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xiàn)住樂亭縣毛莊鎮(zhèn)北常坨村***號。
委托代理人:史錦海,樂亭縣毛莊鄉(xiāng)方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xiàn)住樂亭縣馬頭營鎮(zhèn)大莊村3條**號。
委托代理人:劉立江,河北品思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坤與被告安某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愛民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坤訴稱,2014年3月3日起,原告受雇于被告駕駛冀BY97**號大貨車運輸貨物。2014年3月10日9時50分許,原告駕駛冀BY97**號大貨車送完貨由遷安市返回。行駛至遷安市102國道沙窩鋪加油站處,由西向東行駛處理情況時,車輛駛入逆向與灤縣灤州鎮(zhèn)桃園村韓鐵駕駛BW8906號大貨車由東向西行駛時相撞,造成車輛損壞,張坤、韓鐵受傷的交通事故。經交警認定,原告負主要責任,韓鐵負次要責任。本次事故給原告造成各項損失654820.37元。經遷安市人民法院(2017)冀0283民初5706號民事判決,原告受償了280446.11元,差額374374.26元。對此差額,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guī)定,被告有義務賠付。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故向你院起訴,請依法判決。
被告安某某口頭辯稱,第一、對雙方存在勞務關系予以認可,對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也認可。本案屬于個人之間形成的勞務關系,被告在提供勞務過程中逆向行駛才導致發(fā)生交通事故,因其存在違法行為,應對其自身損失承擔主要責任,被告無任何責任。因原告部分損失已在2017冀(0283)民初5706號案件中得到賠償,不應再向原告賠償,本案是提供勞務者受害糾紛,對于原告的精神損害不應由我方賠償,綜上,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14年3月10日9時50分許,原告張坤駕駛冀BY97**號大貨車由西向東行駛至遷安市102國道沙窩鋪加油站處,在處理情況時車輛駛入逆向與由東向西行駛的韓鐵駕駛的冀BW89**號大貨車相撞,造成雙方車輛損壞,張坤、韓鐵受傷的交通事故。2014年3月12日,遷安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作出遷公交認字[2014]第00117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坤駕駛機動車逆向行駛,行車未保證安全,應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張坤受傷后,被送往唐山市第二醫(yī)院住院治療15天,診斷為左髖臼骨折、左股骨頸骨折、左骨骨頭骨折、顏面部挫傷。2016年10月10日,原告張坤傷情經唐山華北法醫(yī)鑒定所臨床鑒定為捌級傷殘;二次手術內固定物取出費用壹萬伍仟元;左側髖關節(jié)需行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并定期更換,按當前情況,通常國產普通型髖關節(jié)置換費用約需肆萬元/次,十至十五年更換一次;誤工損失日為自受傷之日起至鑒定前一天(2016年9月12日)止;護理期為自受傷之日起150日。原告張坤母親李燕xxxx年xx月xx日出生、長子張博航xxxx年xx月xx日出生、長女張宇暄xxxx年xx月xx日出生。此次事故給原告張坤造成的損失有醫(yī)療費55527.7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750元(50元/天×I5天)、二次手術費1500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用120000元(4OOOO元/次×3次)、誤工費152111.96元(165.88元/天×917天)、護理費9603元(98.04元/天×15天+60.24元/天×135天)、殘疾賠償金169494元(28249元×20年×30%)、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23233.7元[母親李燕57318元(19106元×20年×30%÷2人)+長子張博航45854.4元(19106元×16年×30%÷2人)+長女張宇暄20061.3元(19106元×7年×30%÷2人)]、精神損害撫慰金4500元、交通費800元、鑒定費3800元,以上合計654820.37元。后就此次交通事故,原告曾起訴唐亮、韓鐵,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遷安市人民法院于2017年12月28日作出2017冀(0283)民初5706號判決,原告共計受償280446.11元,該判決已生效。庭審時本院曾主持調解,因雙方分歧較大,調解未果。
上述查證屬實,有原被告陳述,遷安市人民法院2017冀(0283)民初5706號判決書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為被告駕駛汽車期間,因駕車過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傷,被告應予以賠償。原告在駕車時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務,嚴格認真遵守交通法規(guī),但事故發(fā)生當日,原告張坤駕駛大貨車逆向行駛導致事故的發(fā)生,故其對自身的損害結果存在疏忽大意的主觀過失,對該交通事故經交警隊認定為負有主要責任,屬于重大過失。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故原告張坤應對自身損害結果承擔一定的責任,比例以30%為宜。被告辯稱本案系提供勞務者受害糾紛,對于原告的精神損害不應賠償。考慮到在本案中,原告為被告提供勞務,被告有對原告人身安全的保障義務,對于原告的受傷,被告需要承擔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故雖被告不是直接侵權人,但仍應當按照責任大小承擔原告的精神損失賠償責任?,F(xiàn)原告就其交通事故未獲得賠償部分,訴訟要求被告給付,本院應予部分支持。綜上,經調解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安某某于本判決書生效后五日內賠償原告張坤各項經濟損失262062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460元,由原告負擔1038元,被告安某某負擔2422元,被告負擔部分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交至樂亭縣人民法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愛民
書記員: 梁曉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