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呂志剛(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
王正愷
周某某
潘亞平(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
張某勇
孔愛明(湖北希文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燕同,系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呂志剛,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正愷,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原審被告):周某某。
委托代理人:潘亞平,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勇。
委托代理人:孔愛明,湖北希文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公司)、上訴人周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張某勇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5)鄂沙洋縣民二初字第001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3月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4月6日和5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本案。
上訴人華潤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呂志剛和王正愷,上訴人周某某的委托代理人潘亞平,被上訴人張某勇及其委托代理人孔愛明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張某勇一審訴稱,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周某某稱公司于2013年承接了沙洋華潤燃氣有限公司“天然氣管道轉向穿越工程”、“湖南資興2013年度區(qū)域內中壓干支管、工商業(yè)戶及民用天然氣管道工程”,需資金周轉,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止,分六次向張某勇借款160萬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和天然氣施工材料款,并約定上述借款利率按“月息兩分計算”,并于2014年12月20日由沙洋項目部負責人周某某向張某勇立借據。
但此后華潤公司和周某某以種種理由拒不償還上述借款及利息。
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張某勇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一、華潤公司和周某某償還借款本金160萬元及利息57萬元(利息計算至2015年10月31日);二、訴訟費用由華潤公司和周某某承擔。
華潤公司和周某某未提交答辯意見。
原審查明,2014年12月20日,周某某向張某勇出具一份借條,載明:“經雙方清算借款,從2013年8月到2014年十二月,分六次借到張某勇人民幣現金(2013年8月10號壹拾萬元整,2013年10月15號叁拾萬元整,2014年1月15號肆拾萬元整,2014年4月10號貳拾萬元整,2014年7月28號叁拾萬元整,2014年12月16號叁拾萬元整),合計人民幣壹佰陸拾萬元整,小寫¥1600000.00元。
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和天燃氣施工材料款,其于之前所寫所有借條全部作廢,以本借條為準(月息為兩分計息)”,周某某在借款人處簽字,并加蓋“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沙洋項目部”公章。
張某勇提交的其銀行流水明細顯示,2013年8月17日,周某某通過ATM機向張某勇轉賬1000元,2013年9月24、9月27日分別向張某勇賬戶上轉賬存入9000元、2013年10月10日轉賬存入7000元、2014年6月30日轉賬存入20000元。
本院認為,證人劉豐陳述,其職業(yè)是經營荊門好宜家?guī)资页校?014年張某勇分三次向其借款100萬元稱有急用,其均是現金交付給張某勇,張某勇分別向其出具借條,并約定月息一分五,如果2014年底不能償還就按月息兩分計算;經查閱,張某勇向劉豐出具借條的落款時間分別為2014年1月13日、4月10日、12月15日,對應的借款金額分別為40萬元、30萬元、30萬元。
證人王賢勇陳述,2014年7月和12月其和張某勇一起到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給周某某送錢,7月份那次是說給工人發(fā)工資,具體多少錢不清楚,聽張某勇說是30萬元,用黑色方便袋裝的錢直接交給了周某某,2014年12月的某天下午,張某勇給其打電話,并接上他一起到沙洋項目部給周某某送錢,給的什么錢、什么用途、是否打借條其不清楚。
云庭珍出具的書面證明內容為,2014年8月張某勇稱其沙洋的一個朋友安裝天然氣管道需要一筆錢,要她幫忙籌錢,因此云庭珍向親戚借款,于2014年9月4日在農業(yè)銀行分兩筆取現金20萬元交給張某勇,云庭珍農業(yè)銀行賬號6228XXXX5070的交易明細能夠證明云庭珍于2014年9月4日分兩筆共計取款20萬元。
經審查,張某勇提交的其建設銀行賬戶6227XXXX0809在2013年8月及9月有較為密集的大額現金支取交易記錄。
本案訴爭借條上載明的出借時間和金額分別是:2013年8月10日10萬元,2013年10月15日30萬元,2014年1月15日40萬元,2014年4月10日20萬元,2014年7月28日30萬元,2014年12月16日30萬元。
張某勇一審主張,借條上載明的前兩次借款是自己的現金,多來源于自己銀行賬戶的取款,后面的四次是來源于劉豐的借款和其岳母云庭珍的20萬元借款,二審中稱其岳母云庭珍的20萬元款項是歸還的熊志勇借款,當時出借款項有20萬元是向熊志勇借的,熊志勇催促還款,張某勇就讓其岳母先歸還該20萬元,故在一審中主張160萬元借款中的20萬元是來源于云庭珍。
本院認為,證人劉豐的陳述,有張某勇向其出具的三張借條予以印證,與周某某出具的借條上載明的三次出借時間和金額基本一致,張某勇的建設銀行賬戶明細反映2013年8月和2013年9月該時間段該賬戶有大額的現金支取記錄,數額達到30多萬元,雖然取款金額、時間和本案借條上載明的前兩次款項出借時間和金額不能完全一致,但二審中張某勇稱出借款項中還有手中持有的部分現金,該解釋也屬合理,關于云庭珍從農業(yè)銀行賬戶取出款項20萬元,有云庭珍的農業(yè)銀行賬戶流水可以證明,云庭珍雖未出庭作證,但出具了書面證明陳述張某勇向其借款經過,張某勇對此也作出了合理解釋,綜上,張某勇對于訴爭借條上六次出借款項的來源已分別舉證證明,對于現金交付的時間和地點也作出了說明,完成了借款已實際出借的舉證責任,周某某對借款本金數額提出異議,但對于本金實際出借數額為多少不能說明,也未提交反駁證據,故對周某某的該意見不予采納,原審結合證據認定本案借款本金為160萬元正確。
關于還款數額,二審中,周某某提交2012年5月14日至2014年9月24日期間的工商銀行交易明細,2010年11月7日至2015年12月2日期間建設銀行交易明細,張某勇質證稱,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在開茶樓,其個人曾向張某勇借過錢,一般借錢就及時歸還了,與本案借條上的錢沒有關系,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周某某沒有開茶樓了,在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做工程,說欠工人工資,向張某勇借錢。
周某某稱,銀行交易明細顯示2013年8月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亦有轉賬還款,張某勇解釋稱,上述轉賬與本案借條上的款項無關,中間有臨時性的資金周轉,周某某一般及時歸還了,均沒有出具書面借據,只有在2014年12月20日之后的還款才有可能是償還的借條上的款項。
二審中,張某勇提交張云輝及尹中余的書面證明,擬證明周某某和張某勇之間有其他個人借款,上述周某某的轉賬并非歸還160萬元借條上的借款。
周某某質證稱,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質詢,兩名證人是否認識周某某不能確定。
華潤公司質證稱,上述證據不屬于新的證據,是證明周某某與張某勇之間的事情,與公司沒有關系,且與張某勇在原審時提交的證據相互矛盾。
本院認為,從借條正文內容來看,雖寫明經雙方清算借款,但該清算的內容是僅對張某勇的六次出借本金進行匯總,還是對雙方的出借金額、還款金額整體清算后,就周某某尚未歸還的款項重新立據,雙方主張不一致。
原審法院將2013年8月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賬認定為歸還本案借條上的借款利息,張某勇未提出上訴,盡管張某勇二審中稱不上訴的原因是基于訴訟成本和訴訟效率的考慮,辯稱周某某這一期間償還的系二人之間的其他個人借款,其他個人借款出于私交均沒有辦理書面借據,并提交證人書面證言予以證明。
本院認為,證人未出庭作證,證言的真實性無法審核,即使證人所述的其提供給張某勇借款屬實,該借款張某勇是否用于轉借周某某、周某某是否還款以及周某某每次轉賬是歸還的何筆借款,證人不可能知曉,故對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綜上,本院認定,2013年8月10日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款,與本案所涉的借款相關聯。
其中轉賬記錄中2015年9月3日3000元、10月7日3000元、10月14日1000元是轉賬到云庭珍賬戶,周某某主張該三筆也是歸還的張某勇本案借條上款項,理由是原審中張某勇已主張本案借條上的借款有部分是向其岳母云庭珍籌集,且云庭珍也出具了證明,故償還款項時有部分轉賬到云庭珍賬戶,本院認為,周某某的主張有理,認定上述三筆轉賬系歸還本案借條上的款項較為合理。
因周某某向本院提交的銀行賬戶信息不完整,張某勇及代理人庭審中質證稱,工商銀行賬戶明細上沒有轉出、轉入賬戶的戶名,不能反映是周某某與張某勇之間的交易往來,明細上的建設銀行賬戶是否系周某某的賬戶不能證明,明細清單上不能反映轉出款項的銀行賬戶名及賬號。
張某勇稱,若周某某能完善其提交的銀行賬戶信息,只要上面有銀行蓋章及顯示張某勇的賬號、戶名的,其認可轉賬的真實性,但周某某的轉賬與本案借條上款項無關。
張某勇和華潤公司均稱,周某某將銀行賬戶信息提供完整后,不需法院再通知其過來質證,同意由法院依法審核該證據。
