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老河口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琳,系湖北宏義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權限:一般授權代理。
被告:李某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老河口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祥革,系老河口市張集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委托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李某有因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30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5月6日、2016年5月11日、2016年11月9日三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各自委托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了訴訟,2017年5月31日老河口市人民法院作出(2016)鄂0682民初453號民事判決書,被告李某有不服該判決,上訴至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年10月10日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7)鄂06民終2299號民事裁定書,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2017年11月16日本院重新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12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琳、被告李某有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祥革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撤銷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一份協(xié)議;2.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護理費5400元(60天*90元天),誤工費16320元(交通運輸業(yè)160元天*120天),住院伙食補助費1720元(50元天*34天),營養(yǎng)費1020元,殘疾賠償金58772元(城鎮(zhèn)戶口十級傷殘29386*20年*10%),鑒定費1600元,交通費5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被撫養(yǎng)人兒子張金濤的生活費8016元(20040元年*8年2*0.1),母親熊光榮的生活費21876元(10938元年*20年*0.1),合計123004元。事實和理由:2015年4月23日,原告張某某受被告李某有的邀約無償幫忙為被告李某有放樹,當時原告受被告安排先幫忙鋸樹,后又被安排幫忙開拖拉機拖樹,在開拖拉機倒車時由于剎車失靈,為此拖拉機側翻將原告張某某砸傷。原告受傷后即被送至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救治,后為了節(jié)省費用,又轉(zhuǎn)至老河口市第二醫(yī)院救治,出院后經(jīng)鑒定構成傷殘,原告認為,原告受被告李某有邀約無償幫忙在其指定的地點干活,雙方已形成幫工關系,因此被告應對原告的受傷承擔賠償責任,經(jīng)與被告協(xié)商無果,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的各項損失123004元。原告初始起訴額103920.4元,發(fā)還重審后增加到123004元。
原告為證明所陳述的事實及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1.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出院記錄和住院病情證明書,證明原告在第一醫(yī)院的住院情況。
2.老河口市第二醫(yī)院出院記錄、住院病情證明書和用藥清單,證明原告在第二醫(yī)院的住院情況。
4.交通費票據(jù)(原審卷宗暫無)
3.老河口平義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和鑒定費發(fā)票各一份,證明原告構成十級傷殘并證明需要誤工和護理天數(shù)及支付鑒定費。
5.張某某和韓鳳煥的結婚證、2013年6月19日韓鳳煥購買房屋簽訂購房合同(原審卷宗暫無)、老河口市贊陽辦事處童營社區(qū)出具的證明、老河口市張集鎮(zhèn)張灣村委會證明,證明原告居住在城市,以城市務工維持生活,應當按照城鎮(zhèn)戶口標準計算各項賠償。
6.原告的道路運輸證、車輛行使證和車輛駕駛證,證明原告的誤工費應當按照交通運輸標準計算。
7.原告兒子及母親的戶口登記薄、老河口市張集鎮(zhèn)張灣村委會出具的證明,證明原告家庭情況,以計算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
8.被告的通話錄音整理,證明原告和被告的幫工關系。
9.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的主體身份。
