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海,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夏心茹,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學樑,上海潤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唐某某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夏心茹、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學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會稽路XXX號XXX-XXX室租賃保證金人民幣3,600,000元保證金利息損失,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4年12月23日起算,直至2016年12月31日為止,人民幣340,791.78元;2、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會稽路XXX號XXX-XXX室租賃保證金人民幣1,269,794.8元保證金利息損失,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7年1月1日起算,直至2018年12月31日為止,人民幣110,472.15元。事實和理由:原告與被告、案外人王沁辰按份共有上海市會稽路XXX號XXX-XXX室房屋(以下稱“該房屋”),其中原告占60%,被告唐某某、案外人王沁辰各占20%。2010年12月12日,所有權人與上海文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簽定《房屋租賃合同》,被告自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承租403-411房屋。合同第五條約定,承租人上海文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應當向出租方支付保證金人民幣600萬元,承租人于2014年12月22日向被告支付了全額的保證金,然被告并未將屬于原告所有的保證金部分向原告支付。2016年12月31日,原租賃合同到期后,被告又與文匯公司簽訂了新的租賃合同,由文匯公司承租401-411房屋,經原告催告,被告代理律師于2019年1月7日回函表示,401-411房屋屬于原告的租金部分為1,269,794.8元,且代理律師在郵件中表述從2019年度開始不再收取文匯公司保證金。據(jù)此,可以證明在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被告仍然收取了保證金并持有,故以原告份額所享有的租金作為保證金基數(shù),被告應向原告支付占有保證金期間的利息。原告作為房屋所有人之一應當享有保證金保管權益,并依此獲得孳息收益。被告作為所有人之一在收到承租人支付的保證金后應當向原告交付部分保證金,然其未交付保證的行為造成了原告的利息損失,因此希望法院判如所請。
唐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訴請。理由:認可2014/12/23到2016/12/31這段期間,房屋是由原告被告及案外人王沁辰出租給承租人,在出租期間是由唐某某負責管理,被告負責收取租金,負責向承租人開發(fā)票,被告收取租金按產權份額分配租金。在此期間,600萬保證金是由被告保管的,但認為保證金是合同約定的,擔保承租人履行合同的錢,被告認為這筆錢在合同終止后應全款返還給承租人的,所以保證金不屬于原被告共有財產。雙方共有財產是房屋和租金,被告也已把此費用給了原告了。這筆錢被告履行了管理職責,所以應被告管理。原告要求的是沒有依據(jù)的。承認2017年的租賃合同被告收取的保證金有211萬多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重復表述各方無異議的本院予以確認的事實如下:原告與被告、案外人王沁辰按份共有上海市會稽路XXX號XXX-XXX室房屋,其中原告占60%,被告唐某某、案外人王沁辰各占20%。2010年12月12日,所有權人與上海文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簽定《房屋租賃合同》,被告自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承租403-411房屋。合同第五條約定,承租人上海文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應當向出租方支付保證金人民幣600萬元,承租人于2014年12月22日向被告支付了全額的保證金。2016年12月31日,原租賃合同到期后,被告又與文匯公司簽訂了新的租賃合同,由文匯公司承租401-411房屋,經原告催告,被告代理律師于2019年1月7日回函表示,401-411房屋屬于原告的租金部分為1,269,794.8元,且代理律師在郵件中表述從2019年度開始不再收取文匯公司保證金。2017年的租賃合同被告亦收取了211萬多元保證金。
本院認為,本案的實質在于明晰保證金的性質,現(xiàn)行法律對于房屋租賃并沒有保證金的規(guī)定,僅為現(xiàn)實中常用的約定概念,其作用依據(jù)雙方簽訂的合同條款不同而異,可能為租金抵扣,可能為維修費用,可能為違約懲罰等等,因此,本案中保證金及其衍生并不屬于收益部分,原告的訴請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68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德義
書記員:陳??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