庭后,周某某將其賬戶明細的信息補齊后提交,本院依法審核,其提交的工商銀行賬戶明細中,工商銀行賬號6222XXXX1562戶名為周某某,對方工商銀行賬號9558XXXX8694戶名為張某勇,其提交的建設銀行賬戶明細,系周某某建設銀行賬號6214XXXX6699的明細。
經整理周某某提交的轉賬明細,2013年8月10日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轉賬還款共計33筆,周某某建設銀行賬戶6214XXXX6699按時間順序轉出款項如下:2013年8月11日2500元,2013年8月17日1000元,2013年9月24日9000元,2013年9月27日9000元,2013年10月10日7000元,2013年12月26日5000元,2014年2月18日7000元,2014年3月15日5000元,2014年5月4日5000元,2014年5月12日3000元,2014年5月13日3000元,2014年6月16日4000元,2014年6月30日20000元,2014年8月5日4000元,2014年8月15日9000元,2014年8月20日1000元,2014年9月2日10000元,2014年11月26日500元,轉往云庭珍賬戶三筆2015年9月3日3000元、10月7日3000元、10月14日1000元,轉往張某勇賬戶2015年12月2日8000元。
周某某工商銀行賬戶6222XXXX1562按時間順序轉出款項如下:2013年9月10日7000元,10月26日9000元,10月27日9000元,12月23日9000元,2014年1月12日7000元,1月29日18000元,2月28日18000元,6月3日8000元,8月1日10000元,9月1日10000元,9月24日2000元。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認定一致。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原審是否程序嚴重違法,影響案件公正審理;2、本案所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還是華潤公司債務;3、本案借條上未償還的本金數額和利息數額為多少。
關于程序問題,華潤公司稱,其一審傳票和判決書是一起收到的,傳票和舉證通知書送達回執(zhí)上的簽收人安志敏不知道是誰,即使按照原審法院查詢的回執(zhí)信息顯示,收到開庭傳票和舉證通知書的時間為2015年11月13日,原審開庭時間是2015年11月27日,給予的答辯和舉證期限也不足15天,違反法定程序。
在庭審中另稱,原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當,應按照普通程序審理。
張某勇稱,原審程序問題,由二審法院依法審核。
本院認為,1、經查看原審送達回執(zhí),原審法院在2015年11月10日向華潤公司郵寄送達應訴通知書、起訴狀副本、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在收件單位處有“安志敏”的簽名,郵件收到日期填寫為“2015年11月13日”,此回執(zhí)顯示華潤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已收到上述法律文書。
華潤公司稱安志敏不是公司員工,收到上述舉證通知書和開庭傳票的日期與收到一審判決書的日期一致,原審判決書是公司員工王正愷從快遞員處直接簽收,開庭傳票和舉證通知書是有人塞進王正愷辦公室門縫才收到。
華潤公司的上述主張沒有證據證明,即使所述屬實,也是其公司內部管理問題,因判決書和開庭傳票的郵寄送達地址均是公司住所地,收件人系公司法定代表人,法院只能以郵件回執(zhí)查詢信息為準,故能夠認定華潤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收到開庭傳票、舉證通知書等,原審法院缺席審理并無不當。
2、關于一審適用簡易程序是否不當,法律規(guī)定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而對于具體個案是否屬于上述規(guī)定的案件類型法院有裁量權,故原審法院決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并無不當。
3、關于舉證期限,從2015年11月13日至原審開庭日2015年11月27日,已滿14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九條 ?規(guī)定:“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該條規(guī)定了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時限定一審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不得少于15日,但對于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簡易程序相對普通程序而言,適用的是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案件,法律規(guī)定的審理期限較普通程序要短,僅三個月,故在確定舉證期限時亦更靈活,原審給予14天舉證期限并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
華潤公司另主張,張某勇涉嫌非法集資,周某某亦主張,張某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原審法院在立案后應裁定駁回起訴,將涉嫌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線索材料移送至偵查機關。
張某勇稱,錢都是周某某要求張某勇幫忙籌借的,用于項目資金周轉,即使違法也是周某某違法,況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中的該公眾應該是指不特定的對象,而本案中張某勇僅是應周某某的要求向自己的幾個朋友籌借資金,并不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本院認為,案件是否涉嫌非法集資或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法院有審查決定權,結合當事人的陳述以及本案證據和相關事實,尚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中的裁定駁回起訴、移送偵查機關的情形。
關于第二個焦點,本案所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還是華潤公司債務,張某勇主張,周某某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借款是用于沙洋項目部天然氣施工工程的材料購置以及工人工資支付,交付借款時也在沙洋項目部的辦公地址交付,周某某在向張某勇借款時也向張某勇表明自己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并向張某勇出示了相關證據,即本案一審中張某勇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華潤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工作聯系函、施工合同、買賣合同等,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是代表華潤公司借款。
周某某主張,案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借條的真實出具時間是2015年8月,借條上的落款時間和內容均按照張某勇的要求所寫,以前的借條上沒有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后來換的借條才加蓋沙洋項目部的印章。
張某勇提交的上述材料不足以證明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反而證明張某勇明知不是為華潤公司借款。
張某勇有公司賬戶的開戶資料,但出借款項并未打到公司賬戶,周某某的身份僅是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項目章也僅用于竣工資料和工程決算,補充協議和施工協議里面的結算條款也充分證明周某某系工程分包人,與華潤公司是獨立的兩個民事主體,張某勇應該明知周某某的身份。
華潤公司主張,案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理由如下:1、主觀方面,周某某已經明確表示借款是個人行為。
2、華潤公司沒有收到張某勇的款項,且張某勇本身有華潤公司賬號。
3、張某勇和周某某從2010年就開始有借款往來,直到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與華潤公司沒有任何關系,故借款理由不能成立。
4、借條上所顯示的6次借款時間點,華潤公司有銀行賬戶證明,華潤公司沒有民間小額高息借款的動因。
5、周某某本人的情況說明對整個借款過程進行了還原描述,特別是早期借款與華潤公司沒有關系。
6、本案借條上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章是假的,并且所有與華潤公司有關的借款證據也僅僅憑一個無力的假章,不能形成證據鏈。
7、按照一般理解,分包工程、外包公司、項目部的承包人的概念與發(fā)包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絕不可能由發(fā)包方承擔個人借款。
8、結合一審庭審筆錄,以及張某勇所出具的許可證、授權書等證據,從時間、行為、借款理由等均不能體現出華潤公司對此借款有授權,也不能體現出可以理解為華潤公司的借款。
二審中,華潤公司提交以下證據材料:1、2014年度、2015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名單資料,擬證明華潤集團規(guī)模宏大,資金雄厚,不需要向民間高利借貸,張某勇所述請求脫離客觀現實。
2、華潤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鄭州隴西支行賬號存款余額證明單據5張,擬證明在張某勇訴稱的借款日,華潤公司自身賬戶有幾百萬的流動資金可以使用,不用去借高利貸,沒有該需求。
3、本案一審法院庭審筆錄,擬證明張某勇在7、8年前就認識周某某,知道周某某是開茶樓的,構不成表見代理的基礎條件。
4、周某某《情況說明》2頁及《錄音》一份,擬證明張某勇同周某某之間是私人之間的債務糾紛,且發(fā)生在2012年之前,即周某某承攬勞務工程之前,該債務與華潤公司無關,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中所述前六次借款均是張某勇和周某某簽署,之前的借條上沒有沙洋項目部印章。
