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張某。
委托代理人李兵,河北律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
委托代理人康松,河北權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反訴被告)張某訴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12日作出(2015)秦新民初字第39號民事判決,張某、陸某某不服提起上訴,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5年8月10日作出(2015)秦民終字第1037號民事裁定,裁定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重審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2月7日、2015年12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張某、委托代理人李兵,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委托代理人康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反訴被告)與被告(反訴原告)就冷庫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形成承包合意,并實際履行,盡管期間雙方終止了合同的履行,但該冷庫及配套設施已經交付使用,雙方應就已完工程進行結算。原告(反訴被告)主張已完工程的總造價為1010232元,但其就配套工程雙方另行口頭約定計價標準的主張,缺乏證據(jù)支持,應當按協(xié)議約定的單價進行結算。故鍋爐房及設備基礎的造價應為10080元(56平米*180元)元,除塵池造價應為1800元(10平米*180元)、變壓器座造價應為540元(3平米*180元),配套工程造價總計12420元。因此,原告(反訴被告)已完工程的造價應為1005452元(一層工程量5894.4*180元=1060992元+配套工程12420元-一層未完工程67960元),扣除被告(反訴原告)已經支付的39萬元,被告(反訴原告)還應當支付615452元。原告(反訴被告)此次起訴僅要求給付350800元,是對其權利的自由行使,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反訴被告)要求返還留在工地的全部設備,但沒有證據(jù)證明其留在工地的設備如其所列清單記載的數(shù)量,也無法證實雙方存在借用關系,并且被告(反訴原告)也沒有拒絕其取走設備,故該訴請本院不予支持。關于被告(反訴原告)請求的違約金問題,雙方合同約定的付款方式是按工程的進度撥款,被告(反訴原告)在一層基本完工的情況下支付了39萬元,符合雙方關于付款進度的約定,但從具體的付款方式來看,被告(反訴原告)至少分七筆在不同時間給付了工程款,而且是以“預付建筑款”或“建筑預付款”的名義進行支付,該行為模式與原告(反訴被告)陳述的“雙方實際按每天支付工人工資”的付款方式是一致的,應當認定雙方就撥款方式的約定進行了變更。比較原告(反訴被告)完成的工程量與被告(反訴原告)已經支付的工程款數(shù)額,應當確認未能及時支付工人工資導致停工的責任應當由被告(反訴原告)承擔,被告(反訴原告)關于原告(反訴被告)承擔違約責任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七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二百五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五條、第七十六條,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支付工程款350800元;
二、駁回原告(反訴被告)張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三、駁回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的反訴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訴案件受理費6562元、反訴案件受理費1150元,由被告(反訴原告)陸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濤 代審 判員 張海宇 人民陪審員 駱曉芳
書記員:趙晶晶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十七條【合同變更條件】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一百零九條【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jù),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jù)。 第七十五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陳述,應當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jù),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當事人拒絕陳述的,不影響人民法院根據(jù)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第一百零八條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對一方當事人為反駁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主張事實而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經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認為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鞯?,應當認定該事實不存在。法律對于待證事實所應達到的證明標準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 第七十五條有證據(jù)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jù)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jù)的內容不利于證據(jù)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第七十六條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jù)的,其主張不予支持。但對方當事人認可的除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