10.醫(yī)療費發(fā)票兩張,證明醫(yī)療費數(shù)額。
11.證人曹某出庭作證的證詞:2016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所寫的證明時,我當時在現(xiàn)場,我要說的內(nèi)容和證明材料上的內(nèi)容相一致,證明上補助款4000元,寫證明當天被告李某有給了原告2000元,后李某有分兩次給原告了3000元,(一次2000元,一次1000元)。以往賬全清指的是原來原告張某某欠被告李某有的6000元,被告李某有不再找原告張某某追要了。
被告李某有辯稱:一、原告駕駛80馬力拖拉機,不具備駕駛資格和技術;二、原告2015年4月23日受傷后,答辯人支付了原告的住院期間全部醫(yī)療費(一醫(yī)院3517.60元,二醫(yī)院9015.71元)12533.31元;三、原告出院當天即2015年5月27日,原告和答辯人經(jīng)中間人曹某在場的情況下,原告張某某自己寫了一份證明,內(nèi)容為:雙方張某某、李某有協(xié)商,李某有一次性補助張某某四仟元(以往賬全清),以后雙方不存在任何糾紛。雙方簽字的當天答辯人支付給原告2000元,后答辯人又經(jīng)中間人曹某分兩次支付給原告3000元(一次1000元,一次2000元),以往賬全清指的是答辯人放棄向原告張某某追要原來所欠答辯人的6000元,按協(xié)議答辯人還多支付給原告張某某1000元。該證明實際是一份賠償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真實有效,不存在有重大誤解,顯示公平,應當受法律保護。綜上,該案已案結事了,雙方不存在任何糾紛,故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
被告為證明所陳述的事實及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1.被告的身份證復印件,證明被告的主體身份。
2.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第二醫(yī)院的收費票據(jù),證明原告受傷后,被告支付醫(yī)療費數(shù)額。
3.證明一份,證明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因原告受傷事宜,雙方已處理完畢,不存在任何糾紛。
4.證人胡某、李某出具的證明各一份及出庭作證的證詞,證明2015年4月23日胡某、李某、李國強受被告李某有雇請,在羅營放樹,并負責將放倒的樹給原告裝上車拉走,當天上午十點鐘左右原告張某某也到放樹現(xiàn)場買樹,上午樹主羅明亮駕駛自己的拖拉機拖樹,中午在樹主羅明亮家吃完飯,之后胡某、李某、李國強繼續(xù)在裝樹,原告張某某休息一會兒后,到山上放樹現(xiàn)場,就私自駕駛樹主羅明亮的拖拉機拖樹,原告張某某駕駛樹主羅明亮拖拉機拖第二趟樹時,拖拉機翻車了,原告張某某受傷了,被告李某有和原告張某某不是幫工關系。
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被告對原告舉證的證據(jù)2、3、5、7、9、10、11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對原告舉證的證據(jù)1有異議,認為應加蓋公章,本院認為,原告舉證的證據(jù)1雖然沒有加蓋公章,但原告受傷住院治療的客觀真實存在,本院對原告舉證的證據(jù)1予以采信。被告對原告的證據(jù)4有異議,認為不是交通費票據(jù),不予認可,本院認為,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證據(jù)4不是正規(guī)交通費票據(jù),不能證明原告所支付的交通費,本院不予采信。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6有異議,認為原告應當提供農(nóng)機管理部門辦理的農(nóng)機駕駛證,不能證明原告是合法駕駛,不能減少自己的過錯責任,本院認為,原告提供交警部門頒發(fā)的機動車駕駛證,該證據(jù)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信,但交警部門頒發(fā)的機動車駕駛證不能駕駛80馬力拖拉機,駕駛證與準駕車輛不相符。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8有異議,認為錄音不能獨立的作為證據(jù)使用,本院認為,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證據(jù)8系錄音,所錄音的內(nèi)容符合客觀事實,結合當事人的陳述及本案件的其他證據(jù)來看,原、被告之間已經(jīng)形成了事實上的義務幫工關系,故本院對原告的證據(jù)8予以采信。
原告對被告舉證的證據(jù)1、2不持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原告對被告的證據(jù)3有異議,認為證明不是原告所寫,名字和手印是原告簽的和蓋的,寫該證明時原告并沒有做傷殘鑒定,不清楚自己構成傷殘,該證據(jù)顯失公平,按法律規(guī)定,要求依法撤銷,該書證是證明,不是協(xié)議,若法院認為是協(xié)議,則請求法院予以撤銷。本院認為,原、被告同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認知及處理事物的后果應當能夠預見,且經(jīng)過本院調(diào)查,原告認可該證明確屬原告本人所寫,本案對被告的證據(jù)3予以采信。原告對被告的證據(jù)4證人胡彥慶,李某出具的證明及出庭作證的證詞原、被告之間不是義務幫工關系有異議,本院認為,從原、被告雙方的陳述及證人出庭作證的證詞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形成事實上的義務幫工關系,本院對被告提供的證據(jù)4予以采信。