5、2010年至2013年周某某銀行賬戶交易流水明細,擬證明張某勇與周某某的借款關系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和持續(xù),在此時間點,周某某還沒有給華潤公司做過工程,與公司沒有關系,故一審法院認定的周某某代表華潤公司借款錯誤。
6、張某勇在一審時提供的華潤公司在人民銀行的“開戶許可證”一份,擬證明張某勇有華潤公司的銀行賬號,但借款沒有打入公司賬號,張某勇的主張不合邏輯。
7、張某勇在一審中提交的《沙洋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復印件一份,及華潤公司提交的《沙洋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和《京山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原件各一份,擬證明: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上所顯示的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模與華潤公司真實印模不一致,借據上的印章是假的,且印鑒的適用范圍僅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張某勇明知此印鑒用于借款行為無效,沙洋項目部不具有獨立法人主體資格,無民事行為能力,對外不能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8、周某某和劉小平《協議書》一份,擬證明:2014年9月25日,周某某和劉小平簽訂協議書,周某某已無權再做沙洋、京山、鐘祥等項目工程,相關業(yè)務均由劉小平負責處理,周某某已無權再使用“沙洋項目部印章”,印證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上的沙洋項目部印章虛假。
9、張某勇一審提交的沙洋項目部第一施工隊《內部施工協議》和資興項目部《內部施工協議》原件,擬證明:周某某是“沙洋項目部第一施工隊”的負責人,僅負責沙洋燃氣工程內部施工任務,提供的是勞務服務,不能證明周某某向張某勇借款系代理行為。
10、原審法院對張某勇及其代理人孔愛明的《詢問筆錄》,擬證明:張某勇在2012年之前就同周某某之間有往來,知道周某某同華潤公司是掛靠關系,周某某提供的是勞務服務,張某勇僅僅是“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將華潤公司拉進來,而一審法院直接判決華潤公司承擔支付責任,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也有違當事人意志。
張某勇對上述證據質證稱,證據1與本案沒有關聯性,500強企業(yè)與對外是否欠債沒有必然聯系,不能達到證明目的;證據2不能證明在借條所載時間公司不需要借款,不能達到證明目的;證據3我方庭審筆錄中的陳述均是據實陳述,周某某在七八年之前開茶樓不能代表之后其不能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證據4,周某某本身就是本案當事人,其所作證言不能采信,作為當事人,其本人理應到庭陳述案件事實,其出具的說明和錄音不能構成證據。
況且周某某陳述的均是2012年之前的借款,與本案2013年8月之后的借款沒有關聯性。
周某某陳述在換據之前的借條沒有加蓋印章是虛假的,匯總之前的借條也是加蓋了印章的;證據5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是本案所涉借條借款發(fā)生之前的事情,關于2013年9月27日的借款,張某勇在一審也已提交證據,作為周某某向張某勇支付利息的憑證;證據6開戶許可證,張某勇在原審中已提交,予以證明周某某系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款未打到公司賬戶的原因應由周某某回答;證據7印鑒領取登記表上簽發(fā)人和時間都沒有填寫,該證據是否真實不能確定,領取人周某某的簽名不確定是否系后來添加,該證據可能是二上訴人偽造,并不能證明借條上加蓋的印章虛假;證據8中劉小平的身份不清楚,也不能以周某某與劉小平個人之間的協議來終止周某某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的身份;證據9是張某勇在原審中提交的證據之一,結合一審中的其他證據能夠證明周某某借款是代表華潤公司的職務行為,故不能達到華潤公司的證明目的;證據10是張某勇的陳述,只是證明張某勇和周某某認識的時間和過程,周某某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因工程資金短缺找朋友借款合乎情理,該證據亦不能達到華潤公司的證明目的。
周某某對華潤公司提交的證據不持異議。
本院認為,對于華潤公司提交的證據1、2、3,張某勇的異議成立,上述證據不能證明公司是否有債務,對此不予采信;對于證據4周某某的書面說明和錄音,實際上屬于當事人周某某的陳述,對于其陳述的借條真實出具時間為2015年8月、借條書寫內容系按照張某勇的要求書寫、之前的借條上未加蓋沙洋項目部印章內容,張某勇均不認可,周某某也未提交其他證據證實,對此不予采信,對于借條上加蓋的印章是否虛假及是否影響本案的處理,在后文說理部分詳述;證據5只能證明在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與張某勇個人之間有借貸關系,不能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帐呛涡再|,對此不予采信;證據6開戶許可證表明張某勇的借款未打到公司賬戶,但該證據并不能證明公司未借款,對此證據不予采信,公司是否借款應結合債權憑證、借款用途、借款合意等其他因素綜合認定;證據7,關于印章是否虛假、印章的使用范圍及是否影響本案處理,在后文說理部分詳述;證據8,張某勇的異議成立,該證據不能達到證明目的,對此不予采信;證據9系張某勇在原審中提交的證據材料,華潤公司二審中將此作為證據提交,實際是對該證據提出的反駁意見,認為張某勇提交的該證據不能達到周某某代表華潤公司借款的證明目的,本院認為,兩份協議僅是張某勇提交證據中的一部分,對于周某某是否代表華潤公司借款,將結合其他證據綜合認定;證據10系原審法院對張某勇及其代理人所作詢問筆錄,華潤公司據此主張公司不應承擔責任,認為判令公司承擔責任有違張某勇意志,經查閱筆錄,張某勇及其代理人在詢問筆錄中并未放棄要求公司承擔責任,至于公司是否承擔責任,應由法院依法認定。
本院認為,認定借款是何種性質,應結合借貸雙方合意、借款時間、借款用途等綜合判斷。
1、首先,從款項的用途和雙方合意來看,借條載明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和天然氣施工材料款,借款人處有周某某的簽名,并加蓋有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據此可以認定雙方當時合意出借款項的用途是用于華潤公司項目工程的工人工資支付和施工材料的購置。
周某某和華潤公司辯稱,該款項實際上并非用于華潤公司工程建設,而是歸還了周某某之前向他人的借款,該主張沒有證據證明,況且借貸雙方對于出借款項的用途是何種意思表示應以出借款項當時為準。
張某勇主張出借款項時,周某某稱自己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經理,因資金緊張,無力支付工人工資和工程施工材料款,故向其借款,當時周某某借款時向其提交了《授權委托書》、《工作聯系函》、通訊錄、《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合同審批表》、《表箱設備買賣合同》、《內部施工協議》、工人工資發(fā)放確認單和工資欠款明細表等,以證明周某某系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身份,借款要用于發(fā)放工人工資等工程建設。
周某某在二審中認可,上述材料系借款時向張某勇提供。
本院認為,周某某在借款時向張某勇提交的上述材料,證明了周某某的身份,從上述證據內容來看,周某某既是華潤公司京山、鐘祥、沙洋項目部及該公司其他項目部施工負責人,又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授權代表及委托代理人對外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及設備采購合同,同時通訊錄還顯示周某某為華潤公司襄陽項目部片區(qū)副經理,即公司內部員工身份。
張某勇通過審閱上述資料,有足夠理由相信周某某的上述借款行為是職務行為,是代表華潤公司向其借款,用于支付華潤公司相關項目的工人工資和工程施工材料購置。
2、關于借條上加蓋的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是否虛假。
本院認為,借條上的印章是否虛假,僅有周某某的陳述,沒有其他證據予以證明,華潤公司稱可以和其他合同原件上的沙洋項目部印章進行肉眼比對,并向本院申請對印章進行鑒定,稱若法院能夠通過比對認定印章虛假,其就不再要求鑒定,如不能比對辨別真假,其向本院申請鑒定印章的真實性。
本院經比對,借條上的印章與印鑒領取登記表和其他合同原件上的印章相似度較高,僅憑比對難以辨別真假。
退一步講,即使加蓋的印章確系周某某所述,系其私刻,并非其從華潤公司領取的沙洋項目部原章,但周某某當初在借據上加蓋印章時,并未告知張某勇加蓋的印章虛假,張某勇不可能會知道印章虛假一事,印章鑒定的結果,并不影響當初張某勇對周某某身份的相信,也不影響當初張某勇對周某某系代表華潤公司向其借款的相信,故印章鑒定結果不影響本案的處理,并無鑒定必要。
3、關于印章是否僅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周某某是否系超范圍使用印章,周某某在借條上加蓋印章以及代表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借款的行為是否超越了其代理權限,張某勇是否明知周某某超越代理權限。
本院認為,關于印章的使用范圍僅是華潤公司內部規(guī)定,從周某某向張某勇借款時提交的材料來看,該印章也被用于施工合同的簽訂以及設備采購合同的簽訂等,并不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周某某和華潤公司主張,張某勇明知周某某超范圍使用印章、明知周某某不具有代表公司向外借款的代理權限仍向其借款,理由不能成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表見代理的規(guī)定,即使周某某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但相對人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有代理權,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是代表華潤公司借款,該代理行為應屬有效。
