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京山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京山華貝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鐘祥市七里湖農(nóng)場,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82170692933XP。
法定代表人:黃傳華,公司副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行斌,湖北漢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凡佑權(quán),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浠水縣人,該公司副總經(jīng)理,住浠水縣,
上訴人張某某與被上訴人京山華貝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山華貝公司)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人民法院(2018)鄂0821民初141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0月1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京山華貝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凡佑權(quán)及蘇行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審核認為,關于張某某的工傷待遇的支付主體問題,一審中京山華貝公司提交了張某某與原湖北華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職工安置協(xié)議,以及原公司的安置費用測算表等證據(jù),證明張某某的工傷待遇已由原公司支付。二審中,京山華貝公司又提交了京山縣華貝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京華貝改(2002)06號文件,從該文件中亦可看出張某某的工傷待遇已由原公司支付。因此,該證據(jù)與一審京山華貝公司提交的證據(jù)相印證,可以證明張某某的工傷待遇已由原公司支付,對該證據(jù)應予采信。關于證據(jù)二,雖然京山華貝公司舉證遲延,但京山華貝公司一審中亦陳述解除與張某某的勞動關系時經(jīng)過了工會同意,該證明系對京山華貝公司一審陳述真實性的確認,并非說明公司解除與張某某的勞動合同在二審時才通知工會,因此,對該證據(jù)應予采信。
張某某對一審認定事實中“2017年11月1日起,張某某未到崗上班,亦未履行請假手續(xù)?!庇挟愖h,認為該期間其在維修車間上班。
本院審核認為,一審中,京山華貝公司提交了考勤記錄,顯示張某某于2017年11月1日起曠工。雖然張某某認為考勤記錄沒有員工簽名,但京山華貝公司解釋考勤是其工作人員根據(jù)員工上下班情況所作的記錄,無員工簽名亦符合常理。同時,結(jié)合張某某在仲裁庭審中所作的2017年11月1日至17日在辦理離職交接手續(xù)的陳述。據(jù)此亦可說明張某某在該期間并未正常上班,故原審認定“2017年11月1日起,張某某未到崗上班,亦未履行請假手續(xù)。”的事實正確。
另外,張某某對一審認定京山華貝公司以京華貝化工字(2017)40號文件的形式對張某某作出除名的文號有異議,其認為文號為19號,其理由為京山華貝公司向其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中記載的文號為19號,而非40號。
京山華貝公司解釋稱,公司是以40號文作出的除名決定,但人事部門登記的文件順序為19號,故公司為張某某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中記載的是19號。
本院審查認為,京山華貝公司提交了其公司于2017年11月17日作出的《關于對張某某曠工處罰的通告》文號為京華貝化工字(2017)40號,雖然該文號與京山華貝公司向張某某出具的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中記載的文號不一致,但并不影響京山華貝公司于2017年11月17日對張某某作出除名的事實,且對本案的處理并無實質(zhì)影響。故原審認定京山華貝公司以京華貝化工字(2017)40號文件的形式對張某某作出除名的事實并無不當。
綜上,原審查明的事實屬實,二審予以確認。
另補充查明,2015年11月27日,京山華貝公司與張某某簽訂的《勞動合同》第十一條第(一)項:甲方(京山華貝公司)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員工手冊、崗位職責、培訓協(xié)議、保密協(xié)議、安全準則等)均屬本合同的主要附件,其效力與合同條款同等。
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1、京山華貝公司解除與張某某的勞動關系是否違法,是否應向張某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和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2、京山華貝公司是否應向張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
本院認為,關于公司解除與張某某的勞動關系是否違法問題,首先,雙方當事人在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明示員工手冊系京山華貝公司依法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屬于勞動合同的附件,其效力與勞動合同條款等同。據(jù)此,張某某應當知曉員工手冊的內(nèi)容,其中,員工手冊中載明“員工連續(xù)曠工10天或全年累計曠工達15天者視為自動離職,其勞動關系自然終止”,用人單位制定該規(guī)則的目的在于自主經(jīng)營及規(guī)范管理提供指引,并無免除用人單位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quán)利之嫌。因此,員工手冊中關于曠工的規(guī)定沒有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全體員工具有法律約束力。其次,張某某于2017年11月1日至16日未到崗上班,且未履行請假手續(xù),連續(xù)曠工16天,屬于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情形,公司有權(quán)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39條,單方面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再次,從解除程序上看,京山華貝公司解除合同時已將理由通知了工會,且工會表示同意。因此,京山華貝公司解除與張某某的勞動合同合法。據(jù)此,張某某以京山華貝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要求支付賠償金和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審不予支持正確,二審予以維持。
關于京山華貝公司是否應當向張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問題。張某某的工傷發(fā)生時間為1987年4月10日,工傷認定時間為1995年3月,其工傷發(fā)生時的用工單位是原國企湖北華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而該公司已在2002年改制,在改制時,該公司與張某某簽署了職工安置協(xié)議,約定該公司與張某某的勞動關系于2002年12月31日解除,且該公司已向張某某支付了安置費及傷殘補助費。同時,京山華貝公司系個人獨資企業(yè),無證據(jù)證明原國企湖北華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京山華貝公司之間存在權(quán)利義務上的承接關系。由此,張某某向京山華貝公司主張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一審不予支持該項請求正確,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張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jīng)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審判長 吳宏瓊
審判員 許德明
審判員 李芙蓉
書記員: 劉瓊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