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4月23日上午,原告張某某駕駛自己的車輛到老河口市××××村運輸被告李某有購買羅明亮的楊樹,中午,原、被告及放樹人胡某、李國強、李某都在樹主羅明亮家吃飯,吃完飯后被告李某有及放樹人胡某、李國強、李某都去繼續(xù)放樹和鋸樹、拖樹,原告張某某在樹主羅明亮家休息了一會,也趕到了放樹現(xiàn)場,未經(jīng)樹主羅明亮同意,便駕駛樹主羅明亮的拖拉機開始拖樹,被告李某有沒有明確拒絕,也沒有阻攔原告張某某駕駛樹主80馬力拖拉機拖楊樹,原告張某某駕駛樹主80馬力拖拉機拖第二趟楊樹時,造成拖拉機側翻將原告張某某砸傷。原告張某某受傷后即被送至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治療二天,所花醫(yī)療費3517.60元,被告李某有支付醫(yī)療費3500元,原告支付17.6元。后轉(zhuǎn)至老河口市第二醫(yī)院治療33天,醫(yī)院診斷,1、右側多發(fā)肋骨骨折伴血氣胸,2、右肺挫傷,3、右額骨骨折等,被告李某有為其支付醫(yī)療費9015.71元。原告出院的當天即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經(jīng)過中間人曹某在場的情況下,原告張某某自己寫了一份證明,內(nèi)容為經(jīng)雙方張某某、李某有協(xié)商李某有一次性補助張某某4000元(以往賬全清)以后雙方不存在任何糾紛。雙方簽字的當天被告李某有支付給原告張某某2000元,后被告李某有又經(jīng)中間人曹某分兩次支付給原告3000元(一次1000元,一次2000元),以往賬全清指的是被告李某有放棄向原告張某某追要原告張某某所欠被告李某有的款6000元。2016年2月25日原告張某某經(jīng)老河口平義司法鑒定所鑒定,其傷殘程度為十級傷殘,誤工期120日,護理期60日。原告張某某認為,原告張某某受被告李某有雇請無償幫忙在其指定的地點干活,雙方已形成幫工關系,雖然原、被告之間已達成賠償協(xié)議,但該協(xié)議顯失公平,故原告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各項費用103920.4元。發(fā)還重審后原告要求被告賠償?shù)母黜椯M用增加至123004元。
另查明:原告張某某系農(nóng)村戶口性質(zhì)的村民,在老河口市張集鎮(zhèn)張灣村沒有耕地,2013年在老河口市中房公館壹號
六幢202號房屋內(nèi)居住,原告張某某與妻子韓風煥婚后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育一子,取名張金濤,原告張某某兄妹三人,其父親已去世,母親熊光榮于xxxx年xx月xx日出生。原告張某某辦理有駕駛證、行駛證及運輸證,原告張某某沒有取得駕駛80馬力型拖拉機的駕駛證,其家庭主要生活來源于城市的務工收入。本案在審理中,原告張某某增加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撤銷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一份協(xié)議;2.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護理費4722元,誤工費1632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20元,營養(yǎng)費1020元,殘疾賠償金49704元,鑒定費1600元,交通費5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被撫養(yǎng)人兒子張金濤6672.4元,母親熊光榮的生活費17362元,合計103920.4元。發(fā)還重審后,在2017年12月18日庭審時,原告再次增加訴訟請求,具體賠償明細為:護理費5400元(60天×90元天),誤工費16320元(交通運輸業(yè)160元天×120天),住院伙食補助費1720元(50元天×34天),營養(yǎng)費1020元,殘疾賠償金58772元(城鎮(zhèn)戶口十級傷殘29386元年×20年×10%),鑒定費1600元,交通費5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被撫養(yǎng)人兒子張金濤的生活費8016元(20040元年×8年2×0.1),母親熊光榮的生活費21876元(10938元年×20年×0.1),合計123004元。而被告李某有稱雙方已經(jīng)簽訂了協(xié)議,自己也履行完畢,不同意再賠償。本院在審理中又給原告釋明,是否要求拖拉機車主羅明亮賠償,是否申請追加拖拉機車主羅明亮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原告明確表示不申請追加拖拉機車主羅明亮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不要求拖拉機車主羅明亮賠償,只要求被告李某有承擔賠償責任;被告也未向本院提出書面申請追加拖拉機車主羅明亮為本案當事人參加訴訟,經(jīng)本院調(diào)解,雙方爭議較大,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針對原告的起訴和被告的答辯,雙方爭議的焦點有以下三點:一、原、被告之間是否形成義務幫工關系?對于原告的損失,賠償責任該如何劃分?二、原告的各項賠償明細該如何確定?三、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簽訂協(xié)議,是否顯失公平?能否撤銷?