綜上,原審判令由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償還借條上的款項正確,二審予以維持。
關于第三個焦點欠付本金和利息的數額,原審是將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賬算作支付本案借款利息,將六筆借款分別自出借之日開始計算的應付總利息扣減周某某的總轉賬數額從而算得欠付利息,周某某二審中對此計算方式提出異議,對于其還款,認為應按約定分段計算利息,超過應付利息多轉賬的部分扣減本金,該主張應屬周某某對其轉賬還款的性質和清償順序作的解釋,雙方約定的月息兩分即年息24%,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按約定的月息兩分來分段計算利息,每次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扣減本金。
2013年8月11日,周某某轉賬還款數額為2500元,因同年8月10日張某勇出借本金10萬元,故1天的利息為:100000×2%÷30,為67元。
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2433元應從10萬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7567元,以此本金數額,按月息兩分從2013年8月11日計算至同年8月17日,6天的利息為:97567×2%÷30×6,為390元。
8月17日轉賬數額為1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610元應從9756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6957元,以此本金數額,按月息兩分從8月17日計算至下次工商銀行轉賬還款的9月10日,24天的利息為:96957×2%÷30×24,為1551元。
2013年9月10日轉賬還款的數額為7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5449元從9695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1508元,計算至下次轉賬還款日期即2013年9月24日為14天,按月息兩分計算,利息為854元。
9月24日轉賬還款9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8146元從91508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3362元,按前述方法,計算至9月27日,利息為167元,9月27日轉賬還款數額為9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8833元從8336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4529元,計算至10月10日,利息為646元,10月10日轉賬還款7000元,多出的6354元從74529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8175元,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二次出借30萬元本金的日期即2013年10月15日,利息為227元。
2013年10月15日,原本金68175元加上該天出借的本金30萬元,本金總額變?yōu)?68175元,算至2013年10月26日,共計11天,利息為2700元。
2013年10月26日轉賬還款9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227元和2700元,多出的6073元應從368175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62102元,算至10月27日,1天的利息為241元。
10月27日轉賬還款9000元,多出的8759元,從36210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53343元,算至2013年12月23日,57天的利息為13427元,12月23日轉賬還款9000元,欠付利息4427元。
自12月23日算至12月26日,3天的利息為707元,12月26日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427元和707元,欠付利息134元。
以353343元為本金基數,自2013年12月26日按月息兩分計算至2014年1月12日,計17天,利息為4005元,2014年1月12日轉賬還款7000元,扣減應付的利息4005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134元,多出的2861元從353343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50482元,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三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1月15日,3天的利息為701元,由于2014年1月15日出借本金40萬元,加之原本金350482元,自此本金總額變?yōu)?50482元,算至2014年1月29日,14天的利息為7004元,1月29日轉賬還款1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7004元和701元,多出的10295元從75048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40187元,計算至2014年2月18日,20天的利息為9869元。
2月18日當天轉賬還款7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9869元,欠付利息2869元。
繼續(xù)算至2月28日,10天的利息為4935元,該天轉賬還款1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935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869元,多出的10196元從74018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29991元,以此為基數,計算至2014年3月15日,15天的利息為7300元,3月15日當天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付利息7300元,欠付利息2300元。
繼續(xù)以729991元為本金基數,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四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4月10日,26天的利息為12653元,因4月10日出借本金20萬,本金總額自此變?yōu)?29991元,自4月10日算至5月4日,24天的利息為14880元,5月4日當天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2653元和14880元以及前述欠付的利息2300元后,5月4日當天仍欠付利息24883元。
繼續(xù)計算至5月12日,8天的利息為4960元,5月12日轉賬還款3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96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4883元后,仍欠付利息26793元。
繼續(xù)計算至5月13日,1天的利息為620元,5月13日當天轉賬還款3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62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6793元后,仍欠付利息24413元。
繼續(xù)計算至6月3日,21天的利息為13020元,6月3日轉賬還款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302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4413元后,仍欠付利息29433元。
繼續(xù)計算至6月16日,13天的利息為8060元,6月16日轉賬還款4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806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9433元后,仍欠付利息33493元。
繼續(xù)算至6月30日,14天的利息為8680元,6月30日轉賬還款20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868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33493元后,仍欠付利息22173元。
以本金929991元,繼續(xù)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五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7月28日,共計28天利息為17360元,7月28日出借本金30萬,自此本金總額變?yōu)?229991元,以此為本金基數,自7月28日繼續(xù)計算至8月1日,4天的利息為3280元,8月1日當天轉賬還款10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7360元和3280元以及前述欠付的利息22173元后,仍欠付利息32813元。
自8月1日之后至9月1日,共計還款四筆計24000元(8月5日4000元、8月15日9000元、8月20日1000元、9月1日10000元),此時前述欠付的利息還沒償還完畢,不存在抵扣本金,故這一期間的利息計算應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按月息兩分計算31天,利息為15093元。
8月1日之后至9月1日期間已支付的利息總額為24000元,扣減這一期間應付利息15093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32813元,截止9月1日轉賬還款后,仍欠付利息23906元。
9月1日之后至同年2014年11月26日,這一期間轉賬還款三筆共計12500元(9月2日10000元、9月24日2000元、11月26日500元),此期間前述欠付利息未償還完畢,不存在抵扣本金,故仍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計息,這一期間共計86天的利息為70519元,用這一期間已轉賬還款數額12500元,扣減這一期間的應付利息70519元以及前述欠付利息23906元后,截止2014年11月26日轉賬還款后,仍欠付利息81925元。
