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
龍賢富(湖北平淵律師事務所)
李婷(湖北平淵律師事務所)
滕維
王某
張小輝(湖北人言律師事務所)
原告張某。
委托代理人龍賢富,湖北平淵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婷,湖北平淵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滕維。
被告王某。
委托代理人張小輝,湖北人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訴被告滕維、王某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11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張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婷,被告滕維,被告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小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以武漢協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名義承接武漢市蔡甸區(qū)幼兒園房屋維修工程,張某是工程的實際總承包人,張某將屋面打混凝土項目以15000元價格包給被告藤維,張某與藤維之間是分包關系,藤維又以13000元包給被告王某,藤維與王某是轉包關系,王某組織設備、人員入場施工,是工程的實際施工人,與王明友之間是雇傭關系。王明友在施工過程中因操作機械不當從屋面摔至地面死亡屬安全生產事故,王某沒有相應的資質和安全生產條件承接工程,張某、藤維對此明確知曉,張某、藤維、王某對王明友的死亡賠償應承擔連帶責任。藤維、王某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張某在武漢市蔡甸區(qū)聯合專業(yè)調解中心主持下對王明友的死亡賠償糾紛調解,委托事項及權限明確合法,授權有效。(2015)蔡聯調字第03號《人民調解協議書》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度嗣裾{解協議書》約定的賠償金額,支付方式對張某、藤維、王某均產生效力,張某、藤維、王某對該調解結果均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張某全額支付賠償款后,對超出自己責任部分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張某、藤維、王某三人之間的責任大小應當從主觀過錯及客觀上對損害造成的原因力進行認定。王某是勞務分包工程的實際施工人,其沒有相應資質承攬工程,對工人沒有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培訓即上崗,施工安全管理意識欠缺,現場施工管理不力,對事故發(fā)生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張某作為總承包人明知王某沒有相應資質,所組織的施工人員不知安全施工工序,但同意繼續(xù)施工,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監(jiān)管不嚴,均屬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藤維作為轉包人不審查承攬人的資質,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三人責任比例分別為5:3:2。張某有權向王某追償金額為225000元,向藤維追償金額為90000元。張某主張?zhí)倬S、王某共同返還賠償款450000元,并互負連帶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原告張某人民幣225000元;
二、被告藤維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原告張某人民幣90000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8050元,減半收取4025元,由原告張某負擔1207.5元,被告王某負擔805元,被告王某負擔201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匯繳專戶—市法院訴訟費分戶;帳戶079501040000393;開戶行:農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以武漢協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名義承接武漢市蔡甸區(qū)幼兒園房屋維修工程,張某是工程的實際總承包人,張某將屋面打混凝土項目以15000元價格包給被告藤維,張某與藤維之間是分包關系,藤維又以13000元包給被告王某,藤維與王某是轉包關系,王某組織設備、人員入場施工,是工程的實際施工人,與王明友之間是雇傭關系。王明友在施工過程中因操作機械不當從屋面摔至地面死亡屬安全生產事故,王某沒有相應的資質和安全生產條件承接工程,張某、藤維對此明確知曉,張某、藤維、王某對王明友的死亡賠償應承擔連帶責任。藤維、王某出具《授權委托書》委托張某在武漢市蔡甸區(qū)聯合專業(yè)調解中心主持下對王明友的死亡賠償糾紛調解,委托事項及權限明確合法,授權有效。(2015)蔡聯調字第03號《人民調解協議書》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度嗣裾{解協議書》約定的賠償金額,支付方式對張某、藤維、王某均產生效力,張某、藤維、王某對該調解結果均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張某全額支付賠償款后,對超出自己責任部分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張某、藤維、王某三人之間的責任大小應當從主觀過錯及客觀上對損害造成的原因力進行認定。王某是勞務分包工程的實際施工人,其沒有相應資質承攬工程,對工人沒有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培訓即上崗,施工安全管理意識欠缺,現場施工管理不力,對事故發(fā)生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張某作為總承包人明知王某沒有相應資質,所組織的施工人員不知安全施工工序,但同意繼續(xù)施工,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監(jiān)管不嚴,均屬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藤維作為轉包人不審查承攬人的資質,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責任。三人責任比例分別為5:3:2。張某有權向王某追償金額為225000元,向藤維追償金額為90000元。張某主張?zhí)倬S、王某共同返還賠償款450000元,并互負連帶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原告張某人民幣225000元;
二、被告藤維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原告張某人民幣90000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8050元,減半收取4025元,由原告張某負擔1207.5元,被告王某負擔805元,被告王某負擔2012.5元。
審判長:袁勇軍
書記員:陳瑞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