針對焦點一,本院認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nèi)予以適當補償。本案雖然被告李某有沒有雇請原告張某某駕駛拖拉機拖運楊樹,但是原告張某某吃完飯后主動駕駛羅明亮的拖拉機幫助被告李某有拖運楊樹,李某有沒有明確拒絕,原告駕駛的車輛在事發(fā)當天不以承攬運輸為業(yè)務,且雙方事前未商談過報酬,因此,原告駕駛車輛為被告拖運楊樹的行為符合義務幫工的法律特征,應認定為義務幫工,原、被告雙方事實上已形成義務幫工關系。原告張某某在幫工過程中因拖拉機側翻將其砸傷,對此造成的損失,被告李某有應承擔賠償責任。但原告張某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幫工過程中明知自己沒有取得駕駛80馬力型拖拉機的駕駛證,仍然駕駛該拖拉機幫忙拖運楊樹,且拖拉機又不是拖運楊樹的交通工具,在幫工活動中亦應負有安全注意義務,對自身的損害存在重大過錯,應減輕被幫工人的賠償責任。關于拖拉機車主是否作為被告責任主體問題,原告未起訴拖拉機車主羅明亮為本案被告,被告也未提交追加羅明亮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的書面申請。羅明亮作為80馬力型拖拉機的管理人,未盡到管理職責,應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綜上按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力比例劃分,原告自行承擔60%的過錯責任,被告李某有承擔30%的過錯責任,羅明亮承擔10%的過錯責任,且原告在庭審中明確表示不要求拖拉機車主羅明亮賠償,是當事人自愿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本院予以確認。
針對焦點二,本院認為,原告雖然受傷時間是2015年4月23日,但是最后一次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間是2017年12月18日,故本案賠償應參照2017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計算。
1.原告張某某主張護理費5400元,關于護理費,根據(jù)《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護理費根據(jù)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確定。原告張某某因傷住院治療34天,出院病情證明書雖并未載明出院以后繼續(xù)需要護理人員護理,但法醫(yī)鑒定護理日為60日,鑒定機構作出護理期限的鑒定,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因此其護理天數(shù)應確定為60天,其護理費用應當按照2017年湖北省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è)的標準計算;截止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故原告張某某的護理費應當確定為5371.8元(32677元年÷365天年×60天),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多主張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
2.原告張某某主張誤工費16320元,關于誤工費,根據(jù)《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第二十條規(guī)定,誤工費根據(jù)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jù)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原告張某某住院治療34天。雖然醫(yī)生出院時在病情證明書載明注意休息,定期復查胸片一月一次,臥床休息一個月,不適隨診,但法醫(yī)鑒定誤工日為120日,鑒定機構根據(jù)原告的實際傷情作出誤工期限的鑒定,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故原告張某某的誤工時間應為120天,原告張某某舉出運輸證、駕駛證、行駛證,能夠證明原告從事交通運輸業(yè),參照2017年湖北省交通運輸業(yè)年平均工資收入58401元標準計算誤工費,故原告張某某的誤工費應當確定為19200元(58401元年÷365天×120天),但原告自己起訴金額為16320元,本院僅支持16320元,對于原告少起訴的部分,是當事人自愿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本院予以確認;
3.住院伙食補助費原告起訴金額為1720元,原告住院34天,每天按50元標準計算為1700元,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多主張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
4.原告張某某主張營養(yǎng)費1020元,關于營養(yǎng)費,根據(jù)《人身損害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營養(yǎng)費根據(jù)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老河口市第一醫(yī)院、老河口市第二醫(yī)院的病情證明書及出院記錄并沒有寫明加強營養(yǎng),故原告張某某主張的營養(yǎng)費102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5.原告張某某主張殘疾賠償金為58772元,按2017年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86元、十級傷殘計算,原告計算正確,予以支持;
6.鑒定費1600元,實際發(fā)生,有票據(jù)為證,予以支持;
7.原告張某某主張交通費500元,本院認為,原告未向本院提供正規(guī)交通費票,不能證明原告所支付的交通費,本院不予采信;