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自2014年11月26日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六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12月16日,共計20天的利息為16400元,12月16日出借款項30萬元,加之原本金1229991元,本金總額變?yōu)?529991元,以此為基數,自2014年12月16日算至2015年9月3日,共計261天的利息為266218元。
自2014年11月26日后至2015年12月2日,轉賬還款四筆共計15000元(2015年9月3日3000元、2015年10月7日3000元、2015年10月14日1000元、2015年12月2日8000元)。
因張某勇在原審起訴時僅請求計算利息至2015年10月31日,自2015年9月3日至2015年10月31日,周某某將前述欠付的利息未償還完畢,故不存在抵扣本金,應以1529991元為本金基數,按月息兩分計算,共計58天的利息為59160元。
故欠付利息數額應為:15000元-16400元-266218元-59160元-81925元=-408703元。
上述借款本金1529991元以及欠付利息408703元應由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償還。
綜上,由于二審中周某某提交轉賬還款明細,導致本院對借條上未還本金和利息數額的認定與原審不一致,本院予以改判。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撤銷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5)鄂沙洋縣民二初字第00150號民事判決;
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張某勇借款本金1529991元及利息408703元;
駁回張某勇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第二項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3288元,由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負擔11872元,張某勇負擔141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4160元,由華潤公司負擔10792元,周某某負擔10792元,張某勇負擔2576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證人劉豐陳述,其職業(yè)是經營荊門好宜家?guī)资页校?014年張某勇分三次向其借款100萬元稱有急用,其均是現金交付給張某勇,張某勇分別向其出具借條,并約定月息一分五,如果2014年底不能償還就按月息兩分計算;經查閱,張某勇向劉豐出具借條的落款時間分別為2014年1月13日、4月10日、12月15日,對應的借款金額分別為40萬元、30萬元、30萬元。
證人王賢勇陳述,2014年7月和12月其和張某勇一起到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給周某某送錢,7月份那次是說給工人發(fā)工資,具體多少錢不清楚,聽張某勇說是30萬元,用黑色方便袋裝的錢直接交給了周某某,2014年12月的某天下午,張某勇給其打電話,并接上他一起到沙洋項目部給周某某送錢,給的什么錢、什么用途、是否打借條其不清楚。
云庭珍出具的書面證明內容為,2014年8月張某勇稱其沙洋的一個朋友安裝天然氣管道需要一筆錢,要她幫忙籌錢,因此云庭珍向親戚借款,于2014年9月4日在農業(yè)銀行分兩筆取現金20萬元交給張某勇,云庭珍農業(yè)銀行賬號6228XXXX5070的交易明細能夠證明云庭珍于2014年9月4日分兩筆共計取款20萬元。
經審查,張某勇提交的其建設銀行賬戶6227XXXX0809在2013年8月及9月有較為密集的大額現金支取交易記錄。
本案訴爭借條上載明的出借時間和金額分別是:2013年8月10日10萬元,2013年10月15日30萬元,2014年1月15日40萬元,2014年4月10日20萬元,2014年7月28日30萬元,2014年12月16日30萬元。
張某勇一審主張,借條上載明的前兩次借款是自己的現金,多來源于自己銀行賬戶的取款,后面的四次是來源于劉豐的借款和其岳母云庭珍的20萬元借款,二審中稱其岳母云庭珍的20萬元款項是歸還的熊志勇借款,當時出借款項有20萬元是向熊志勇借的,熊志勇催促還款,張某勇就讓其岳母先歸還該20萬元,故在一審中主張160萬元借款中的20萬元是來源于云庭珍。
本院認為,證人劉豐的陳述,有張某勇向其出具的三張借條予以印證,與周某某出具的借條上載明的三次出借時間和金額基本一致,張某勇的建設銀行賬戶明細反映2013年8月和2013年9月該時間段該賬戶有大額的現金支取記錄,數額達到30多萬元,雖然取款金額、時間和本案借條上載明的前兩次款項出借時間和金額不能完全一致,但二審中張某勇稱出借款項中還有手中持有的部分現金,該解釋也屬合理,關于云庭珍從農業(yè)銀行賬戶取出款項20萬元,有云庭珍的農業(yè)銀行賬戶流水可以證明,云庭珍雖未出庭作證,但出具了書面證明陳述張某勇向其借款經過,張某勇對此也作出了合理解釋,綜上,張某勇對于訴爭借條上六次出借款項的來源已分別舉證證明,對于現金交付的時間和地點也作出了說明,完成了借款已實際出借的舉證責任,周某某對借款本金數額提出異議,但對于本金實際出借數額為多少不能說明,也未提交反駁證據,故對周某某的該意見不予采納,原審結合證據認定本案借款本金為160萬元正確。
關于還款數額,二審中,周某某提交2012年5月14日至2014年9月24日期間的工商銀行交易明細,2010年11月7日至2015年12月2日期間建設銀行交易明細,張某勇質證稱,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在開茶樓,其個人曾向張某勇借過錢,一般借錢就及時歸還了,與本案借條上的錢沒有關系,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周某某沒有開茶樓了,在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做工程,說欠工人工資,向張某勇借錢。
周某某稱,銀行交易明細顯示2013年8月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亦有轉賬還款,張某勇解釋稱,上述轉賬與本案借條上的款項無關,中間有臨時性的資金周轉,周某某一般及時歸還了,均沒有出具書面借據,只有在2014年12月20日之后的還款才有可能是償還的借條上的款項。
二審中,張某勇提交張云輝及尹中余的書面證明,擬證明周某某和張某勇之間有其他個人借款,上述周某某的轉賬并非歸還160萬元借條上的借款。
周某某質證稱,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均有異議,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質詢,兩名證人是否認識周某某不能確定。
華潤公司質證稱,上述證據不屬于新的證據,是證明周某某與張某勇之間的事情,與公司沒有關系,且與張某勇在原審時提交的證據相互矛盾。
本院認為,從借條正文內容來看,雖寫明經雙方清算借款,但該清算的內容是僅對張某勇的六次出借本金進行匯總,還是對雙方的出借金額、還款金額整體清算后,就周某某尚未歸還的款項重新立據,雙方主張不一致。
原審法院將2013年8月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賬認定為歸還本案借條上的借款利息,張某勇未提出上訴,盡管張某勇二審中稱不上訴的原因是基于訴訟成本和訴訟效率的考慮,辯稱周某某這一期間償還的系二人之間的其他個人借款,其他個人借款出于私交均沒有辦理書面借據,并提交證人書面證言予以證明。
本院認為,證人未出庭作證,證言的真實性無法審核,即使證人所述的其提供給張某勇借款屬實,該借款張某勇是否用于轉借周某某、周某某是否還款以及周某某每次轉賬是歸還的何筆借款,證人不可能知曉,故對證人證言不予采信。
綜上,本院認定,2013年8月10日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款,與本案所涉的借款相關聯。
其中轉賬記錄中2015年9月3日3000元、10月7日3000元、10月14日1000元是轉賬到云庭珍賬戶,周某某主張該三筆也是歸還的張某勇本案借條上款項,理由是原審中張某勇已主張本案借條上的借款有部分是向其岳母云庭珍籌集,且云庭珍也出具了證明,故償還款項時有部分轉賬到云庭珍賬戶,本院認為,周某某的主張有理,認定上述三筆轉賬系歸還本案借條上的款項較為合理。
因周某某向本院提交的銀行賬戶信息不完整,張某勇及代理人庭審中質證稱,工商銀行賬戶明細上沒有轉出、轉入賬戶的戶名,不能反映是周某某與張某勇之間的交易往來,明細上的建設銀行賬戶是否系周某某的賬戶不能證明,明細清單上不能反映轉出款項的銀行賬戶名及賬號。
張某勇稱,若周某某能完善其提交的銀行賬戶信息,只要上面有銀行蓋章及顯示張某勇的賬號、戶名的,其認可轉賬的真實性,但周某某的轉賬與本案借條上款項無關。
張某勇和華潤公司均稱,周某某將銀行賬戶信息提供完整后,不需法院再通知其過來質證,同意由法院依法審核該證據。
庭后,周某某將其賬戶明細的信息補齊后提交,本院依法審核,其提交的工商銀行賬戶明細中,工商銀行賬號6222XXXX1562戶名為周某某,對方工商銀行賬號9558XXXX8694戶名為張某勇,其提交的建設銀行賬戶明細,系周某某建設銀行賬號6214XXXX6699的明細。
經整理周某某提交的轉賬明細,2013年8月10日之后,周某某向張某勇轉賬還款共計33筆,周某某建設銀行賬戶6214XXXX6699按時間順序轉出款項如下:2013年8月11日2500元,2013年8月17日1000元,2013年9月24日9000元,2013年9月27日9000元,2013年10月10日7000元,2013年12月26日5000元,2014年2月18日7000元,2014年3月15日5000元,2014年5月4日5000元,2014年5月12日3000元,2014年5月13日3000元,2014年6月16日4000元,2014年6月30日20000元,2014年8月5日4000元,2014年8月15日9000元,2014年8月20日1000元,2014年9月2日10000元,2014年11月26日500元,轉往云庭珍賬戶三筆2015年9月3日3000元、10月7日3000元、10月14日1000元,轉往張某勇賬戶2015年12月2日8000元。
