、沈某某個人同意接受該筆債務。且作為債權人的張奕希收到欠條并未提出異議,故依上述規(guī)定,本案應由三方公司償還的債務轉移至沈某某承擔。至于沈某某在二審中提交三方公司的證據(jù)證明本案的債務沒有發(fā)生轉移,應由三方公司承擔責任。因該筆債務自張奕希接受沈某某出具的欠條時已經(jīng)發(fā)生轉移,本案的債權債務關系應歸于張奕希和沈某某之間。而沈某某提交的三方公司的證據(jù)系本案債務轉移之后發(fā)生的,三方公司不再是本案的債務人,與本案的債權債務已無法律關系,其再作出自愿承擔債務的意思表示,因未得到債權人的認可,不能免除沈某某應負的還款責任,故對該份證據(jù)不予采信。原審認定本案的債務發(fā)生轉移,應由沈某某承擔還款責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二)張奕希出借的資金是否是向三方公司的投資款以及本案是否涉嫌刑事犯罪應予移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上訴人沈某某上訴稱張奕希是三方公司的股東,原審忽略張奕希向三方公司投資的事情,但未提交任何證據(jù)證實,其應對該事實主張承擔不利后果,故其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沈某某上訴稱張奕希招商銀行消費易貸款屬于非法套現(xiàn)行為涉嫌刑事犯罪,應依法移送有權司法機關處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jīng)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中,發(fā)現(xiàn)與本案有牽連,但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的經(jīng)濟犯罪嫌疑線索、材料,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經(jīng)濟糾紛案件繼續(xù)審理”。因沈某某未提交證據(jù)證實張奕希招商銀行消費貸款屬于非法套現(xiàn),且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故該項理由是否成立均不影響本案的審理,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判決結果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4500元,由上訴人沈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楊 華 審 判 員 涂建鋒 代理審判員 張 敏
書記員:熊方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