8.原告張某某主張的被扶養(yǎng)人兒子張金濤生活費8016元,原告的婚生子張金濤出生于2005年2月21日,事故發(fā)生時10歲,張金濤的撫養(yǎng)費為20040元年×8年×10%÷2人=8016元,對原告該項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張某某主張的被扶養(yǎng)人母親熊光榮生活費21876元,原告母親熊光榮出生于1951年4月1日,事故發(fā)生時64歲,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原告張某某兄妹三人,其母親的生活費為10938元年×16年×10%÷3人=5533.6元,對原告多主張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需要說明的是,原告在城鎮(zhèn)居住、消費,其被扶養(yǎng)人母親熊光榮生活費可以按城鎮(zhèn)標準的每年20040元計算,但原告自己計算時愿意按每年10938元計算,是當事人自愿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本院予以確認;
9.原告張某某主張精神撫慰金5000元,關于精神撫慰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應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場合、行為方式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本地區(qū)的生活平均水平,本院酌定2000元,其中被告李某有賠償1600元,車主羅明亮賠償400元,原告明確表示不要求拖拉機車主羅明亮賠償,是當事人自愿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本院予以確認。
針對焦點三,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原告出院的當天即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雙方經(jīng)過中間人曹某在場的情況下,原告張某某自己寫了一份證明,內(nèi)容為經(jīng)雙方張某某、李某有協(xié)商,李某有一次性補助張某某四千元整(以往賬全清)以后雙方不存在任何糾紛。雙方簽字的當天被告李某有支付給原告張某某2000元,后被告李某有又經(jīng)中間人曹某分兩次支付給原告3000元(一次1000元,一次2000元),以往賬全清指的是被告李某有放棄向原告張某某追要原告張某某所欠被告李某有的款6000元,該協(xié)議雙方雖然都同意,但是在協(xié)議簽訂后的2016年2月25日原告張某某經(jīng)老河口平義司法鑒定所鑒定,其傷殘程度為十級傷殘,誤工期120日,護理期60日,原告的傷殘部位正是原告2015年4月23日為被告提供勞務受傷的身體部位,因原告?zhèn)麣?,相應的會增加殘疾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誤工時間和護理時間也增加,原告已支付的醫(yī)療費(3500元+9015.71元)及現(xiàn)金(2000元+1000元+2000元+6000元)合計23515.71元,與這些增加的費用也就是原告增加的損失相比相差較大,原告的損失難以得到公平合理的賠償,加之原告在2015年5月27日簽訂協(xié)議時,無法預見到2016年2月25日會鑒定為十級傷殘,原告請求撤銷2015年5月27日原、被告簽訂的協(xié)議符合合同法的公平原則,因原告在協(xié)議簽訂后經(jīng)鑒定為傷殘,情況發(fā)生新的變化,只有將該協(xié)議撤銷,才能酌情對當事人的利益格局予以公平合理的調(diào)整,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告本次庭審時雖然沒有舉出新的證據(jù),但從公平原則考慮,原告請求撤銷該協(xié)議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
綜上,原告的護理費5371.8元、誤工費1632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700元、殘疾賠償金58772元、鑒定費1600元、被扶養(yǎng)人張金濤生活費8016元、被扶養(yǎng)人母親熊光榮生活費5533.6元,合計97313.4元,原告張某某自己承擔60%的責任,即58388.04元;被告李某有承擔30%的責任,即29194.02元;拖拉機車主羅明亮承擔10%的責任,即9731.34元。被告李某有實際賠償給原告張某某賠償款5000元,被告李某有放棄向原告張某某追要原告張某某所欠被告李某有的欠款6000元,合計11000元應從應賠償款29194.02元中扣除;被告李某有為原告張某某支付了第一醫(yī)院醫(yī)療費3500元,第二醫(yī)院醫(yī)療費9015.71元,兩筆醫(yī)療費合計12515.71元,醫(yī)療費被告李某有只應負擔30%,即3754.72元,其他70%即8760.99元,應作為被告支付的賠償款從29194.02元中扣除;原告所訴其他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依法撤銷2015年5月27日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李某有簽訂的協(xié)議;
二、原告張某某受傷各項損失合計97313.4元,被告李某有承擔30%,即29194.02元,減去李某有已支付的醫(yī)療費12515.71元的70%即8760.99元,減去李某有已支付的現(xiàn)金11000元,其還應賠償9433.03元,李某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
三、被告李某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某某精神撫慰金1600元;
四、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被告李某有若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20元,由原告張某某承擔820元,被告李某有承擔2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XXX
人民陪審員 張香栓
人民陪審員 王芳
書記員: 蔡靜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