周某某工商銀行賬戶6222XXXX1562按時間順序轉出款項如下:2013年9月10日7000元,10月26日9000元,10月27日9000元,12月23日9000元,2014年1月12日7000元,1月29日18000元,2月28日18000元,6月3日8000元,8月1日10000元,9月1日10000元,9月24日2000元。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認定一致。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原審是否程序嚴重違法,影響案件公正審理;2、本案所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還是華潤公司債務;3、本案借條上未償還的本金數額和利息數額為多少。
關于程序問題,華潤公司稱,其一審傳票和判決書是一起收到的,傳票和舉證通知書送達回執(zhí)上的簽收人安志敏不知道是誰,即使按照原審法院查詢的回執(zhí)信息顯示,收到開庭傳票和舉證通知書的時間為2015年11月13日,原審開庭時間是2015年11月27日,給予的答辯和舉證期限也不足15天,違反法定程序。
在庭審中另稱,原審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當,應按照普通程序審理。
張某勇稱,原審程序問題,由二審法院依法審核。
本院認為,1、經查看原審送達回執(zhí),原審法院在2015年11月10日向華潤公司郵寄送達應訴通知書、起訴狀副本、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在收件單位處有“安志敏”的簽名,郵件收到日期填寫為“2015年11月13日”,此回執(zhí)顯示華潤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已收到上述法律文書。
華潤公司稱安志敏不是公司員工,收到上述舉證通知書和開庭傳票的日期與收到一審判決書的日期一致,原審判決書是公司員工王正愷從快遞員處直接簽收,開庭傳票和舉證通知書是有人塞進王正愷辦公室門縫才收到。
華潤公司的上述主張沒有證據證明,即使所述屬實,也是其公司內部管理問題,因判決書和開庭傳票的郵寄送達地址均是公司住所地,收件人系公司法定代表人,法院只能以郵件回執(zhí)查詢信息為準,故能夠認定華潤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收到開庭傳票、舉證通知書等,原審法院缺席審理并無不當。
2、關于一審適用簡易程序是否不當,法律規(guī)定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而對于具體個案是否屬于上述規(guī)定的案件類型法院有裁量權,故原審法院決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并無不當。
3、關于舉證期限,從2015年11月13日至原審開庭日2015年11月27日,已滿14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九條 ?規(guī)定:“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該條規(guī)定了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時限定一審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不得少于15日,但對于簡易程序的舉證期限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簡易程序相對普通程序而言,適用的是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案件,法律規(guī)定的審理期限較普通程序要短,僅三個月,故在確定舉證期限時亦更靈活,原審給予14天舉證期限并未違反法律規(guī)定。
華潤公司另主張,張某勇涉嫌非法集資,周某某亦主張,張某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原審法院在立案后應裁定駁回起訴,將涉嫌非法集資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線索材料移送至偵查機關。
張某勇稱,錢都是周某某要求張某勇幫忙籌借的,用于項目資金周轉,即使違法也是周某某違法,況且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中的該公眾應該是指不特定的對象,而本案中張某勇僅是應周某某的要求向自己的幾個朋友籌借資金,并不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本院認為,案件是否涉嫌非法集資或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法院有審查決定權,結合當事人的陳述以及本案證據和相關事實,尚不符合上述規(guī)定中的裁定駁回起訴、移送偵查機關的情形。
關于第二個焦點,本案所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還是華潤公司債務,張某勇主張,周某某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借款是用于沙洋項目部天然氣施工工程的材料購置以及工人工資支付,交付借款時也在沙洋項目部的辦公地址交付,周某某在向張某勇借款時也向張某勇表明自己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并向張某勇出示了相關證據,即本案一審中張某勇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華潤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工作聯系函、施工合同、買賣合同等,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是代表華潤公司借款。
周某某主張,案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借條的真實出具時間是2015年8月,借條上的落款時間和內容均按照張某勇的要求所寫,以前的借條上沒有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后來換的借條才加蓋沙洋項目部的印章。
張某勇提交的上述材料不足以證明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反而證明張某勇明知不是為華潤公司借款。
張某勇有公司賬戶的開戶資料,但出借款項并未打到公司賬戶,周某某的身份僅是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項目章也僅用于竣工資料和工程決算,補充協議和施工協議里面的結算條款也充分證明周某某系工程分包人,與華潤公司是獨立的兩個民事主體,張某勇應該明知周某某的身份。
華潤公司主張,案涉?zhèn)鶆帐侵苣衬硞€人債務,理由如下:1、主觀方面,周某某已經明確表示借款是個人行為。
2、華潤公司沒有收到張某勇的款項,且張某勇本身有華潤公司賬號。
3、張某勇和周某某從2010年就開始有借款往來,直到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與華潤公司沒有任何關系,故借款理由不能成立。
4、借條上所顯示的6次借款時間點,華潤公司有銀行賬戶證明,華潤公司沒有民間小額高息借款的動因。
5、周某某本人的情況說明對整個借款過程進行了還原描述,特別是早期借款與華潤公司沒有關系。
6、本案借條上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章是假的,并且所有與華潤公司有關的借款證據也僅僅憑一個無力的假章,不能形成證據鏈。
7、按照一般理解,分包工程、外包公司、項目部的承包人的概念與發(fā)包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絕不可能由發(fā)包方承擔個人借款。
8、結合一審庭審筆錄,以及張某勇所出具的許可證、授權書等證據,從時間、行為、借款理由等均不能體現出華潤公司對此借款有授權,也不能體現出可以理解為華潤公司的借款。
二審中,華潤公司提交以下證據材料:1、2014年度、2015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名單資料,擬證明華潤集團規(guī)模宏大,資金雄厚,不需要向民間高利借貸,張某勇所述請求脫離客觀現實。
2、華潤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鄭州隴西支行賬號存款余額證明單據5張,擬證明在張某勇訴稱的借款日,華潤公司自身賬戶有幾百萬的流動資金可以使用,不用去借高利貸,沒有該需求。
3、本案一審法院庭審筆錄,擬證明張某勇在7、8年前就認識周某某,知道周某某是開茶樓的,構不成表見代理的基礎條件。
4、周某某《情況說明》2頁及《錄音》一份,擬證明張某勇同周某某之間是私人之間的債務糾紛,且發(fā)生在2012年之前,即周某某承攬勞務工程之前,該債務與華潤公司無關,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中所述前六次借款均是張某勇和周某某簽署,之前的借條上沒有沙洋項目部印章。
5、2010年至2013年周某某銀行賬戶交易流水明細,擬證明張某勇與周某某的借款關系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經開始和持續(xù),在此時間點,周某某還沒有給華潤公司做過工程,與公司沒有關系,故一審法院認定的周某某代表華潤公司借款錯誤。
6、張某勇在一審時提供的華潤公司在人民銀行的“開戶許可證”一份,擬證明張某勇有華潤公司的銀行賬號,但借款沒有打入公司賬號,張某勇的主張不合邏輯。
7、張某勇在一審中提交的《沙洋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復印件一份,及華潤公司提交的《沙洋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和《京山項目部印鑒領取登記表》原件各一份,擬證明: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上所顯示的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模與華潤公司真實印模不一致,借據上的印章是假的,且印鑒的適用范圍僅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張某勇明知此印鑒用于借款行為無效,沙洋項目部不具有獨立法人主體資格,無民事行為能力,對外不能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8、周某某和劉小平《協議書》一份,擬證明:2014年9月25日,周某某和劉小平簽訂協議書,周某某已無權再做沙洋、京山、鐘祥等項目工程,相關業(yè)務均由劉小平負責處理,周某某已無權再使用“沙洋項目部印章”,印證2014年12月20日《借據》上的沙洋項目部印章虛假。
