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通山縣。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海虹(系張某某之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通山縣。二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謙,湖北佳強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望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通山縣。
張某某、劉海虹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本案訴訟費用由王望星承擔。事實與理由:1.原審判決對雙方提供的證據(jù)均未在判決書中列明,雙方的質證意見及對證據(jù)效力的評判也未闡述,原審認定事實缺乏證據(jù)支撐。2.張某某、劉海虹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jù)可以證實,2013年2月1日,湖北鵬程置業(yè)有限公司與王望星簽訂了鎮(zhèn)南學苑團購協(xié)議,并書面委托湖北鵬程置業(yè)有限公司售樓部出售房屋的事實。足以證明王望星以應支付的購房款抵償張某某、劉海虹借款的事實,借款本金及利息應以購房款直接沖抵,最后再進行結算,多退少補。原審對該證據(jù)既不列明也未評判,直接判決償還借款錯誤。王望星答辯稱,借款期限到期后,擔保人給了王望星50000元。2013年2月16日,張某某、劉海虹以公司的名義給王望星轉了50000元,王望星先后打了兩張50000元的收條,其中有一張50000元收條是多打的,原審判決正確。王望星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張某某、劉海虹償還借款本金41萬元及利息(月利率20‰)。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3月18日,張某某向王望星借款410000元,約定期限一年、月利率20‰。期限屆滿后,共償還了王望星利息248400元。張某某、劉海虹于2012年2月16日登記結婚。一審法院認為,王望星與張某某、劉海虹之間形成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張某某、劉海虹應當履行償還借款本息的義務。因借款發(fā)生在張某某、劉海虹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應當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王望星主張按約定支付利息的請求,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對已償還部分予以扣減。張某某、劉海虹主張以房屋抵償借款的事實,因無充分的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認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據(jù)此判決張某某、劉海虹于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給付王望星借款本金410000元及利息291433元(利息自2012年3月18日起按月利率20‰已計算至2017年9月12日止計539833元,扣減已付的248400元即291433元),本息合計701433元,之后的利息繼續(xù)按月利率20‰計算至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本院二審查明,一審開庭時,王望星向法院提供了張某某于2012年3月18日出具的借款410000元的借條及相關匯款憑證。借條上注明2013年3月18日還利息98400元;2014年擔保人王某某代借款人還王望星利息50000元。張某某、劉海虹一審開庭時向法庭提供的王望星出具的二張收條各50000元及王望星與湖北鵬程置業(yè)有限公司購房協(xié)議等。上述證據(jù)均在一審庭審中經雙方質證。且張某某、劉海虹在一、二審階段均對借款410000元的事實予以認可。
上訴人張某某、劉海虹因與被上訴人王望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通山縣人民法院(2017)鄂1224民初116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借條是民間借貸關系成立的合同憑證,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雙方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借款發(fā)生在張某某、劉海虹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劉海虹亦承認所借款項用于二人開辦的公司投資,故本案借款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張某某、劉海虹上訴提出,其賣給王望星的二套商品房應沖抵本案借款的上訴理由,因其提供的房屋買賣合同與本案不屬同一法律關系,應另行主張權利。上訴人張某某、劉海虹亦不能提供證據(jù)證明王望星同意以房屋抵扣借款的證據(jù),該項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張某某、劉海虹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建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上訴人張某某、劉海虹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涂海蘭
審判員 陳 飚
審判員 徐金美
書記員:劉夢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