9、張某勇一審提交的沙洋項目部第一施工隊《內部施工協議》和資興項目部《內部施工協議》原件,擬證明:周某某是“沙洋項目部第一施工隊”的負責人,僅負責沙洋燃氣工程內部施工任務,提供的是勞務服務,不能證明周某某向張某勇借款系代理行為。
10、原審法院對張某勇及其代理人孔愛明的《詢問筆錄》,擬證明:張某勇在2012年之前就同周某某之間有往來,知道周某某同華潤公司是掛靠關系,周某某提供的是勞務服務,張某勇僅僅是“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將華潤公司拉進來,而一審法院直接判決華潤公司承擔支付責任,缺乏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也有違當事人意志。
張某勇對上述證據質證稱,證據1與本案沒有關聯性,500強企業(yè)與對外是否欠債沒有必然聯系,不能達到證明目的;證據2不能證明在借條所載時間公司不需要借款,不能達到證明目的;證據3我方庭審筆錄中的陳述均是據實陳述,周某某在七八年之前開茶樓不能代表之后其不能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證據4,周某某本身就是本案當事人,其所作證言不能采信,作為當事人,其本人理應到庭陳述案件事實,其出具的說明和錄音不能構成證據。
況且周某某陳述的均是2012年之前的借款,與本案2013年8月之后的借款沒有關聯性。
周某某陳述在換據之前的借條沒有加蓋印章是虛假的,匯總之前的借條也是加蓋了印章的;證據5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是本案所涉借條借款發(fā)生之前的事情,關于2013年9月27日的借款,張某勇在一審也已提交證據,作為周某某向張某勇支付利息的憑證;證據6開戶許可證,張某勇在原審中已提交,予以證明周某某系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款未打到公司賬戶的原因應由周某某回答;證據7印鑒領取登記表上簽發(fā)人和時間都沒有填寫,該證據是否真實不能確定,領取人周某某的簽名不確定是否系后來添加,該證據可能是二上訴人偽造,并不能證明借條上加蓋的印章虛假;證據8中劉小平的身份不清楚,也不能以周某某與劉小平個人之間的協議來終止周某某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的身份;證據9是張某勇在原審中提交的證據之一,結合一審中的其他證據能夠證明周某某借款是代表華潤公司的職務行為,故不能達到華潤公司的證明目的;證據10是張某勇的陳述,只是證明張某勇和周某某認識的時間和過程,周某某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負責人因工程資金短缺找朋友借款合乎情理,該證據亦不能達到華潤公司的證明目的。
周某某對華潤公司提交的證據不持異議。
本院認為,對于華潤公司提交的證據1、2、3,張某勇的異議成立,上述證據不能證明公司是否有債務,對此不予采信;對于證據4周某某的書面說明和錄音,實際上屬于當事人周某某的陳述,對于其陳述的借條真實出具時間為2015年8月、借條書寫內容系按照張某勇的要求書寫、之前的借條上未加蓋沙洋項目部印章內容,張某勇均不認可,周某某也未提交其他證據證實,對此不予采信,對于借條上加蓋的印章是否虛假及是否影響本案的處理,在后文說理部分詳述;證據5只能證明在2013年8月之前周某某與張某勇個人之間有借貸關系,不能證明本案所涉?zhèn)鶆帐呛涡再|,對此不予采信;證據6開戶許可證表明張某勇的借款未打到公司賬戶,但該證據并不能證明公司未借款,對此證據不予采信,公司是否借款應結合債權憑證、借款用途、借款合意等其他因素綜合認定;證據7,關于印章是否虛假、印章的使用范圍及是否影響本案處理,在后文說理部分詳述;證據8,張某勇的異議成立,該證據不能達到證明目的,對此不予采信;證據9系張某勇在原審中提交的證據材料,華潤公司二審中將此作為證據提交,實際是對該證據提出的反駁意見,認為張某勇提交的該證據不能達到周某某代表華潤公司借款的證明目的,本院認為,兩份協議僅是張某勇提交證據中的一部分,對于周某某是否代表華潤公司借款,將結合其他證據綜合認定;證據10系原審法院對張某勇及其代理人所作詢問筆錄,華潤公司據此主張公司不應承擔責任,認為判令公司承擔責任有違張某勇意志,經查閱筆錄,張某勇及其代理人在詢問筆錄中并未放棄要求公司承擔責任,至于公司是否承擔責任,應由法院依法認定。
本院認為,認定借款是何種性質,應結合借貸雙方合意、借款時間、借款用途等綜合判斷。
1、首先,從款項的用途和雙方合意來看,借條載明是用于支付工人工資和天然氣施工材料款,借款人處有周某某的簽名,并加蓋有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據此可以認定雙方當時合意出借款項的用途是用于華潤公司項目工程的工人工資支付和施工材料的購置。
周某某和華潤公司辯稱,該款項實際上并非用于華潤公司工程建設,而是歸還了周某某之前向他人的借款,該主張沒有證據證明,況且借貸雙方對于出借款項的用途是何種意思表示應以出借款項當時為準。
張某勇主張出借款項時,周某某稱自己是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經理,因資金緊張,無力支付工人工資和工程施工材料款,故向其借款,當時周某某借款時向其提交了《授權委托書》、《工作聯系函》、通訊錄、《工程施工合同》、《補充協議》、《合同審批表》、《表箱設備買賣合同》、《內部施工協議》、工人工資發(fā)放確認單和工資欠款明細表等,以證明周某某系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負責人身份,借款要用于發(fā)放工人工資等工程建設。
周某某在二審中認可,上述材料系借款時向張某勇提供。
本院認為,周某某在借款時向張某勇提交的上述材料,證明了周某某的身份,從上述證據內容來看,周某某既是華潤公司京山、鐘祥、沙洋項目部及該公司其他項目部施工負責人,又作為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的授權代表及委托代理人對外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及設備采購合同,同時通訊錄還顯示周某某為華潤公司襄陽項目部片區(qū)副經理,即公司內部員工身份。
張某勇通過審閱上述資料,有足夠理由相信周某某的上述借款行為是職務行為,是代表華潤公司向其借款,用于支付華潤公司相關項目的工人工資和工程施工材料購置。
2、關于借條上加蓋的華潤公司沙洋項目部印章是否虛假。
本院認為,借條上的印章是否虛假,僅有周某某的陳述,沒有其他證據予以證明,華潤公司稱可以和其他合同原件上的沙洋項目部印章進行肉眼比對,并向本院申請對印章進行鑒定,稱若法院能夠通過比對認定印章虛假,其就不再要求鑒定,如不能比對辨別真假,其向本院申請鑒定印章的真實性。
本院經比對,借條上的印章與印鑒領取登記表和其他合同原件上的印章相似度較高,僅憑比對難以辨別真假。
退一步講,即使加蓋的印章確系周某某所述,系其私刻,并非其從華潤公司領取的沙洋項目部原章,但周某某當初在借據上加蓋印章時,并未告知張某勇加蓋的印章虛假,張某勇不可能會知道印章虛假一事,印章鑒定的結果,并不影響當初張某勇對周某某身份的相信,也不影響當初張某勇對周某某系代表華潤公司向其借款的相信,故印章鑒定結果不影響本案的處理,并無鑒定必要。
3、關于印章是否僅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周某某是否系超范圍使用印章,周某某在借條上加蓋印章以及代表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借款的行為是否超越了其代理權限,張某勇是否明知周某某超越代理權限。
本院認為,關于印章的使用范圍僅是華潤公司內部規(guī)定,從周某某向張某勇借款時提交的材料來看,該印章也被用于施工合同的簽訂以及設備采購合同的簽訂等,并不限于施工項目竣工資料及工程款的申請與決算使用,周某某和華潤公司主張,張某勇明知周某某超范圍使用印章、明知周某某不具有代表公司向外借款的代理權限仍向其借款,理由不能成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表見代理的規(guī)定,即使周某某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但相對人張某勇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有代理權,有理由相信周某某是代表華潤公司借款,該代理行為應屬有效。
綜上,原審判令由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償還借條上的款項正確,二審予以維持。
關于第三個焦點欠付本金和利息的數額,原審是將周某某向張某勇的轉賬算作支付本案借款利息,將六筆借款分別自出借之日開始計算的應付總利息扣減周某某的總轉賬數額從而算得欠付利息,周某某二審中對此計算方式提出異議,對于其還款,認為應按約定分段計算利息,超過應付利息多轉賬的部分扣減本金,該主張應屬周某某對其轉賬還款的性質和清償順序作的解釋,雙方約定的月息兩分即年息24%,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按約定的月息兩分來分段計算利息,每次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扣減本金。
2013年8月11日,周某某轉賬還款數額為2500元,因同年8月10日張某勇出借本金10萬元,故1天的利息為:100000×2%÷30,為67元。
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2433元應從10萬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7567元,以此本金數額,按月息兩分從2013年8月11日計算至同年8月17日,6天的利息為:97567×2%÷30×6,為390元。
8月17日轉賬數額為1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610元應從9756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6957元,以此本金數額,按月息兩分從8月17日計算至下次工商銀行轉賬還款的9月10日,24天的利息為:96957×2%÷30×24,為1551元。
2013年9月10日轉賬還款的數額為7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5449元從9695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1508元,計算至下次轉賬還款日期即2013年9月24日為14天,按月息兩分計算,利息為854元。
9月24日轉賬還款9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8146元從91508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3362元,按前述方法,計算至9月27日,利息為167元,9月27日轉賬還款數額為9000元,多出應付利息的轉賬8833元從8336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4529元,計算至10月10日,利息為646元,10月10日轉賬還款7000元,多出的6354元從74529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8175元,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二次出借30萬元本金的日期即2013年10月15日,利息為227元。
2013年10月15日,原本金68175元加上該天出借的本金30萬元,本金總額變?yōu)?68175元,算至2013年10月26日,共計11天,利息為2700元。
2013年10月26日轉賬還款9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227元和2700元,多出的6073元應從368175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62102元,算至10月27日,1天的利息為241元。
10月27日轉賬還款9000元,多出的8759元,從36210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53343元,算至2013年12月23日,57天的利息為13427元,12月23日轉賬還款9000元,欠付利息4427元。
自12月23日算至12月26日,3天的利息為707元,12月26日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427元和707元,欠付利息134元。
以353343元為本金基數,自2013年12月26日按月息兩分計算至2014年1月12日,計17天,利息為4005元,2014年1月12日轉賬還款7000元,扣減應付的利息4005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134元,多出的2861元從353343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50482元,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三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1月15日,3天的利息為701元,由于2014年1月15日出借本金40萬元,加之原本金350482元,自此本金總額變?yōu)?50482元,算至2014年1月29日,14天的利息為7004元,1月29日轉賬還款1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7004元和701元,多出的10295元從750482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40187元,計算至2014年2月18日,20天的利息為9869元。
2月18日當天轉賬還款7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9869元,欠付利息2869元。
繼續(xù)算至2月28日,10天的利息為4935元,該天轉賬還款1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935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869元,多出的10196元從740187元本金中扣減,本金變?yōu)?29991元,以此為基數,計算至2014年3月15日,15天的利息為7300元,3月15日當天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付利息7300元,欠付利息2300元。
繼續(xù)以729991元為本金基數,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四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4月10日,26天的利息為12653元,因4月10日出借本金20萬,本金總額自此變?yōu)?29991元,自4月10日算至5月4日,24天的利息為14880元,5月4日當天轉賬還款5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2653元和14880元以及前述欠付的利息2300元后,5月4日當天仍欠付利息24883元。
繼續(xù)計算至5月12日,8天的利息為4960元,5月12日轉賬還款3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496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4883元后,仍欠付利息26793元。
繼續(xù)計算至5月13日,1天的利息為620元,5月13日當天轉賬還款3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62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6793元后,仍欠付利息24413元。
繼續(xù)計算至6月3日,21天的利息為13020元,6月3日轉賬還款8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302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4413元后,仍欠付利息29433元。
繼續(xù)計算至6月16日,13天的利息為8060元,6月16日轉賬還款4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806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29433元后,仍欠付利息33493元。
繼續(xù)算至6月30日,14天的利息為8680元,6月30日轉賬還款20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8680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33493元后,仍欠付利息22173元。
以本金929991元,繼續(xù)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五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7月28日,共計28天利息為17360元,7月28日出借本金30萬,自此本金總額變?yōu)?229991元,以此為本金基數,自7月28日繼續(xù)計算至8月1日,4天的利息為3280元,8月1日當天轉賬還款10000元,扣減應支付的利息17360元和3280元以及前述欠付的利息22173元后,仍欠付利息32813元。
自8月1日之后至9月1日,共計還款四筆計24000元(8月5日4000元、8月15日9000元、8月20日1000元、9月1日10000元),此時前述欠付的利息還沒償還完畢,不存在抵扣本金,故這一期間的利息計算應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按月息兩分計算31天,利息為15093元。
8月1日之后至9月1日期間已支付的利息總額為24000元,扣減這一期間應付利息15093元和前述欠付的利息32813元,截止9月1日轉賬還款后,仍欠付利息23906元。
9月1日之后至同年2014年11月26日,這一期間轉賬還款三筆共計12500元(9月2日10000元、9月24日2000元、11月26日500元),此期間前述欠付利息未償還完畢,不存在抵扣本金,故仍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計息,這一期間共計86天的利息為70519元,用這一期間已轉賬還款數額12500元,扣減這一期間的應付利息70519元以及前述欠付利息23906元后,截止2014年11月26日轉賬還款后,仍欠付利息81925元。
以1229991元為本金基數,自2014年11月26日計算至借條上載明的第六次出借款項之日即2014年12月16日,共計20天的利息為16400元,12月16日出借款項30萬元,加之原本金1229991元,本金總額變?yōu)?529991元,以此為基數,自2014年12月16日算至2015年9月3日,共計261天的利息為266218元。
自2014年11月26日后至2015年12月2日,轉賬還款四筆共計15000元(2015年9月3日3000元、2015年10月7日3000元、2015年10月14日1000元、2015年12月2日8000元)。
因張某勇在原審起訴時僅請求計算利息至2015年10月31日,自2015年9月3日至2015年10月31日,周某某將前述欠付的利息未償還完畢,故不存在抵扣本金,應以1529991元為本金基數,按月息兩分計算,共計58天的利息為59160元。
故欠付利息數額應為:15000元-16400元-266218元-59160元-81925元=-408703元。
上述借款本金1529991元以及欠付利息408703元應由華潤公司向張某勇償還。
綜上,由于二審中周某某提交轉賬還款明細,導致本院對借條上未還本金和利息數額的認定與原審不一致,本院予以改判。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五條 ?、第二百零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二)項 ?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撤銷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2015)鄂沙洋縣民二初字第00150號民事判決;
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張某勇借款本金1529991元及利息408703元;
駁回張某勇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第二項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3288元,由華潤燃氣鄭州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負擔11872元,張某勇負擔141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4160元,由華潤公司負擔10792元,周某某負擔10792元,張某勇負擔2576元。
審判長:劉俊
審判員:向芬
審判員:馬晶晶
書記員:陳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